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恒
免e监控特约撰稿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治医师。关注显微重建外科和病理性瘢痕的诊疗,并开展科研工作理解诊疗所见科学问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科协“扬帆计划”和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等。
引言
瘢痕疙瘩是一种真皮纤维增生性疾病,可持续生长多年,并很少自发消退。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还可能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瘢痕疙瘩的形成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准确预测、可靠预防和有效治疗瘢痕疙瘩仍具有挑战。现有研究揭示了部分潜在发病机制包括基因多态性、成纤维细胞异常等,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细胞失调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瘢痕疙瘩病变部位发现大量T细胞、B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瘢痕疙瘩组织中发现高效巨噬细胞,可促进FoxP3+Treg细胞分化等。因此,瘢痕疙瘩病变的免疫微环境失调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血液循环和原发性病灶的分子和细胞水平表征疾病特异性特征,将有助于开发用于风险评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和用于无复发治疗的治疗靶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章一新教授团队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IF=21.8)杂志上发表了题为“Downregulated cytotoxic CD8+ T-cell identifies with the NKG2A-soluble HLA-E axis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keloids”的研究,由许恒等人担任共同一作,深入探索了健康皮肤、正常疤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的T细胞亚型,并通过单细胞RNA测序进一步分析了颗粒酶B+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谱系。其结果不仅揭示了参与瘢痕疙瘩发病和复发的新信号机制,同时通过病灶内治疗确定了一种新型外周血致病因子,或可作为有效评估瘢痕疙瘩形成风险的诊断标志物,以及作为病灶内治疗后临床结局的预后标志物。
研究设计
该研究共纳入两个健康队列、一个干扰病例队列和三个瘢痕疙瘩患者队列,健康队列分别为接受过整容手术的受试者(n=36)、无任何器质性疾病的受试者(n=512),干扰病例队列来自整形与重建外科和普外科(n=100),瘢痕疙瘩患者队列分别为接受过三次病灶内治疗且无并发症或其他病史的患者(n=34)、有近期流感感染史或病变部位感染的患者(n=10)以及未接受病灶内治疗的患者(n=106)。从第一个健康队列和第一个瘢痕疙瘩患者队列中采集健康皮肤、正常疤痕/增生性疤痕和瘢痕疙瘩组织样本,进行免疫组化(IHC)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检测;其余队列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流式细胞术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此外,对61例病灶内治疗后因病变部位改善或无明显缓解而要求暂停治疗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监测其病变状态(即复发,瘢痕疙瘩复发的诊断标准为主要和/或次要轴生长>2.0mm或皮损明显再生)。
研究结果
瘢痕疙瘩患者病灶组织和外周血中的CTLs及其亚型均下调
对健康皮肤、正常疤痕和瘢痕疙瘩组织进行蛋白石mIHC染色,以探索不同T细胞亚型。结果显示,瘢痕疙瘩组中的CD3+T细胞数量远低于健康皮肤和正常疤痕组织(图1A-C),归因于CD3+T细胞浸润效率较低。CD3+CD4+/CD3+、CD3+CD8+/CD3+和颗粒酶B+CD4+/CD4+T细胞比例在三种组织中无显著性差异(图1D-F)。此外,瘢痕疙瘩组的颗粒酶B+CD8+/CD8+T细胞比例显著较低,表明瘢痕组织中的 CTL 水平降低(图1G)。
图1 瘢痕疙瘩组织中浸润T细胞的特征
为明确患者外周血中CTL的数量变化,研究人员比较了未接受任何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功能标志物水平。结果显示,两组CD3+CD8+T细胞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图2A)。但瘢痕疙瘩患者的颗粒酶B+CTLs、颗粒溶素+CTLs、IFN-γ+CTLs和T-bet+CTLs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图2B-C)。其他细胞类型包括CD3+CD4+T细胞、CD3+CD4+FoxP3-颗粒酶B+ 效应 T 细胞和 CD3+CD4+FoxP3+调节T细胞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在CD3+CD8+颗粒酶B+CTLs亚群中,其他蛋白质标志物的表达表现为Ki67和KLRG1的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无变化(图2D)。同时,抑制性受体PD-1和LAG3的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图2E-F)。此外,在10例经历过流感/瘢痕疙瘩病灶感染的患者中进一步发现,颗粒酶B的表达显著升高。因此,在外周血循环系统和局部瘢痕组织中CTLs均下调,CTLs下调可作为瘢痕疙瘩特异性细胞特征。
图2 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CD8+T细胞谱
瘢痕疙瘩患者的CTLs下调由NKG2A/CD94诱导
为探索CTLs下调的机制,研究人员采用5'标签RNA-seq方法对两例瘢痕疙瘩患者和两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进行scRNA-seq分析(图3A)。滤波和归一化后进行无监督深度嵌入聚类,并使用t-SNE可视化了11个细胞簇(图3B)。根据谱系标志基因的表达,将11个簇定义为CD4+T细胞(CD3E和CD4)、CTLs(CD3E、 CD8A、CD8B、GZMB、GNLY和TBX21)、CD8+纯真T细胞(CD3E、CD8A和CD8B)、CD14+单核细胞(CD14和FCGR3A)、CD56+NK细胞(NCAM1、NKG7和FCGR3A)、B细胞(CD19、MS4A1和CD79A)、FCGR3A+单核细胞(FCGR3A)、CD38+B细胞(CD19、CD38和CD79A)、树突细胞(FCER1A)、红细胞(HBB)和巨核细胞(ITGA2B)(图3C)。值得关注的是,瘢痕疙瘩患者的簇1-CTL数量低于健康受试者(图3D-E)。
图3 瘢痕疙瘩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scRNA-seq分析
将簇1-CTL细分为五个亚簇(亚簇0-4),并用t-SNE进行可视化(图4A)。t-SNE 图和条形图的分布模式显示,四个瘢痕疙瘩样本中亚簇0塌陷(图4B)。进一步分析12个功能相关的基因(GZMB、IFNG、TBX21、KLRG1、EOMES、PDCD1、LAG3、HAVCR2、SLAMF6、MKI67、BCL2 和 BCL2L11)发现,亚簇0高度富集GZMB、TBX21和KLRG1标记基因,表明CTLs数量减少(图4C)。
随后,研究分析了瘢痕疙瘩患者和健康受试者间前10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在健康受试者或瘢痕疙瘩患者中较高,共20个基因;图4D)。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受试者,瘢痕疙瘩患者的外周血中CD3+CD8+HOPX+T(HOPX基因编码HOPX)和CD3+CD8+T-bet+CD94+NKG2A+T(KLRD1和KLRC1分别编码CD94和NKG2A)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图4E)。DAPI、CD8、颗粒酶 B 和 NKG2A 的mIHC染色显示,瘢痕疙瘩组织中的CD8+颗粒酶B+细胞数量减少、CD8+NKG2A+细胞数量增多。根据病程对瘢痕瘢痕样本进行重新分组,以2年为临界值。观察到NKG2A/CD94复合物的表达随疾病进展而增加,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存在弱相关性(R2<0.4)。这些结果表明,CTLs下调可能归因于瘢痕疙瘩患者特定亚型T细胞中的HOPX尤其是NKG2A/CD94的表达上调。
图4 基于scRNA-seq数据的簇1-CTL亚型分析
病灶内治疗可恢复瘢痕疙瘩患者的CTLs水平,但调控机制不明
为进一步探索NKG2A/CD94复合物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评估了瘢痕疙瘩患者治疗(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前后的CTLs情况(图5A)。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分显示治疗效果显著(图5B)。由于曲安奈德的抑制作用,治疗后CD3+CD8+T细胞的数量显著减少(图5C)。同时,治疗后CTLs的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CD3+CD8+T-bet+T细胞和Ki67+CTLs细胞均恢复到正常水平(图5D-F)。治疗后CTLs水平上调,表明CTLs在瘢痕疙瘩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HOPX尤其NKG2A/CD94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后无变化(图5G-H),因此,无法明确CTLs的调控机制。
鉴于NKG2A/CD94复合物通常在NK细胞表面表达,研究进一步分析了CD3−CD56+CD94+NK细胞。结果发现,瘢痕疙瘩患者的CD3−CD56+CD94+NK细胞数量增加,且无法通过病灶内注射治疗逆转。此外,未接受治疗的患者与接受治疗的患者NK细胞中的NKG2A/CD94复合物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依然无法明确NKG2A/CD94在CTLs减少和恢复中的作用。
图5 瘢痕疙瘩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胞毒性CD8+T细胞水平变化
揭示CTLs调控机制:NKG2A/CD94-HLA-E轴调控CTL信号转导
NKG2A/CD94复合物可与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进行特异性结合,因此研究人员对健康皮肤、正常疤痕和瘢痕疙瘩组织样本进行蛋白石mIHC染色,以评估瘢痕疙瘩患者体内HLA-E的表达情况。与之前的结果一致,相较于健康皮肤和正常疤痕组织,瘢痕疙瘩组织中的CD3+T细胞数量减少、CD3−CD56+NK细胞数量增加以及CD3−CD56+NK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图6A-D)。需要注意的是,HLA-E主要在健康皮肤和疤痕组织的波形蛋白+成纤维细胞上表达,而富含成纤维细胞的瘢痕疙瘩组织中没有观察到HLA-E信号(图6A-C);但是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瘢痕疙瘩组织中较高的HLA-E表达(图6E-F)。相反,免疫荧光染色和蛋白质印迹观察到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由于HLA-E和HLA-G会以可溶性HLA-E(sHLA-E)和可溶性HLA-G(sHLA-G)存在于体液中,因此进一步分析了血清样本中sHLA-E和sHLA-G的含量。结果发现,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sHLA-E水平显著升高(图6H,P<0.0001),但sHLA-G无显著性变化。
研究还分析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发现瘢痕疙瘩组织中MMP1、MMP3、MMP8、MMP9(图6E,G)和MMP1,3上调,而MMP2、MMP7无变化。MMP9是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中HLA-E溶解的介质,由于MMP9的异位表达,使得HLA-E表达略有升高。这些结果表明,sHLA-E是局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泌的主要形式,然后释放到循环系统中。经过三次病灶内注射治疗后,sHLA-E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图6I),但仍高于健康受试者。
图6 HLA-E的异常表达与瘢痕疙瘩的关系
为进一步验证sHLA-E的性能,研究人员将人群扩大至104 例未接受治疗的瘢痕疙瘩患者、512 例健康受试者和100例干扰性疾病患者。通过血液样本分析发现,瘢痕疙瘩患者血清sHLA-E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和干扰性疾病患者(6.34 ± 2.58 ng/mL vs. 1.26 ± 1.00 ng/mL vs. 2.05 ± 2.41 ng/mL)(图7&图8)。将sHLA-E的临界值设定为3 ng/mL时,区分瘢痕疙瘩患者与非瘢痕疙瘩患者(健康受试者和干扰患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69%、92.16%,区分瘢痕疙瘩患者与健康受试者、瘢痕疙瘩患者与干扰患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4.73% 、79.00%(图7)。
对61例在12个月内接受过>3次治疗(曲安奈德联合5-氟尿嘧啶)的瘢痕疙瘩患者进行随访,发现在暂停治疗后,13例(21.31%)患者6个月内出现瘢痕疙瘩复发,复发患者末次治疗后的血清sHLA-E水平显著高于其他6个月内未复发的患者(4.06 ± 1.70 ng/mL vs. 1.73 ± 1.07 ng/mL,P<0.0002)(图7)。同时瘢痕疙瘩复发更倾向于女性患者(P=0.02),表明性别差异与治疗反应有关。此外,sHLA-E能够区分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疤痕、恶性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基底细胞癌以及其他多种干扰性疾病(图8)。这些结果表明,在瘢痕疙瘩患者的外周血和瘢痕疙瘩病灶中,sHLA-E水平均与CTLs数量呈负相关。随着致病过程或缓解期的进展,sHLA-E水平与CTL的下调或恢复发生同步变化。
图7 健康受试者、干扰患者及瘢痕疙瘩患者的sHLA-E水平
图8 干扰病例的sHLA-E水平
小结
综上,本研究通过组织样本及外周血样本揭示了免疫细胞在瘢痕疙瘩中的变化,表明CTLs下调是瘢痕疙瘩患者的细胞特征,并由NKG2A/CD94-HLA-E轴介导。一系列的研究结果揭示了CTLs和sHLA-E可作为诊断和预测瘢痕疙瘩风险的生物标志物。同时,血清sHLA-E水平的测量不仅有助于区分瘢痕疙瘩和早期增生性瘢痕以及某些类型的癌症,还与瘢痕疙瘩病灶内治疗后的复发密切相关,可用于指导病灶内治疗和全身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临床环境中目前难以预测和预防瘢痕疙瘩,主要归因于对瘢痕疙瘩病变相关异常和全身失调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的了解有限。既往研究已揭示了免疫细胞失调在瘢痕疙瘩中的重要性,但多集中于组织样本。该项研究结果表明,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CTLs下调与瘢痕疙瘩病灶组织的检测结果一致,因此,外周血样本也可全面反映瘢痕疙瘩患者的宿主免疫景观。相比之下,外周血检测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检测方法。同时,该研究还揭示了可用于诊断和监测复发的外周血生物标志物(sHLA-E),有望应用于临床实践,但仍需在前瞻性队列中验证其性能。
e小道诚邀各位同道
长按关注【免e监控】公众号
参考文献
Xu H, Zhu Z, Hu J, et al. Downregulated cytotoxic CD8+ T-cell identifies with the NKG2A-soluble HLA-E axis as a predictive biomarker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keloids[J]. Cell Mol Immunol. 2022, 19(4):527-539.
因本系统/平台/文件中对部分医院某些信息的收集可能构成国家秘密、重要数据或基于国家安全考量不宜收集的数据,所以本系统/平台/文件不允许采集及输入这些敏感信息以确保公司在数据合规方面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