1951年3月下旬,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广济分会成立,成员有各界代表。3月30日,县城梅川和武穴镇分别举行群众集会,并游行示威,声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正义行动。会后,城乡人民积极参加和平签名和反对美帝武装日本的投票。7月24日,全县第五届各界人代会作出提高粮食单产,扩大植棉面积,筹资捐献“广济号”战斗机,以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决议,得到全县人民的热烈响应,各地注意将抗美援朝运动同当时的民主改革运动结合进行,通过回忆阶级苦、民族恨,提高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觉悟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觉悟。上桂垸贫农桂黑驮控诉抗日战争期间儿子被炸死的苦难,悲痛得两日两夜不食不睡,引起全垸40人控诉美帝扶助国民党反动派打内战和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全垸踊跃捐献210万元人民币(旧币,下同)。上官村郭希神控诉日本侵略军杀死他父亲、烧毁他家房屋的苦情以后,砍柴1200斤卖钱捐献。西岸垸小学生李小女捞虾3斤卖钱,加上节省的买红头绳的钱,捐献15000元。下郑垸以实际行动支援志愿军,扩大植棉面积114亩。五区共计捐献人民币2.94亿元,捐献户占总户数98%。武穴镇捐献任务3.02亿元,到 11月底,实际完成 3.28 亿元。
各地还开展参军、劳军、慰问等活动。全县1951年参军908人。下郑垸妇女拿出468 斤鸡蛋和26双布鞋、40双袜底劳军。8月中旬,武穴镇组织各界代表到蕲州,慰问正在那里疗养的志愿军伤病员,武穴镇剧团特为伤病员慰问演出7天。农村还积极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对缺乏劳动力的烈、军属给子代耕。1951年12月2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直机关干部大会,由县长贺导海作开展增产节约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简称“三反”运动)的动员报告。1952年元月初,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及国家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三反”运动,通过放手发动群众,采取自觉坦白与检举揭发相结合的方法,全县揭发贪污、浪费金额3亿多元(其中贪污部分1.1亿元归币,下同)。地区直辖武穴镇参加“三反”运动的干部职工计666人,其中53人有不同程度的贪污问题,共计揭发出贪污金额1.9亿元,对有贪污问题的人,通过批判教育,自我检査,本着“大多数情节较轻或彻底坦白,立功自赎者从宽处理,少数情节严重又拒不坦白者予以严”的方针进行处理。
当时受到刑事处分的贪污盗窃分子,广济县有23人,武穴镇有13人。对于浪费现象,主要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防止重犯。对于官僚主义问题,主要是教育干部,提高认识,纠正错误,改进机关作风。各单位还组织干部职工制订增产节约计划。武穴镇于1952年2至5月,在工商界中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行贿、偷税税、盗骗国家资财、偷工减料和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在运动中,一方面组织私营工商业主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号召有违法行为的人坦白交待问题;一方面发动工人、店员检举揭发,进行内查外调,并联系机关“三反”中暴露出与不法资本家有勾结的人和事,彻底揭发资产阶级的“五毒”行为。揭发出裕民米厂管事李某承办军粮加工,掺杂掺沙,窃取公粮2000多担;百货业文裕昌商号老板文某贿赂税务干部,税营业额4.7亿元;大顺布号老板李某利用行贿等手段,打入武穴花纱布公司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获暴利6200万元,漏税营业额7.2亿元。有的行业和单位一度出现扩大斗争面和逼供信的过火行为,结案时得到纠正和处理。运动后期,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处理资本主义工商业户的基本原则,全镇划分守法户769户,基本守法户206户,半守法半违法户85户,严重违法和完全违法户13户,计追出款7.7亿元,解冻资本家隐瞒的资金10亿元;有4名不法资本家受到刑事惩处。一些私营工商业主将冻结隐藏的黄金白银拿到人民银行兑换,全镇3-5月份兑换银元52134枚,黄金469两;使私营工商业的资金大有增加,有利于扩大经营和劳动就业。1953年10月上旬,县委、县政府召开粮食工作会议,贯彻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有关决定。会后,县委发出《关于做好粮食统购统销工作的指示》。下旬,全县粮食统购统销工作全面展开。各级党委积极宣传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思想发动和新旧社会对比教育,使农民认识必须由国家掌握粮食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国家工业化、工农联盟的重大关系,从而自觉自愿把余粮卖给国家。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报互评,坚持“留口粮,卖余粮”的政策,防止卖过头粮。粮食部门将粮食收购点由原有的11个,增加到 27个;将粮食供应点由原有的7个,增加到20个。司法部门对不法粮商的违法活动,坚决予以打击。禁止私人经营粮食以后,将原有的私营粮商进行改业安置。至年底,全县统购原粮3251 万公斤,征收公粮 1451.5万公斤。从1954年起,全县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和计划供应。
1952年夏,中共黄冈地委工作组在新港乡帮助5户农民,组成全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初期实行临时组合,以工换工,第二年转为常年互助组。粮食、棉花均增产,还增加副业收入,购进两头耕牛和1部轧花机。1953年,全县已有 20%的农户加入各种类型的互助组。1954年春,白岳乡召开农民积极分子集训会,总结出土改后全乡已有122户农民出卖田地、房屋,有102户农民买田并放高利贷。到会农民通过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决心组织起来,避免产生两极分化,带头组织起全县第一个农业社——红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一年,全县组织各类互助组7119个,参加农户39095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5.7%;试办初级社9个,入社农户134户。1954年冬,县委在总结推广试点社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乡乡试办”,“建立一批,巩固一批再发展一批”。1955年8月,全县133个乡中,有93个乡共计试办初级社222个,入社农户占全县总农户5.16%。这批农业社坚持“自愿互利”原则,注重培训办社骨干,在各方面显示出集体生产的优越性,粮、棉等农作物比所在地区未入社农户的平均产量分别高出二至三成。
这段时期,县委对合作化运动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各地创办农业社都要履行审批手续。1955 年春有16个社未经批准而成立,被称为“自发社”,县、区领导以条件不成熟,动员退回到原来的互助组。1955年9月上旬,县委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会期5天,主要是组织干部学习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批判“小脚女人”倾向,按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发展方针修改农业合作社发展规划。会后,迅速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县政府作出决定,由银行发放一批贫农合作基金贷款,帮助22879户入社的贫困农户交纳股份基金(后来这项贷款大部分豁免)。到年底,全县初级社发展到1648个,入社农户77604户,占全县农户总数90.8%。1956年2月,县委再次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制订分期分批发展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规划。在刚实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社过渡,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偏向。到年底,全县的初级社升级集并为625个高级社,入社农户82906户,占农户总数97.2%;其中渔业合作社2个,入社渔民144户。少数乡、社在转社升级时未来得及妥善处理各项经济问题,一度发生农民滥砍树木。有的高级社领导力量薄弱出现管理水平与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的混乱状况。1956年冬至1957年春,县委、县政府大力做好高级社的整顿、巩固、提高工作,分期分批培训合作社干部,使农业合作化运动得以健康发展。创办手工业合作社始于1951年春,当时武穴镇组建针织生产合作社,有社员12人,选举理、监事会。1952年夏,武穴镇政府组织失业皮革工人,成立革履生产合作社。到1955年底,武穴、梅川、龙坪镇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9个,生产小组15个。
1956年春,全县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在武穴、梅川、龙坪等城镇及田家镇、荆竹铺、郑公塔、大金铺、花桥等集镇,共计组织67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3个生产小组,入社(组)人员1427人;组织民船运输合作社7个,入社船民745人,拥有民船624只,载重量1433吨;农村半农半工的手工业者 3772人,分别加入所在地农业生产合作社。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源自多源,保持中立立场。仅供学习研究,非商业用途。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转自古今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