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古代农耕发展:岁月长河中的土地记忆与变迁

文摘   2024-11-22 22:32   湖北  
鄂东地区农业开发极早,其农耕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这片土地上就已开始生产粳稻,成为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蕲春县达城乡柏条铺村毛家咀遗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湖北发掘队在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堆存粮食的遗迹,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鄂东地区早期农业活动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鄂东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东汉时期,迁入的“五水蛮”与土著劳动人民一道,共同开发了巴水、蕲水、浠水、倒水流域。他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以种植水稻、茶作物为主,为鄂东地区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三国时期,吴国在寻阳(今黄梅)及巴水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活动。他们引水灌溉,开垦荒地,使得水稻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其中,孙权、吕蒙等将领在屯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嘉奖吕蒙的战功,任命他为庐江太守,并赐给他寻阳屯田600户,官属30人。吕蒙回到寻阳后,继续致力于垦田事业。吴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吴诸葛恪也在寻阳屯田,并在巴水侧设立屯田点,进一步推动了水稻种植的发展。

晋朝时期,鉴于后赵南侵导致的土地荒芜和民众流离失所,荆州刺史庾翼上表请求将西阳、新蔡二郡的荒民迁移到故寻阳地区进行屯田。孝武帝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在九江王英布旧城(今黄梅地)侨置南新蔡郡领蕲阳(蕲春改名)及侨置之苞信、慎、宋4县。这一时期,鄂东地区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

南北朝时期,南梁大同八年(公元542年),在新(今黄梅)地区设立了“颂平屯”进行垦田活动。这些垦田活动不仅增加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进入唐代后,黄州地区逐渐成为桑蚕、茶叶产业的重要基地。向朝廷进贡的布匹被列为九等中的第一等,而蕲州产的蕲门、团黄茶更是自唐以来就享有盛名,其中团黄茶更是被誉为茶中极品。这些特产的产出不仅满足了皇室的需求,还推动了鄂东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宋代时期,鄂东地区的农业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宋政府在蕲口设立了榷货务机构,专营茶叶等农产品。茶民以茶交租,政府则通过买卖茶叶来获取税收。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政府派遣使者制造贡茶时,蕲州的贡茶更是位居首位。这一时期,茶叶生产已成为鄂东农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此外,宋代政府还积极推行占城稻的种植。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宋真宗派遣使者从福建取来占城稻种三万斛,分发给江浙两淮地区的农民进行播种。这是占城稻引入鄂东地区的开始,对于提高当地粮食产量和丰富农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宋代的其他时期,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鄂东地区的农业发展。例如,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由于江湖大旱导致流民北渡江,宋政府派遣大理寺主簿薛季宣在黄冈、麻城等地设立官庄22所,为流民提供房屋和土地,并发放耕牛、农具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帮助他们重新定居并垦殖荒地。这些措施不仅缓解了流民问题,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绍熙元年至二年(公元1190-1191年),叶适任蕲州知县期间,他实行宽刑善政,为民开塘900余口,种稻10万斛。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水稻产量,还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环境。

元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八月,朱元璋部在著名的鄱阳湖之战中战败陈友谅,随后占领蕲州、黄州。鉴于黄梅沿江湖区地势低洼,车马行走不便,朱元璋特命都水营田使康茂才(蕲州人)负责筑堤,以方便交通与农业生产。此堤后来被称为驿路堤,亦称康公堤,成为鄂东地区重要的交通与防洪设施。

明朝初年,朝廷对鄂东地区的农耕文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大力推动沿江大堤建设和土地开发。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廷派遣部臣前往鄂东,督筑青林堤(今黄广大堤)。这项工程历经四年时间,终于竣工,为黄梅下乡平原湖区沼泽地的大规模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的鄂东地区,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

在人口迁移与农业种植方面,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江西地区的人口开始大量迁入鄂东,而麻城人则移往德安、四川等地,这标志着朝廷“湖广填四川”政策的开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廷正式诏令蕲州、黄州试种棉花,并将种植技术向所属各县推广。自此,鄂东地区开始种植棉花,农业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丰富。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蕲州归属黄州府,黄州府自此实现了行政区划的统一。同时,朝廷在黄州府设立蕲州、黄州卫,作为常备军事机关,并兴办军屯,垦殖两州长江南北两岸的田地。据史料记载,黄州府此时造册户数已达94952户,人口总数为642160人,官民田地山塘总面积达到23.563万公顷(353.44万亩),年征夏粮米3690石,秋粮米216954石,随粮丝3229斤,纺2583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鄂东地区在明朝初年的农业生产规模和实力。

至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黄州府共有官民田地山塘24.333万公顷(365万亩),比百年前增田地山塘7800公顷(11.7万亩)。这一时期的鄂东地区,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至万历年间,鄂东地区的农业开发达到了“野无遗土”的盛况。这一时期的鄂东地区,不仅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而且棉花、油料、桑蚕、茶叶等经济作物也得到了广泛种植和发展。鄂东地区逐渐成为明、清直至现代中国粮棉油桑茶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其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鄂东地区逐步形成了南部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北部以茶叶、蚕桑等特产为主的耕作种养模式。历史上大量的外来移民,不仅促进了鄂东农业开发,也促进了鄂东农耕文化的发展。外来移民不仅推动了农业开发,也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发展。人是文化的活跃载体,古代文化传播多依赖人的迁移。移民虽多为百姓,但来自较先进地区,对迁入地文化有潜移默化影响。移民促进了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传播、融合与碰撞,催生了新的人文气象。

自古以来,鄂东地区便是人口迁徙与融合的重要舞台,这些迁徙不仅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更为农耕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周朝时期,武王灭商后,封梅伯诸孙为侯,其领地黄梅山一带(涵盖现今黄梅、蕲春、广济北部交界山区),便成为了早期人口迁徙的见证。战国时期,楚国北迁梅国族群至黄梅,进一步丰富了地区的人口构成与文化底蕴。

《黄州府志》详尽记载了公元前225年楚灭邾后的移民潮,邾国君民被迁入境,黄州禹王城因此得名邾城,标志着又一轮人口与文化交流的开始。东汉年间,无论是南郡“蛮”的反叛与迁徙,还是“巫蛮”在许圣率领下的屯集与投降后的再迁徙,都深刻影响了鄂东地区的社会结构与农耕文化。特别是“五水蛮”的迁入,不仅加速了五水流域的农业开发,更促进了农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导致了中原人口的大规模南迁,西阳、新蔡等地人口纷纷涌入鄂东,带来了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与牛耕生产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鄂东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这一时期的移民,不仅为鄂东带来了物质财富,更促进了北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深度交融,区域内的农耕文化因此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南宋时期,面对金人的南侵,宋金战争导致鄂东人口锐减。然而,随着战争的结束,南宋朝廷积极号召垦荒,岳飞等将领更是身体力行,号召江南农民北迁垦殖,为鄂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宋绍兴四年起,江西人口开始大规模迁入江淮间,特别是蕲、黄两地,成为鄂东农耕文化的重要补充。

元明之际,战乱频仍,江西等地人口再次大量迁入鄂东,其中不乏罗田、黄冈、麻城等县的定居者。明洪武年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更是将大量江西移民引入黄州,他们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成为鄂东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黄梅县姓氏志》记载,明朝前中期,有41个姓氏移民黄梅,其中33个来自江西中北部,这些移民不仅丰富了黄梅的人口结构,更促进了农耕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清代早期,又一轮“江西填湖广”的移民潮席卷鄂东,大量江西移民带来了南方的水稻种植新技术与文化,进一步推动了鄂东农业的开发与农耕文化的大发展。这些迁徙与融合,不仅加快了鄂东农业开发的步伐,更实现了南方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大融合,形成了鄂东特有的农耕文化景观。
【往期链接】


投稿邮箱:6374854@qq.com
微信联系:13872007026
资料来源:梅学书《鄂东农耕文化》

古今蕲谈
探寻鄂东历史,品味地域文化。共赏鄂东之美,同品岁月沉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