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旧俗 | ​衣着习俗

文摘   2024-11-14 21:47   湖北  

一、服装样式

趋同性大,地域界限不大。

行业服军服、警服、学生服、运动服、工作服、道袍、禅衣等。道袍禅衣均无领,右衽,布带绾之,蓝灰二色,或黄、皂色。二者中还有八卦衣、百衲衣为民间仿制,是为童装,表示安泰吉祥。民国男式学生服装类似中山服。

官礼服长袍、马褂、绣饰服、将军服、蓝衫等。长袍长过脚肚,两胯下开衩,矮领,大襟右衽,袖齐手腕,缀领,肩、肋、侧扣5~7对。清代民国时的胥吏、绅士套上马褂作为礼服。贫家男子冬春穿之可挡膝寒,劳动时撩起下摆,系在腰带上。马褂半身,袖掩肘部。清代马褂长袍(为马蹄袖)是官服,与暖帽、凉帽配套。民国至今,官民服装无别。

便服时装民间各式便装及新婚、新潮流服装款式颇多。清朝至民国流行服式主要有:

满大襟褂,形似春秋衫而长大,大襟右衽,缀布扣5~7对。妇女常穿此种。今山区农村老妇还有着者。

短褂、短袄,短褂俗称“热褂”,分对襟、大襟二式,领高三公分许,袖齐手腕,缀布扣5对。短袄三层,中行絮。男子常穿此种。
旗袍,初为满族妇女便装,后广泛流行,学生及富家女子多穿。有长、短、紧、宽、联、装六种袖式。开襟处嵌、镶装饰。琵琶襟马甲,襟似琵琶,故名。亦称铁襟马甲、坎肩。形制短小,男穿在里面,女与旗袍配搭。

接腰裤,其腰其筒分两截,腰宽大无系,可反操两折,用线裤带扎之,腿粗,有束脚、不束脚之分,不缀口袋。农民下田劳动时,将裤筒卷起。束脚式今老人中有着者。

领褂、汗衫,对襟、无领、无袖。领褂两层,套在衣外。汗衫单层,农家男子贴身穿。百褶裙,裙摆褶多,故名。此种多为富家女子所系,贫家少数新婚妇女亦有。中山装,它由孙中山于20世纪20年代初支持创制,故名。各界人士喜穿,流行广泛。

围裙,中置长方摆,无口袋,工匠及平原一带的中老年男子常用。

抹衣,棱形,缀领带、胸带。胸部绣花。富家女子还配银链饰玉朵。

儿童服装,样式极多,乡里常行抱裙、抹肚、斗蓬、“百衲衣”、“开裆裤”等。

二、冠巾鞋袜

冠履清代官吏戴翎花红缨凉帽;监生、举人戴顶子帽、绢子帽;商贾绅士戴炖钵帽、毡帽;贫家男子冬缠头巾,夏戴草帽,雨戴斗笠;贫家女子罩绣“勒儿”,蒙包头。民国官绅冠戴无别,凉帽、毡帽、礼帽、瓜皮帽、博士帽皆行。贫家男子在过年、走人家作客时也戴瓜皮帽、吕宋帽(俗称“缸盖帽”)、青蓝色头巾用以御寒。贫家中青妇人罩黑绒发网,缠黑皱纹包头,老妪也围包头,也戴黑白花边无檐帽。儿童不论贫家男女,戴狮头、猫头、兔耳、绣球及简易凤冠、冠梳、铃铛帽。新婚男戴礼帽、瓜皮帽,女戴凤冠,披披风。学生背箬笠(俗呼“斗笠壳”),沿江及红麻几县农民戴尖顶篾编、苇编帽。

鞋袜粉底靴、朝靴在民国后消失;皮鞋、力士鞋、胶鞋、球鞋、穿眼带铁扣布鞋兴于民国;凉鞋、拖鞋、帆布鞋、毛皮鞋、晴雨鞋、运动鞋、登山鞋、长筒马靴、水田作业鞋、塑料软底鞋行于当代;布鞋、棉鞋长行不衰。

草鞋、油面布鞋几尽绝迹。木屐原各县都行,今唯黄梅尚存。上帮为桐油浸制数层棉布壳面。穿上能走各种泥路。布袜、裹脚、绑腿止于民国中。棉线袜、毛线袜、混纺袜、晴纶袜渐兴。线袜原喜上底。袜底原为手工纳成,且绣上花。现山区仍留此风。

佩饰清入关后,多种首饰被禁止。晚清至民国,乡绅拄“文明棍”,戴镶金边眼镜,围长围巾。士商揣怀表,摇白纸扇,戴金戒指,也披长围巾。一般中年男子或腰系宽线带,身右侧坠小半截;或腰缠长“板带”,两端皆缀“八股绦”。

青年或在单帽帽碗上绾根绿丝带,飘于胸前;或在扇头上系个缀子,别于腰间。有的镶两颗“金牙”,穿双系带白底竹布鞋,荷包里装个小镜子。老人在旱烟口袋上缀朵花,出门将它搭在肩头上。儿童或戴银项圈,或佩香袋。中青年妇女发上绾金钗(银质或铜质),插根簪,坠耳环,挂“欠匙”(银质牙扦、耳匙等,系以玉片、银链),戴手镯,匡戒指(俗呼“斑子”),披以银链、玉勾装饰而成的披肩。赶戏、走人家将花手帕塞在肋间口袋里,留一角于外。乡间姑娘爱戴花,无钱买花便插野花。

三、须眉发型

民国至今留长须者少,蓄上唇胡、八字胡、山羊胡见于部分绅士。清入关后,成年男子蓄长辫。辛亥革命起,行剪发,20世纪20年代在教师、学生中行短发后拢的和分披一边倒的“东洋头”、“西装头”及平头。妇女原有画眉习惯。新婚期、走人家、看戏、赶会皆画眉、搽粉、打胭脂、涂口红。胭脂抹面颊上,眉间用竹筷涂一红点。

20世纪5070年代,城乡皆停止打扮,20世纪80年代后,妇女讲究装扮,描眉、美容、美发之风盛行城乡。妇女发型近百年来变化不小。20世纪20年代前流行“剪子头”,梳头时将头发平分两把,又在后脑勺垂发一绺,修成两个尖角,名曰“燕尾”。后城镇和知识界倡行剪发,农村妇女乃行直发后梳,挽成“鬏巴”,状如包子,外套纱网,并绾簪子、插花儿。20世纪50年代这种发型只限于农村老妪。

“文化大革命”初兴学生头、游泳头、“杈杈辫”。20世纪80年代风行烫发、长披发、短披发和单长辫的。部分地方农村儿童们仍行“护门发”(顶部留一方块)、锅铲发(脑后留一方块,俗称“狗尾巴”)。

衣着上主要禁忌有:男忌戴绿色帽,忌歪戴帽,男帽禁女人跨,女忌袒胸露腿,忌少服老穿,非孝不穿白鞋,服孝期间不穿白鞋拜年等。

【往期链接】


资料来源:文字来源《黄冈市志》,图片来源网络,均为民国图片。
投稿邮箱:6374854@qq.com
微信联系:13872007026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源自多源,保持中立立场。仅供学习研究,非商业用途。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转自古今蕲谈”。

古今蕲谈
探寻鄂东历史,品味地域文化。共赏鄂东之美,同品岁月沉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