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临床免疫前沿论坛在栗占国教授的精彩开场致辞中拉开帷幕。栗占国教授不仅分享了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历程,讲述了免疫稳态和自身免疫病的长期缓解,还深情寄语青年医生,鼓励他们积极投身风湿免疫事业,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论坛邀请了Lai-Shan Tam、刘强、余迪、张博、崔昭、杨春、何菁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讲者,他们围绕临床免疫的前沿与进展进行了深入总结和精彩介绍。从银屑病关节炎的机制进展到骨髓造血与神经免疫疾病的探讨,从系统免疫学的临床应用到免疫治疗技术的创新应用,从肾小球肾炎的机制及治疗到运动与康复管理,讲者们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场学术盛宴。
01
香港中文大学风湿病学系主任Lai-Shan Tam(谭丽珊)教授围绕PsA发展的风险:生物制剂能改变疾病进程吗?这一主题,自PsO与PsA之间的共同通路,PsD的所有其他领域及其重要性/流行程度,PsA的并发症,早期应用生物制剂治疗PsD的重要性四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了IL-17和IL-23在PsD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作为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的疾病,PsD的全身炎症是导致其出现广泛临床症状和合并症的原因。鉴于PsA患者关节和骨侵蚀可在发病后两年内发生,并同时出现新骨形成。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可对病程产生重要影响。IVEPSA研究表明,在非常早期的PsA患者中使用IL-17抑制剂治疗可能能够预防PsA的发生或防止骨损伤的进展。但这种干预的窗口期可能是很短的,而且可能高度个体化,不像一级和二级预防的措施那样广泛适用于全人群。与TNF抑制剂相比,IL-12/23抑制剂或IL-23抑制剂治疗与炎性关节炎进展风险降低相关。但需要有更多前瞻性观察队列来证实这些发现。迫切需要PsO患者发展为PsA风险增加的生物标志物,并迫切期待前瞻性临床试验为PsD的病程干预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0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刘强教授介绍了骨髓免疫参与神经脊髓炎(NMOSD)的发病,修饰骨髓造血有助于驱动免疫稳态的回归,有望成为治疗视神经骨髓炎的新方法。首先,刘教授讲解了神经炎症的起源与演变及骨髓免疫与神经炎症的关系,随后讲诉了课题组发现颅骨骨髓生成的髓细胞与B细胞可通过“颅骨-脑膜连接”到达脑膜和脑实质从而驱动神经炎症的发生。此外,作者还发现NMOSD患者骨髓PET成像中18F-FDG摄取增加,进一步提示骨髓免疫可能在NMOSD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转化方面,刘教授团队创新性地开展了利妥昔单抗、BAFF-R全人源化抗体和BAFF-R CAR-T等治疗NMOSD的临床及机制研究,为自身免疫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03
余迪教授在临床免疫前沿论坛上作了《系统免疫学的临床应用》的精彩报告。余教授首先介绍了免疫系统相关Tfh的异质性研究工作。根据Tfh表达PD-1和CCR7的情况,分为Tfh效应记忆细胞(PD-1+CCR7-)和Tfh 中央记忆细胞(PD-1-CCR7+),并且在不同免疫状态人群中呈现出特定Tfh亚群的分布等免疫学特征。为了优化对转录组学和单细胞转录组学降维聚类分析,余迪教授开发了基于特征保持的流变近似与投影(FeatureMAP)的降维聚类方法,通过几个示例介绍了该方法应用的价值,并回答了其与现有拟时序方法的异同和改进,期待该项研究工作早日见刊。
04
栗占国教授深入剖析了免疫稳态与自身免疫病长期缓解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当前缓解率及长期缓解率低的现状,阐明免疫稳态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介绍了低剂量IL-2作为新型治疗方法,可调节免疫稳态,促进临床缓解,降低疾病感染风险。栗教授强调,实现免疫稳态是自身免疫病长期缓解的关键,为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05
北京协和医院的张博研究员分享了题为《基于受体临近结合策略的代替IL-2激动剂开发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录播报告。张老师首先介绍了他们前期开发的共价型IL-2突变体和PEG-IL-2的技术特点。为了进一步优化和提高代替激动剂IL-2的有效性和靶向性,维持扩增细胞的低分化,以及维持Treg稳定性,他们团队设计了基于受体临近策略的代替IL-2激动剂。通过构建替代分子库、筛选Treg偏向性和检测细胞活化标志物,以及Treg的转录组分析等,最终确定候补产物,并对验证这些候补产物可以有效抑制GVHD的炎症反应。进一步,张教授对代替激动剂对Treg偏向性、维持低分化和低糖酵解及稳定性等方面的机制进行了探究。最后,张博研究员分享了利用代替激动剂偶联雷帕霉素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免疫偶联可以高效靶向效应细胞,促进Treg细胞增殖,并显著提升药效。
06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崔昭教授介绍了肾小球肾炎的新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首先,崔教授讲述了课题组在全身免疫紊乱方面的研究,发现了抗肾小球基底膜病的易感基因、抗原表位及关键氨基酸,并设计了治疗肽段mP14,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点。此外,崔教授介绍了团队在固有免疫方面的研究,发现了补体C3a在膜性肾病中的关键作用,并设计了C3a受体抑制剂,阐释了补体靶向治疗有望在肾脏疾病中成为新的治疗策略。
07
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杨春教授以运动数字孪生与康复管理为题,为我们模拟并复现了人的运动姿态,通过分析建立人体运动模型,以滑雪运动为例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病例解析该模型如何应用于患者康复,为定制化康复训练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08
何菁教授为大家介绍了SLE新型免疫治疗进展。狼疮新型免疫治疗在多个方面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包括贝利尤单抗、奥妥珠单抗联合霉酚酸酯治疗狼疮肾炎。低剂量IL-2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CAR-T的各种设计在免疫病中的应用。何菁教授指出未来狼疮治疗的趋势是标准治疗和新型免疫治疗的联合。新药设计和药物改构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以探索不同临床表型狼疮患者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在专题讨论环节,与会者积极发言,就临床免疫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论坛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e小道诚邀各位同道
长按关注【免e监控】公众号
因本系统/平台/文件中对部分医院某些信息的收集可能构成国家秘密、重要数据或基于国家安全考量不宜收集的数据,所以本系统/平台/文件不允许采集及输入这些敏感信息以确保公司在数据合规方面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