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创坤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
通信作者:李创坤,smulck@163.com
引用格式:李创坤.B淋巴细胞精细分型检测在儿童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1例[DB/OL].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3(2023-05-23).http://journal.yiigle.com/LinkIn.do?linkin_type=cma&DOI=10.3760/cma.j.cmcr.2023.e01479.
摘要
病史摘要 患儿,男性,6岁,因"反复浮肿伴少尿3个月余"入院,病初以浮肿、少尿起病,有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足量激素应用后10 d尿蛋白转阴,多次激素减量后复发。于本院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病理结果示肾小球轻微病变,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伴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单纯型、激素依赖、频复发)。先后加用他克莫司、赛可平治疗,仍频繁复发(1年>3次)。于2021年12月6日再度入院治疗。
症状体征 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身体浮肿。
治疗方法 于本院进行B细胞精细分型检查,发现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使用CD20单抗治疗。
临床转归 患者在CD20单抗治疗后5个月内病情控制良好,无复发(尿蛋白持续阴性)。
适合阅读人群 儿科;检验科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儿童身上的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多发于2~8岁的儿童,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为微小病变型。然而,部分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仍然频繁复发、激素依赖或激素抵抗。对于此类型的患儿,临床上常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赛可平等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仍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寻求新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例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免疫评估,从而对其用药及用药时机进行指导。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儿,男性,6岁,因"诊断肾病综合征2年余"于2021年12月6日来本院就诊。患者2019年8月14日至今反复蛋白尿,全身浮肿,曾就诊于两家外院,治疗后尿蛋白转阴。家族史、手术史、冶游史无特殊。
二、检查
1.外院辅助检查
2019年8月14日尿常规:尿蛋白4+。2019年8月14日住院期间:血白蛋白19.54 g/L,总胆固醇7.17 mmol/L。24 h尿蛋白定量1.32 g。2019年8月25日尿常规:尿蛋白2+,RBC 5/μl。2019年8月29日尿常规:尿蛋白阴性,RBC未见。2019年8月29日尿常规:尿蛋白3+,RBC 0/μl。2019年10月7日尿常规:尿蛋白阴性,RBC未见。2019年10月14日尿常规:尿蛋白3+,RBC 3~6/HPF。
2.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2019年11月21日于本院行肾穿刺活检术,肾穿刺病理结果示光镜下见17个肾小球,未见球性硬化及节段性硬化。肾小球细胞数40~60个。肾小球系膜区节段性轻度增宽,细胞及基质稍有增生,系膜区未见嗜复红物质沉积。毛细血管袢全部开放,偶见少量炎细胞滞留,内皮细胞无明显增生。GBM无断裂,无明显增厚,无钉突双轨改变,无系膜插入现象,两侧均无嗜复红物质沉积。上皮细胞未见增生,无新月体形成,未见明显球-囊粘连。肾小管无明显萎缩,偶见蛋白管型。小管上皮细胞无明显坏死、脱落,部分亦空泡样变性,上皮细胞无明显增生,TBM未见断裂。肾间质无明显纤维化,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小动脉无坏死,管壁无明显增厚。IF:肾小球数6个。抗体种类:IgG、IgA、C3、C1q均阴性,IgM:1+。分布部位为弥漫、球性、系膜区,分布形态为逗点状。透射电镜所见:电镜观察1个肾小球。肾小球系膜区节段性轻度增宽,基质及细胞偶见增生,内无电子致密物沉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全部开放,未见炎细胞滞留。内皮细胞大致正常。GBM结构和厚度大致正常,两侧均无电子致密物沉积,未见系膜插入现象。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变性,足突弥漫性融合。病理诊断:肾小球轻微病变。
2021年12月6日本次入院检查结果为尿常规:比重1.037,红细胞7.50/μl,蛋白4+。生化:总蛋白39.1 g/L,白蛋白18.9 g/L,尿素2.7 mmol/L,肌酐35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129.2 ml/(min·1.73m2)],尿酸479 μmol/L,总胆固醇7.33 mmol/L,甘油三酯3.0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36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8 mmol/L,载脂蛋白E 70.70 mg/L。血常规、血糖、CRP、D-二聚体、BNP、甲功5项、术前4项、血氨等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结果无明显异常。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初步诊断:(1)肾病综合征伴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炎(单纯型、激素依赖、频复发)。(2)慢性肾脏病Ⅰ期。(3)药物性库欣综合征。
诊断依据:患儿,男,学龄期儿童,以"浮肿、少尿"起病,辅助检查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足量激素治疗后尿蛋白转阴,多次激素减量后复发,1年复发>3次。本院肾穿病理结果回报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轻微病变),此次尿蛋白阳性入院。故诊断。
鉴别诊断:诊断明确。
四、治疗
2021年3月12日本院尿蛋白+,激素改甲泼尼龙静滴25 mg、2次/d治疗。2021年3月19日本院尿蛋白转阴,激素改泼尼松口服50 mg、1次/d。2021年6月7日本院加用赛可平0.375 g、1次/d。2021年9月13日本院尿蛋白3+,予泼尼松5 mg、1次/d+赛可平0.375 g、每12小时1次治疗;9月17日尿蛋白弱阳性,继续口服激素+赛可平治疗,予出院。
2021年9月27日—2021年11月5日尿蛋白反复阳性。2021年11月15日本院尿蛋白转阴,1周后激素减量为15 mg、1次/d。2021年12月7日本院尿蛋白2+。2021年12月17日本院尿蛋白2+,行B细胞精细分型检查,检查结果示B淋巴细胞11.50%、296.08/μl,初始B细胞76.61%、226.83/μl,记忆B细胞19.18%、56.79/μl,浆母细胞3.30%、9.77/μl,停用赛可平,予利妥昔单抗治疗。2021年12月30日本院尿蛋白转阴,口服泼尼松30 mg、1次/d,予出院。
2022年1月17日本院尿蛋白阴性,CD19+细胞绝对计数0.00/μl,CD20+细胞绝对计数0.00/μl。2022年2月17日本院尿蛋白阴性,CD19+细胞绝对计数0.00/μl,CD20+细胞绝对计数0.00/μl。2022年3月21日本院尿蛋白阴性,CD19+细胞绝对计数0.00/μl,CD20+细胞绝对计数0.00/μl。2022年5月9日本院泼尼松减量至5 mg、隔日1次。2022年5月30日本院尿蛋白4+,行B细胞精细分型检查,检查结果示B淋巴细胞4.60%、175.81/μl,初始B细胞73.23%、128.75/μl,记忆B细胞4.75%、8.35/μl,浆母细胞19.64%、34.53/μl。
五、治疗结果、随访及转归
患者在CD20单抗治疗后5个月内病情控制良好,无复发。随后激素减量,患者病情复发,外周血浆母细胞及记忆B细胞数量回升,提示需要再次用药。
讨论
患儿肾病综合征发病多年,对激素依赖,先后使用他克莫司、赛可平,但病情控制效果不佳,频繁复发(1年>3次)。2021年12月17日于本院进行B细胞精细分型检查,检查结果提示病情反复可能与B细胞亚群数量异常有关,停用赛可平,予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在单抗治疗后5个月内病情控制良好,无复发,说明治疗有效。用药5个月后激素减量,随后尿蛋白阳性,于本院进行B细胞精细分型检查,患者外周血浆母细胞及记忆B细胞数量回升,提示患者病情复发,需要再次用药。
利妥昔单抗能够与B细胞表面的CD20抗原结合,抑制患者体内表达CD20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分化,同时通过介导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从而杀伤B细胞,使B细胞耗竭,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尽管浆母细胞并不表达CD20,但CD20单抗能消耗掉浆母细胞的前体细胞,从而间接减少浆母细胞的数量。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肾病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浆母细胞数量增多,并有希望作为标志物,循环外周浆母细胞数量在疾病活动期时要明显高于缓解期[1,2,3]。此外,还有研究证实记忆B细胞与儿童肾病综合征复发相关,记忆B细胞重建速度越快,患儿复发风险越高,在疾病活跃期观察到外周血记忆B细胞水平增加[4,5]。利妥昔单抗诱导B细胞耗竭治疗应用于频复发性/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有效已经说明B细胞亚群在PNS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在使用生物制剂后我们需要对患者进行免疫监测。在临床实践中,对利妥昔单抗疗效和安全性的监测,仅监控B细胞或CD20靶细胞的水平是不够的[6]。近年来部分临床研究项目对患者的免疫监控不仅包含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还包含了B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7]。监测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不仅有利于评估药效,还可进一步为治疗方案提供决策,优化治疗方案。在B细胞靶向药物的治疗中,流式细胞术监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略)
利益冲突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本研究不存在利益冲突
↓点击下方卡片进入小程序参与讨论、与作者在线交流
病例说小程序是中国医生的临床案例社区。
案例库文章在社区中可查,可与作者在线交流讨论。
案例库作者可以登录后认领文章,并可以领取电子版收录证书。
医生朋友们可以病例说上发布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病例、科室组会值得分享的病例、小讲课、带教场景下需要发布的病例。
在病例说发布病例如需投稿可联系编辑,预审后辅助投稿入库。
欢迎广大医学生、医生朋友们点击下方关注中华病例说公众号进入小程序,期待您的分享和互动~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