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旧俗 | ​戏风戏俗

文摘   2024-12-29 22:33   湖北  


乡民喜欢看戏,某些戏风戏俗在乡间沿袭至今。突出的风习有:

“写戏”乡民接大小戏班子,俗称“写戏”,类似签订合同。先由一村或几村较有名望的热心人议定戏资来源、演唱时间地点和招待艺人的方案,后推一二人与戏班子洽谈。将有关事宜写在大红纸上,双方签字为约。

搬“行头”(戏装、道具)开锣的前一日,主方派人去搬“行头”。为防有斗气的大户抢,所派的搬运工都是健汉,有的还善武功。

唱“对台戏”地方官绅好倚势逞能,常在同时、同地各接戏班,各搭台、台口相对,各唱各的,谁吸引的观众多,谁引以为胜。

“点戏”“写戏”约定的主题戏由唱戏的名目而定,演一两出则已。余则由地方名人及绅士“点戏”。点戏虽有目的又须照顾观众情绪。

群众喜看的小戏有《花亭会》、《站花墙》、《梁山伯访友、送友》等;喜看的大戏折子有《樊梨花》、《三岔口》、《打渔杀家》等以及连台戏《包公案》、《薛仁贵征东》……对这些,“点戏”者心中有数,还得考虑乡情。比如,黄梅於氏忌演《於老四倒瓦》,黄州张氏忌演《蔡鸣凤辞店》(店老板为张二女),李姓望族忌演《李自成兵败九宫山》,陈姓大户忌演《陈世美》,王姓阔佬忌演《王莽》。倘若疏忽,会挑起矛盾,导致“砸台”。

 唱“应节戏” 在会日、节日期间演戏多与会日吻合,这叫“应节戏”。民国时,“应节戏”颇多。诸如正月初一唱《甘露寺》,正月十五唱《闹花灯》,三月三唱《活捉三郎》,五月端阳唱《白蛇传》,七月七唱《牛郎织女》,八月十王唱《嫦娥》等。

唱会戏 出会必唱戏。唱戏地点一在万年台处,一在祠堂、庙宇前。后者以土作墩,边栽木桩、搭板作台,不设围幕、不收票。观者或坐,或站,引领攒头,摩肩擦背。小伢骑在大人肩上,扒在树丫上,窜到台角上,各择各的观剧优势。场中商品、小吃、糖什、瓜果杂陈、油烟香气缭绕,叫卖声、说笑声、锣鼓声相混。其间不时有龙灯、狮舞、杂耍进场,观众东跑西赶,宛如蜂蚁受惊。

流行戏曲

清朝中期后,境内地方戏渐兴,单台班各地都有。各地流行的主要戏曲种类有:

一是流行黄梅、武穴的采茶戏。从采茶戏山歌和民间小调演变而来。

二是流行武穴、黄梅的文曲。由黄梅、武穴民间坐唱的“小曲”演变而来,不置“行头”,不化妆,伴奏乐器简单。至民国初搬上舞台。

三是流行罗田、浠水、英山的东腔。俗称田间教唱的“呵嗬腔”,搬上舞台,草台班子演唱锣鼓伴奏,小锣声响尤其出色。麻城流行的东路子花鼓,演唱形式近似东腔。

四是流行英山的花鼓。它有南调、北调两种,均以走唱为主,坐唱为辅。男女二人主演。男握蒲扇,女挥绸巾,锣鼓配合,多人伴唱。

五是流行红安、黄州、团风的楚剧。民国后期流行到浠水、罗田等地。

六是流行黄州、团风、罗田、麻城、浠水、蕲春、黄梅的汉剧。民国中期由武汉大戏班传至本区。

七是六十年代后流行境内的黄梅戏。本为黄梅的坐唱曲,民国初由逃荒的艺人、渔民带往安徽后,发展成名剧种,今盛行境内。

曲艺说唱

有只说不唱、只唱不说、说说唱唱三类:

评书。它流行沿江几县及红安、麻城城镇。表演者手持惊堂木与宽纸扇、穿长袍、立桌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传奇故事。讲到绝处,拍拍惊堂木。

快板俗称“打莲花落”。原为叫花子求施舍时说恭维话的形式。五十年代民间艺人吸取山东快书之长,融合而成一种曲艺形式。

唱渔鼓。始行民国时期,初为单人唱。五十年代改进道具,常三五人化妆上场。表演者胁挟渔鼓,手执云板,边敲边唱,唱腔类似道情。

坐堂曲子。此为花鼓戏、文曲戏、黄梅戏的前身。坐堂演唱,不化妆,亦不表演。只用锣鼓伴奏,唱情节简单的折子和小段子。

文词坐唱此种流行沿江一带。表演者不化妆,一人坐唱,胡琴伴奏。唱词原限《孟姜女》之类,今唱新内容。

唱“唱本”。它类似弹词。农村识字者在灯下捧着唱本且读且唱,听者边干活边听,是乘凉、消夜的娱乐形式。

说书 旧称“说善书”(今题材广泛),为乘凉、消夜、祝寿的娱乐形式。它起源于唐代,至今仍为群众喜爱。说唱段子有长有短。短者十来分钟,长者十天半月。原为一艺人一鼓架,今有三五人同时上场的。

歌舞杂耍

民间歌舞杂耍形式多样,有的具有武术、杂技特点。表演者男多女少。

狮子舞 它起源早、流行广,表演形象夸张。表演时,两人驮狮,一人持绣球引导。出场昂首长啸,精神抖擞,奔驰窜跳。蕲、黄、武表演的“文武狮”(一狮温顺、一狮刚烈),浠、罗、英、麻表演的“小狮问世”别有情趣。村民纷纷甩鞭炮烧狮(俗谓越烧越发),舞狮人以不烧狮身为绝技。

舞龙灯龙灯是摹拟想象龙制作的。通常用竹木作筋、布匹为衣,长者上百节,短者三五十节,着青、黄、赤、花、乌数色,按须的颜色定“老少”。老龙白须,与他色龙途中相遇,他色龙须避之,否则导致斗殴。

龙身腔内,节节置灯。每节一个龙把。青壮年握把擎龙,奋力舞动。所玩花样有“单龙出洞”、“二龙戏珠”、“九龙参鼎”种种。经济条件好的地方玩龙气势亦大。

花灯花灯在山区、丘陵及城镇多见,制作愈来愈精致。灯笼旧用蜡烛,今用干电池。主题原有贺春的“故事灯”,庆丰年的“五谷百果灯”,祝太平的“八仙灯”,祈子的“麒麟灯”,求寿的“寿星灯”,今歌颂改革开放的“百花灯”等。形式或方或圆,或宫灯、或转灯、虎面、熊狮、凤凰、白兔等。

踩高跷此技盛行沿江数县及红安、麻城,表演者木棒代脚,十数人为一队,各扮生、旦、净、丑、黑头。列队行游,表演斗四门、下单叉、窜高台、八仙过海等套数。或演忠奸相斗的故事,或演新唱新。

玩竹马。此技流行英、罗、麻东、浠北。马篾骨纸皮、麻鬃麻尾,绑于人胯下,活动自如。群体表演,且舞且歌,跳跃奔驰,形如真马。

抛绣球绣球用红绸或彩纸扎成。两男三女主演。一男(丑)蹲地持缀绣球的竹竿。三女(旦)与一男(生),随着竹竿起落依次托球抛之,舞中带唱小调,并有伴舞者多人,各拿彩扇、花巾、灯具,表演踢、碰、抚、跳动作。

赶柳戏罗、英称“玩大头”。表演者三人,一和尚,执云拂;一丑角,拿破蒲扇;一村姑(名柳翠),徒手。丑角穿娃娃服,带“大头”,摹拟捉迷藏、扑蝴蝶,相互戏弄,妙趣横生。

玩蚌壳 。蚌蔑作筋,纸糊面,绸缎为唇。美貌少女坐其中,作开合、进退、淌水、渔人戏蚌、蚌咬渔人之状,以博取笑声。

淌旱船一称“采莲船”。船身竹蔑绑扎,彩纸糊之。小船三人玩,一少女“坐”,一人淌,一人扶。行之岸上,如行水中。锣鼓伴奏,并唱歌。艄公主唱,随行人和。每段歌词四句,随唱随编。五十年代多用这种形式向劳模、军烈属拜年。

扇子舞 。舞名《扇子花》、《十把扇子》。表现少女游春、喜会情郎的情绪。

扭秧歌 。“土改”时从北方引进。男女合扭,集体群扭。它和打腰鼓一样风行一时。

打连厢 。连厢用三尺长的笛竹,穿孔若干。各串铜钱数枚。系上红绿丝络。由小姑娘或小伙子群体表演,各挥连厢,上下、前后、左右击之。显舞蹈身段,使铜钱的撞击声与歌声相应。原来表演者仅一、二人,多唱逃荒调。今唱词出新,参演人数增多。

双推车 。它流行蕲春、黄梅、武穴。三人表演,推车、引车、坐车各一。凡推车上坡、过沟、越坎、走独木桥,动作夸张而不失真。

花挑原流行麻城福田河,今至麻城各地。旦、男丑、女丑三角上场。旦挑花篮,系飘带;男丑反穿棉袄,拿竹板;女丑耳坠红萝卜,执破蒲扇。妇丑走秧步。男丑走薅秧步。且走碎步或踏步,一舞一唱。

民歌小调

畈调。农民在田间作业时一人领头,大家跟唱。声调婉转高吭而带泥土气味。主要流行罗田东北部的大河岸、白庙河、天堂等地。

山歌歌手站在山头上,其声连绵婉转,翻越天坳,回荡山谷。歌词或为一问一答的“报花”;或为边劳动边唱的“十月采茶”。今歌词不固定,歌手可即兴而出。英山歌手多。

灯歌此为玩灯时配唱曲歌,含采莲船歌、高跷歌、莲厢歌、柳戏歌、竹马歌等。唱做合一,锣鼓伴奏。

情歌。情歌流行最广。曲调缠绵悱恻,抒情味浓。其词较艳俗。

风俗歌。它含撒帐词、铺床歌、贺喜贺寿词等。词为顺口溜,较粗俗。

道士歌此为哀叹死人的歌曲。常唱的如“散花词”、“唱八仙”、“白鹤词”、“一枕梦黄梁”之类。唱腔凄怆悠扬,情调伤感。

劳动号子此含“硪歌”、“榨歌”两种。“硪歌”见到什么唱什么,一人唱,大家和。“榨歌”无词,只出“哎嘿哟”之声。

新民歌本世纪二十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歌曲,内容多为“战歌”、“颂歌”。红安、麻城、英山、黄梅、团风成形的歌曲较多,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往期链接】

资料来源:《黄冈市志》

投稿邮箱:6374854@qq.com

微信联系:13872007026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源自多源,保持中立立场。仅供学习研究,非商业用途。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转自古今蕲谈”。

古今蕲谈
探寻鄂东历史,品味地域文化。共赏鄂东之美,同品岁月沉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