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民国时期,民间秘密结社暗流涌动,它们怀揣着各自目的,在社会底层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印记。蕲春这片土地,也曾见证诸多此类组织的兴起、发展与落幕。汉留、大刀会、一贯道、孔圣道德会、普化门、同善社以及老君坛等,它们有的脱胎于反清复明的壮志,有的源于民间迷信,还有的被反动势力裹挟利用。这些组织,曾在特定时期急速扩张,成员遍布蕲春多地,牵涉众多百姓生活;可发展轨迹却不尽相同,有的投身过革命,为抗日出过力,有的却沦为土匪、汉奸,甚至妄图颠覆新生政权。回顾这段历史,看清它们给社会、民众带来的双重影响,以此警醒当下,守护来之不易的安稳与和平,让后人铭记历史风云变幻中的这些特殊篇章。汉留(亦作“汉流”),系天地会(洪门)支派哥老(袍哥)会的俗称,明末遗臣顾炎武为图反清复明所创建。会众多属手工业者、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也有少数地主分子混杂其间。汉留的组织有“总堂”和“堂”。各总堂互不相属,各有一定的地域;总堂下设若干“堂”。内部等级森严,按孝(大哥)、悌(二哥)、忠(三哥)、四姐、信(五哥)、礼(六哥)、七妹,义(八哥)、廉(九哥)、耻(么哥)排列。其中:大哥(又称大爷)主管全堂事务;二哥(又称圣贤二爷),掌文案;三哥(又称管家老三),职司钱粮收支;四姐,女,职司女徒事务;五哥,有“红旗”老五和“黑旗”老五,前者管刑罚,后者不管事;六哥,分“大六哥”和“副六哥”,前者负责外巡风,后者负责内巡风;七妹,女,职司接待;八哥,又称“花冠”,闲职;九哥,又称“老九”,职司“开堂”事务。此外,设“老么”,又称“么哥”,分执法、通城、金满、银满、前账、后账、随身老么、记名老么等8级。
“开堂”,是汉留组织吸收新成员的仪式。当堂斩杀公鸡,被吸收者当堂喝鸡血酒,宣誓忠于组织,如有背叛,愿如公鸡一样当堂砍头。汉留组织内部联络和交换情报,使用“海底”。海底即俗言的“黑话”,尚有一定的手势外人不得要领;规定海底即使是父、母、妻子,凡未入组织者皆不得传授。汉留组织标榜“义气”。对遇困的其他山头的汉留成员,应竭力相助汉留组织在清末参与反清革命斗争。民国时期逐渐没落,部分组织的领导权被反动分子所控制,使之成为反对革命的政治工具,甚至沦为流氓组织。蕲春境内何时始有汉留组织,无考。早期情况不详。晚清加入汉留人数渐多。民国时期,分蕲南沿江和蕲北沿大别山南麓两线发展,逐渐形成蕲南和蕲北两大“山头”。抗日战争开始后,组织发展迅猛,如1942年,黄厂地区汉留大爷管仲斌于化尘庵开堂,一次吸收成员400余人。国民党县政要人,为争夺权利,纷纷加入汉留,如县参议长汪紫阳、县自卫队大队长陈廉、漕河商会会长吕启文均加入汉留,有的还担任“大爷”之职。时境内汉留组织分属于“西”字和“德”字旗。西字旗地域为漕河以北地区,大爷是吕启文(大河口人,建国初去台,已病故);德字旗地域为沿江地带,大爷是张海峰(菩提老街人,汉奸;抗战胜利后在漕河被处决)。西字旗的鄂东头目(“山主”)是汪以南(曾任汉口警察局长,时任湖北军管区江汉师管区区党部指导员)、丁丙权(时任鄂东保安副司令);德字旗的鄂东头目(“山主”)是王丹候(时任国民党鄂东挺进军十七纵队司令)。两派为争夺权利,长期争斗。抗日战争时期,境内汉留组织中,有的投靠侵华日军,当了汉奸,有的沦为土匪、流氓,如黄土岭附近的“百当队”(有时自称为国民党军,有时自称是伪军,有时又假冒新四军),抢劫客商、居民,为害一方;槐树山汉留大爷陈鹏(又名陈丙文),率会众长期抢劫过往客商;有的成为国民党顽固派反共和监督居民的工具。但在中共的团结教育下,一些汉留成员乃至头面人物,为抗日作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如黄厂汉留大爷李盛秋,“红”、“黑”都通,对中共人员进行过掩护;彭思桥的汉留大爷周实乎,曾应邀参加新四军五师师长李先念主持的开明人士座谈会。建国后,一些作恶的汉留头目,有的被判刑,有的交地方管制。汉留组织销声匿迹。大刀会,清末民间秘密结社之一,系白莲教支派,1947年从安徽省望江县传入蕲春,到次年末,全县有会员万余人,分布在张家塝、大同、檀林河、向桥、青石岭、清水河、高新铺、横车桥、马畈、蕲州、黄土岭等地。其组织机构为总堂、总分堂,内设堂长、堂主、开始师以及文牍、庶务、交通等执事。1949年3月,原国民党县中队队长胡文干窃取“堂长”职务,他纠合“开始师”姜宏柱,以“刀枪不入”引诱落后居民入会,然后胁迫会众参加暴乱。先后组织暴乱11次(向桥3次、桐梓3次、白水畈、檀林河、范塆各1次),参加会众达3000余人,攻打驻军6次,袭击区、乡政府3次,抢劫粮库2次;共抢走步枪13支、粮食3万余市斤,打伤解放军战士7人,杀死居民1人。
1953年,人民政府宣布大刀会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会首胡文干、姜宏柱因罪大恶极被处决,一般会众经教育后未予追究。一贯道,又名“中华道德慈善会”,初名“东震堂”,起源于山东省,建国前由黄土岭人杨曼如传入境内蕲州。道内设师尊、师母、道长、花前人、点传师、坛主、三才等执事,境内只有点传师以下人员。1953年,县人民政府宣布一贯道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孔圣道德会是由鄂城县孔圣道德会会首王善普于1937年传入境内彭思桥地区。后在当地会首丁斗南等的诱迫下,有较快的发展,至建国前夕有会众5000余人,集中在彭思桥、横车桥地区。其组织机构为总会,设会长分会,设分会长;支会,设支会长;小组,设组长。支会内设有领导员、组织员、宣传员。1949年8月,会首丁斗南、丁天祥策划武装会众,拟在当年12月发动暴乱,攻打浠水和蕲春。为此,秘密打造长矛1300支、剑470余把,缝制旗帜3面,袖章400余个。由于阴谋暴露,丁斗南、丁天祥被人民政府逮捕,暴乱阴谋破产。1953年,县人民政府宣布孔圣道德会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普化门,境内狮子口人吴敬甫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是民间迷信组织,会众称吴敬甫为“吴大仙”,称吴的徒弟骆殿卿为“骆大仙”、陈亮为“陈大仙”。建国前后为反动分子所利用,沦为反动会道门。普化门组织机构为总坛、分坛、小分坛,皆置坛主;其下设:演教宗师、传教师、掌权师、开始师、引进师、保主师。主要活动,原为设坛扶乩,以“xx大仙”附体而骗取钱财。1948年2月,其总坛主李正元为县长叶景福拉拢,授与“反共”任务。1949年4月8日,李正元纠合会众加入“大刀会”,称“保皇军”。随后,建立所谓“政权”,由王老五当“皇帝”,段冬保当“二皇帝”,李正元为“军师”;下设10个“大元帅”、36个“小元帅”、72个“先锋”,设立5个“大营”。提出所谓“一线穿珠,同名共姓,反共反苏,保国卫民,保护帝主登位,人人共享太平年”“消灭共产党,建设我佛国”的反革命宗旨。1953年,县人民政府宣布普化门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1956年,普化门死灰复燃,一些会众在漕河区的傅畈、大河口、新生活,赤东区的黄土岭、竹瓦、菩提,横车区的西河驿、横车、铺尔嘴,刘河区的石马、蔡寿、刘河,狮子区的鲶鱼地、汪坝、万章,青石区的边街等地秘密进行迷信活动。为此再次为人民政府取缔。同善社,1921年从浠水县传入。信徒分布于全县,多为有文化的地主、士绅。其组织机构为省社、县社、先道祠、事务所。县社和事务所均设有文牍、教授、收发、稽查、庶务、交际等课。道内职务有16级,蕲春设有第10级以下的五行、十地(领航、保恩、引恩、正恩、天恩)、道字、命字、信字等级职务。入社者要“打坐“,劝行“善事”。1953年,县人民政府宣布同善社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老君坛,1940年从浠水县传入。会众分布于狮子、刘河、青石、桐梓及张塝等地。会首大多是恶霸地主。1948年,国民党蕲春县政府为反对共产党,拟将坛会组织改为政治和军事组织,设立县、区、分堂等行政机构,建立“开国军”,并以原掌权师、指导师、开化师、坛主等担任“县长”“区长”“团长”“营长”等。1949年冬,在何家铺成立第一团,此后于1949年和1950年分别成立第二团和第三团;同时设立“纵队司令部”,由会首何应宗任“司令”。正当各会首密谋暴乱时,被公安部门侦破,暴乱未遂。1951年,会首刘公达同“大刀会”相勾结,成立“独立反共团”,自任“团长”,动员会众“好好练佛,准备打仗”,并发给骨干矛刀1把、银元1块,准备先攻狮子口,再攻漕河、蕲州。后暴乱阴谋被公安部门侦破而未遂。1953年,县人民政府宣布老君坛为反动会道门,明令取缔。【往期链接】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内容源自多源,保持中立立场。仅供学习研究,非商业用途。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转自古今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