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反应(应激性、生理性、炎症性)

学术   2024-09-14 20:02   江苏  






可以开工啦😄。

总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白细胞计数的变化通常被归纳为特定的模式,以便于解释。这些模式包括:

  • 应激性白细胞反应

  •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

  • 炎症性白细胞反应,本文后面包括一个表格,说明如何使用术语来描述成熟(分叶核)和未成熟(带状核、中幼粒细胞等)中性粒细胞的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术语来理解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骨髓对组织需求或炎症的反应)。

  • 白血病



应激性白细胞反应

应激性白细胞反应(Stress leukogram)

这是由于内源性(或外源性给予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所致。糖皮质激素(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增多引起的经典白细胞计数模式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并非所有动物都会出现所有这些变化。最一致的发现是淋巴细胞减少,其次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增加,但通常不包括带状核)。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单核细胞增多在犬中相当常见,而在猫、马和牛中并不常见。

猫的实验研究:给予免疫抑制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两组各7只猫,分别给予地塞米松0.55 mg/kg/天或泼尼松4.4 mg/kg/天,持续56天)导致14只猫的平均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增加,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然而,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单核细胞增多并不常见,淋巴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发现(Lowe等,2008年)。在另一项研究中,10只过敏性猫给予1-2 mg/kg/天的泼尼松龙,持续2周,平均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在给药后7天的1小时达到峰值,但未说明猫是否出现了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单核细胞增多,且未提供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Khelik等,2019年)。

马的实验研究:在一项研究中,8匹小马给予2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可能不是应激反应的良好模拟),并在数天内监测白细胞动力学(Targowski,1975年)。中性粒细胞计数在2小时内增加到平均11,000/μL,在7小时达到平均16,000/μL的峰值。计数在48小时仍轻度增加(平均7,000/μL),并在72小时恢复至基线。淋巴细胞计数在4小时开始减少,最低点(1,500-2,000/μL)出现在7-24小时,48小时恢复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4小时减少(平均200/μL),最低点(0-100/μL)出现在7至48小时。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72小时回升。在这组小马上,仅在48小时观察到轻度单核细胞增多(平均800/μL)。在另一项研究中,2匹马给予200 mg泼尼松龙静脉注射(假设马重500 kg,约为0.4 mg/kg),其中性粒细胞计数在注射后3小时内增加一倍(分别达到14,500和8,200/μL),与边缘池向循环池的转移相符(估计马的MGP比率为1:1 [Carakostas等,1981年])。在8匹纯种马中,给予1.25 mg ACTH静脉注射(可能是应激的最佳实验模拟),平均中性粒细胞计数在4小时达到8,000/μL的峰值(基线为4,800/μL),然后在24小时内下降至接近基线。淋巴细胞计数从平均2,800/μL减少到4小时的最低点2,100/μL,并在6小时恢复至基线(Rossdale等,1982年)。

反刍动物的实验研究:3头小牛给予0.2 mg/kg泼尼松龙,静脉注射后4小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10小时(最后的测量时间点)达到9,000-11,000/μL(Carlson和Kaneko,1976年)。在妊娠母羊中,给予地塞米松(0.2 mg/kg),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加,同时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单核细胞计数无变化。计数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Edelstone等,1978年)。


糖皮质激素相关白细胞计数变化的机制如下:

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是由于边缘池(MGP)向循环池(CGP)的转移。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一小部分也可能是由于骨髓释放增加和细胞凋亡延迟。一般来说,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不会超过参考上限的1倍(MGP与CGP的比例为1:1),但在猫中可能高达参考上限的2-3倍(因为它们的MGP

比率高于其他物种)。通常,应激性白细胞反应在马和反刍动物中导致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计数超过10,000-12,000/μL是不常见的。注意,对于接受慢性免疫抑制(高)剂量类固醇的动物(不仅仅是由于“应激”释放的内源性类固醇),可能会看到轻度的左移(带状核中性粒细胞计数为300至400/μL),但没有毒性变化或成熟分叶核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分叶核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正常)。


淋巴细胞减少是由于多种机制,包括从淋巴结的输出减少、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激活细胞因子(如IL-2)减少,以及淋巴毒性效应(诱导细胞凋亡,仅在更慢性条件下且可能伴随更高剂量的类固醇)。

单核细胞增多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可能是由于从边缘池向循环池的转移,如果这些池存在于这种白细胞中。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被认为是由于骨髓释放减少,尽管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在使用“应激反应”一词来描述白细胞计数时必须谨慎。应激性白细胞反应特指由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结果。当描述一只紧张的动物时,使用“应激性白细胞反应”一词是很诱人的,但这些动物可能有肾上腺素反应而非糖皮质激素反应因此,只有在您将变化归因于糖皮质激素时,才使用“应激性白细胞反应”一词。


应激性白细胞反应的原因:

内源性应激:糖皮质激素的慢性或急性增加。这在患病动物中是预期的。

库欣病(高皮质醇症):内源性糖皮质激素过多。

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给予:在犬中,这可能伴随着肝酶增加(尤其是ALP)


在出现应激性白细胞反应时,可能看到的其他临床病理学变化:

高血糖:由于糖皮质激素刺激糖异生(需要糖皮质激素的较慢性增加)。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增加:仅在犬中出现,伴随慢性内源性或外源性糖皮质激素。




生理性白细胞增多(Physiologic leukocytosis)

这是由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由于肾上腺素反应引起的白细胞计数变化最常见于猫(任何年龄)、年轻马(1岁或以下),可能还有其他品种的幼年动物。典型模式是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增多(成熟细胞,无左移)和淋巴细胞增多(有时称为“生理性淋巴细胞增多”)。这些变化通常是短暂的,动物平静后约30分钟内会减弱(Rose等,1983年)。

中性粒细胞增多是由于从边缘池(MGP)向循环池(CGP)的转移。不会出现左移。


淋巴细胞增多被认为是由于脾脏的释放。淋巴细胞计数超过10,000/μL并不常见,但我们在猫中罕见地观察到与肾上腺素相关的淋巴细胞增多约30,000/μL,且有同事报告了更高的数值(非常非常罕见)。在16匹1岁未驯服的夸特马中,淋巴细胞计数范围为5,600至14,000/μL,较高的计数见于最后被抓住的马(《Schalm兽医血液学》,第4版)。一些年幼的马也有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增多(高达14,000/μL)和单核细胞增多(高达1,100/μL)。在山羊中,注射肾上腺素(2 mg)后5至30分钟内,淋巴细胞百分比轻度增加(从60±4%到5分钟的峰值70±4%),在脾脏切除的动物中没有这种现象,但总白细胞计数变化很小(Abdelatif和Abdalla,2012年)。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伴随着上述变化在猫中出现。

在出现生理性白细胞增多时,可能看到的其他临床病理学变化:

高血糖:由于肾上腺素刺激糖原分解(快速反应)。



炎症白细胞反应(狗)

炎症状态下血液中性粒细胞计数代表组织需求和骨髓供应之间的平衡。白细胞图模式可能因炎症来源和严重程度而异。以下列出的变化通常在患有炎症的动物的 CBC 中发现,但动物也可能患有炎症,但没有显示炎症白细胞图。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未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局部炎症中(伴有相关的临床和临床病理表现,如发烧、炎症白细胞图、低铁血症和球蛋白增多)。如果动物有其他临床或实验室炎症证据,请不要因为没有炎症白细胞图而放弃考虑可能发生炎症过程。还要记住,单个血细胞图只是时间的“快照”。由于血细胞图的变化可能经常发生,因此频繁监测血细胞图结果(每 12 至 24 小时一次)对确定炎症反应的进程和治疗反应非常有帮助。

在典型的炎症性白细胞图谱中,骨髓会感觉到对中性粒细胞的需求增加(通过细胞因子刺激)。骨髓最初通过释放有丝分裂后成熟和带状中性粒细胞的储存池来应对这种需求,这会导致大多数物种(牛除外,牛释放早期形式)中性粒细胞左移(带状中性粒细胞比分叶中性粒细胞少,即非退化)。细胞因子(如粒细胞和粒细胞-单核细胞刺激因子)也会在 3-5 天内发挥作用并刺激粒细胞生成。因此,典型的炎症性白细胞图谱会出现以下变化:

  •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从非常轻微到非常严重(很少超过 80,000/µL - 主要是由于隔离性炎症引起明显的粒细胞增生),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和骨髓的有效反应。一般来说,狗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程度比其他动物最高。

  • 中性粒细胞左移:左移越严重(释放更多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例如晚幼粒细胞、幼粒细胞和罕见的前粒细胞,不仅仅是带状细胞),炎症刺激越严重。

  • 毒性变化:毒性变化通常(但并不总是)伴随炎症白细胞图。轻度、慢性或消退性炎症可能不会导致毒性变化(这表明这些细胞尚未成熟和加速释放,而实际上存在毒性作用)。无感染的细胞因子刺激,例如,癌症(副肿瘤反应)和狗的免疫介导溶血性贫血刺激的细胞因子分泌,可出现中度至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伴有左移(有时为晚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但毒性变化仅有轻微迹象,有时甚至没有。通常,中度至重度炎症反应,尤其是细菌性败血症(但不限于细菌性败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左移和毒性变化。

  • 单核细胞增多症:这可能是也可能不是炎症白细胞图的一部分。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见于炎症持续时间较长或消退时。然而,在某些动物中,单核细胞的增加相当轻微。

  • 同时发生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有或不伴有嗜酸性减少症):淋巴细胞减少症(和嗜酸性减少症)经常伴随炎症性白细胞图,但这种情况并不总是发生。我们通常将其归因于同时发生的内源性应激(皮质类固醇释放),尽管炎症细胞因子可能直接导致淋巴细胞减少症(通过将造血转移到粒细胞谱系并下调淋巴细胞生成)。在某些情况下,在引发适当抗原反应的慢性炎症条件下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淋巴细胞增多症,例如子宫积脓、某些原生动物感染(例如泰勒虫病、锥虫病、从波托马克马热或嗜吞噬细胞无形体中恢复的幼马)。

由于炎症过于严重,骨髓无法释放足够的白细胞来满足外周需求,导致白细胞减少。典型的白细胞反应模式为:

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可能包括比带状体更多的未成熟形式(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一些动物的未成熟/分叶中性粒细胞可能多于成熟/分叶中性粒细胞(即可能出现退行性核左移)。患有急性炎症(例如急性乳腺炎或子宫炎)的牛常见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退行性核左移(通常为中幼粒细胞)。这是因为牛的骨髓储存池中没有足够的中性粒细胞来应对急性炎症刺激。在其他物种中,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更常见于急性炎症,并且只有当炎症非常严重且难以控制时才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伴核左移。

毒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看到中度至重度的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并发淋巴细胞减少症(伴有或不伴有嗜酸性减少症):见上文。


隔离性炎症,如封闭性子宫积脓或脓肿,可导致中度至显著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或不伴有左移),并且通常伴有轻微或轻微的毒性变化(类似于副肿瘤性白细胞增多症)。可能同时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破裂将导致更严重的炎症白细胞图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可能危及生命)。


急性内毒血症会导致不同的血液学模式,并且可能因物种而异。

狗:给 5-6 只狗注射内毒素 (1-200 ug/kg) 导致急性白细胞减少症 (1-3 小时,2 小时降至最低点),随后在 24-48 小时内因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导致白细胞增多。8-24 小时时出现明显的左移。平均白细胞计数在 5-7 天内仍高于基线 (但在参考区间内) ( Hoshiya 等人 2001 年,Higgins 等人 2003 年)。2-8 小时内的平均淋巴细胞计数在 24 小时内处于参考区间内 (但仍低于基线)。平均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在 2 至 8 小时内减少,单核细胞计数在 24 小时内恢复,而嗜酸性粒细胞仍然受到抑制 (Higgins 等人 2003 年)。平均血小板计数下降,最低值(平均 195,000/uL,标准差 46,000/uL)出现在 24 小时。白蛋白在 24 小时内下降(平均 2.7 ± 0.1 mg/dL),而球蛋白和急性期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 A 和 C 反应蛋白)分别在 8 小时和 2-4 小时出现增加(血清淀粉样蛋白 A 比 C 反应蛋白更早增加)(Higgins 等人,2003 年)。 

马:成年马注射内毒素后似乎会出现持续的变化,包括快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3 小时),随后是中性粒细胞增多症(6-24 小时),快速淋巴细胞减少症,可能持续 24 小时,快速暂时性血小板减少症(<2 小时)和快速高血糖症(1-3 小时)(Burrows 和 Cannon 1970、Burrows 1979、Lavoie 等人 1990、Baskett 等人 1997)。给新生马驹注射内毒素会导致快速、暂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4 小时内,可能没有左移或毒性变化,可能是由于中性粒细胞快速边缘化造成)和淋巴细胞减少症(机制不明),并在数小时内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可能是由于骨髓储备释放造成)。淋巴细胞减少症过于急性,不能归因于应激反应,在内毒素输注后 1-3 小时内即可出现(Lavoie 等人 1990 年)。一些小马驹出现轻微的短暂性血小板减少症(Lavoie 等人 1990 年),这归因于脾脏或肺隔离。在 6 匹接受不同剂量大肠杆菌内毒素 IV 的设得兰矮种马中,也观察到类似的快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000/uL),在 60 分钟内持续 4 小时。在后面的研究中,小马驹在注射内毒素后 30 分钟内也出现了高血糖症(平均 200 mg/dL),并持续一小时。注射内毒素后,PCV 在长达 4 小时内从平均 30% 增加到 45%(归因于脾脏收缩,但可能是由于液体转移到血管外空间)(Burrows and Cannon 1970)。在静脉注射(150 ug/kg)、单次高剂量(300 ug/kg)腹膜内(IP)或每隔 3 小时腹膜内注射多次剂量(100 ug/kg)的 LPS 的小马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变化。注射内毒素后 1-4 小时内中性粒细胞计数降至最低点,并且在腹膜内给药的马中保持低水平(低于 3,000/uL)长达 10 小时。随后在 24-48 小时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范围从单次 IP 剂量后的平均 7,000/uL 到单次 IV 剂量后的平均 21,000/uL)。相反,在此时间范围内多次 IP 剂量后,平均中性粒细胞计数仍保持在 3-4,000/ul 左右。小马的 PCV 也增加了,在 IP 给药后持续长达 10 小时,但在 IV 给药后 8 小时恢复到基线。淋巴细胞计数在内毒素(所有剂量和途径)后 6-24 小时内降至最低点(平均 1,500-2,200/uL)。血小板计数也在给药后 1 小时内迅速下降(导致轻度血小板减少,平均计数为 80,000/uL),随后轻度增加(但未达到基线水平)。平均血糖浓度在 1-3 小时内达到峰值,而平均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仅在多次腹腔注射后 48 小时才明显增加,而单次腹腔注射则不然(伯罗斯(1979年)。  


牛:康奈尔大学对哺乳早期奶牛进行的内部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注射 LPS(250 ng/kg)后 1 小时内迅速减少,并在 24 小时内反弹。在 4 小时和 24 小时时出现明显的左移。该数据与其他物种中观察到的情况相似,表明实验研究中对内毒素注射的反应一致。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感染因子: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真菌。一些感染因子,例如牛泰勒虫,可引起并发淋巴细胞增多症(这可能反映慢性抗原刺激)。

免疫介导的疾病:血管炎、多关节炎。

癌症:这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副肿瘤反应)、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或肿瘤坏死。

坏死: 贫血、梗塞、组织烧伤引起的缺氧性损伤。

异物:例如迁移的草芒。



炎症白细胞图可能显示的临床病理结果的其他变化包括:

血小板:由于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和6。如上所述,急性内毒血症可导致暂时性血小板减少症。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变化:这通常包括低白蛋白或高球蛋白浓度或两者兼而有之。低白蛋白浓度是由于负面急性期反应(肝细胞中产生下调)引起的,而高球蛋白浓度则是由于急性期反应(肝细胞产生 α2 球蛋白增加)或抗原刺激(免疫球蛋白多克隆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

铁panel的变化:这可能是低饱和度百分比的低铁血症或低TIBC和正常的饱和度百分比的低铁血症。

血糖变化:若同时存在应激,则可能出现高血糖。若发生败血症,则可能出现低血糖。


请注意,在啮齿动物和兔子的急性细菌感染实验模型中可以看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浓度降低不能归因于同时的皮质醇释放(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可以先于皮质醇浓度的增加,在一小时内迅速发生,并持续下降长达 24 小时)(Bass 1975、Bass 1977 、 Bass et al 1980)。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也可见于患有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Davido et al 2017、Le Borgne et al 2021)。


左移术语

您可能遇到的与炎症白细胞图相关的术语可能会令人困惑,包括退行性和再生性左移。关键概念是:骨髓对组织抽吸或炎症(细胞释放或增生)有反应,这种反应是否足以对抗炎症(长期炎症中的增生)或炎症占上风(有或没有增生)?我们在下面提供了一个表格,希望它能为我们如何解释成熟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提供有用的指导(请记住,规则有例外)。还请注意,未成熟适用于血液中可见的所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阶段(带状细胞 > 晚幼粒细胞 > 幼粒细胞 > 前粒细胞,即成比例的左移,其中成熟阶段的数量多于未成熟阶段的数量)。

* 这不是炎症的典型模式,但一些临床病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退行性左移。应考虑生产缺陷(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避免将这种模式称为退行性;因为该术语暗示了炎症)。如果发生毒性变化,则可能同时发生炎症刺激,这可能是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的结果。
** 在这种情况下,未成熟形式的数量超过成熟形式的严格标准没有得到满足(因此有些人可能不适用退行性一词)。然而,这类似于贫血动物有一些网织红细胞,但不够。目前,我们不知道骨髓是正在增生还是只是释放未成熟细胞以满足需求而跟不上。或者,由于其他原因,骨髓可能没有产生足够的细胞来满足组织需求。
*** 一些临床病理学家将其称为退行性左移,因为未成熟形式比成熟或分段形式更多。其他人不愿意将其称为退行性左移,因为骨髓正在作出反应并增生。术语“退行性左移”具有负面的临床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对炎症的反应比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或较低的动物更好。要知道,在这些情况下,你有证据表明骨髓增生,但你还不知道反应是否充分,或者组织抽吸(炎症)是否比骨髓的反应更强烈。只有连续监测才能知道动物的走向。




压力还是炎症?

压力和炎症都可以表现出相似的白细胞象模式,即成熟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左移或毒性变化)、单核细胞增多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尽管并非每种动物都会出现所有变化)。在这些情况下,无法从单个血象图判断变化是由于压力还是炎症引起的。在这些情况下,您应该使用其他实验室数据(例如高球蛋白血症、低铁血症、低白蛋白血症)和临床数据(例如发烧)来决定您认为哪种情况更有可能(或者可能两者都有)。变化的程度也可能有帮助,因为压力白细胞象在狗以外的物种中并不常见,并且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轻度增加有关。连续测量血象也可能有帮助(以记录炎症改善或恶化或没有压力)。


模式区分

下表可能有助于区分白细胞图模式,并显示常见变化的指南(但并非涵盖所有情况,并且存在无法放入表中的物种差异)。请注意,临床信息、其他测试(例如成像)的结果和其他临床病理结果也将有助于区分白细胞图模式(并且每条规则都有例外)。




白血病

白血病是指循环系统和/或骨髓中存在肿瘤细胞。白血病按成熟阶段(急性或慢性)和谱系(髓系或淋巴系)分为两类。白血病还有第三种“名称”,即继发于淋巴瘤(淋巴组织的髓外肿瘤)的白血病或我们所说的淋巴瘤的白血病期(这意味着淋巴瘤在血液和/或骨髓中)。我们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和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后者可由任何髓系(非淋巴系)组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在大多数物种中不太常见。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 相当罕见。

急性白血病(ALL 或 AML):这些是血液中的未成熟细胞 (原始细胞)或骨髓中过多的原始细胞。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血象模式是非再生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 (即全血细胞减少症),通常白血病中含有大量原始细胞。一些动物可能只有很少的原始细胞或没有原始细胞 (这在患有急性白血病的马中很常见)。原始细胞被识别为大细胞 (大于中性粒细胞),具有相对较大的细胞核、细染色质和可能的核仁。一些未成熟细胞,尤其是 ALL 中的未成熟细胞,体积小到中等,很难与正常淋巴细胞区分开来 (它们通常比正常淋巴细胞具有更多的真染色质,即染色质模式很细而不是模糊或块状)。

慢性白血病:这 是一种分化或成熟 血细胞类型的肿瘤性增生,临床病程更长、更缓慢,预后比急性白血病好得多。您在实践中可能看到的唯一慢性白血病类型是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患有 CLL 的动物预后良好,通常无需治疗或几乎无需治疗即可存活数月或数年。这种疾病通常是在血象图上偶然发现的。对于 CLL,白细胞图显示明显的淋巴细胞增多症(通常超过 20,000/µL,有时超过 100,000/µL),其中淋巴细胞形态相当正常(小且染色质聚集)。这必须与淋巴细胞增多症的其他原因(例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区分开来,但后者是狗和猫中淋巴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远少于 CLL。

伴有白血病期的淋巴瘤:原发性淋巴瘤的细胞可见于血液和/或骨髓(即白血病期),在兽医学中称为 V 期疾病。这些细胞将模仿其组织对应物,在小细胞淋巴瘤、中细胞淋巴瘤或大细胞淋巴瘤中分别为小细胞、中细胞淋巴瘤或大细胞淋巴瘤。由于正常血液淋巴细胞通常较小,带有一些中间细胞,因此很难识别小细胞淋巴瘤或中间细胞淋巴瘤的白血病期,除非血液和/或骨髓中存在大量肿瘤细胞。即便如此,我们也需要区分伴有白血病期的原发性淋巴瘤或原发性白血病(CLL 或 ALL),这取决于主要受累部位:CLL 为血液,ALL 为骨髓,淋巴瘤为髓外组织。 AML、ALL 和 V 期大细胞淋巴瘤的母细胞都具有相似的显微镜外观,因此要区分它们,我们必须依靠体检、血象、骨髓细胞学以及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化学染色等专门检测的其他信息。下表总结了每种疾病的典型模式,尽管实际上这些区别并不总是如此明显,而且总有例外。有关更多信息,请参阅白血病类型。


有用的tips

在解释血液图上的白细胞计数结果时,询问以下问题很有用:

  1. 这是一只幼年动物吗?(或者应该预期会出现与年龄或肾上腺素相关的淋巴细胞增多症?)

  2. 是否有证据表明内源性皮质类固醇释放(“应激”)或动物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淋巴细胞减少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支持这一点。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左移,有或无淋巴细胞减少或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可能是由于炎症或皮质类固醇引起的,因此您需要评估其他发现(临床和实验室)以寻找炎症的证据。

  3. 有炎症性白细胞图吗?左移(循环中存在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通常同时出现,但并非总是如此)可支持这一观点。

  4. 如果有炎症性白细胞图,严重程度如何?这可以通过左移的严重程度(退行性通常支持严重的炎症反应)和中性粒细胞的毒性程度(中性粒细胞的明显毒性变化将支持严重的炎症)来确定。

  5. 如果有炎症,骨髓会做出反应吗?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增多,且成熟中性粒细胞数量超过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并且存在相当大的左移,例如带状或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1,000/uL),则支持骨髓反应。一些临床病理学家在这些情况下使用术语“再生性左移”,因为他们怀疑正在发生骨髓反应(即骨髓增生)但在骨髓有时间增加粒细胞生成之前(即炎症发作后的最初几天),骨髓可能会在储存池中释放一些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以及成熟中性粒细胞以应对炎症。因此,这一切都取决于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左移的程度,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

  6. 如果有炎症,谁会获胜?动物还是炎症?这可能很难从单个血象图判断,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物种。例如,在狗、猫、马或骆驼科动物中,在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在参考时间内成熟(分段)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情况下,退行性左移,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多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这表明骨髓储备耗尽,骨髓无法满足组织的需求,即炎症占了上风。在反刍动物中,这些物种只能释放少量骨髓储备来应对急性炎症,退行性左移伴随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急性炎症反应(如乳腺炎、子宫炎)的预期发现,并不意味着炎症占了上风。但如果反刍动物在 3-4 天后仍然出现退行性左移,则表明炎症占了上风。如果动物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且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多于成熟中性粒细胞,这表明骨髓有时间做出反应(存在髓样或中性粒细胞增生),但炎症急剧恶化或出现新的炎症灶(严重)(细胞因子导致骨髓释放未成熟细胞)。这时,我们不确定谁是赢家。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呢?如有疑问,请务必每 24 小时进行连续血象检查(如果确实需要,可以更短时间)!如果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而毒性变化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的证据下降……这是好事。如果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而毒性变化或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那就糟了——动物就像在“自掘坟墓”。

  7. 血液中是否有异常细胞(“大蓝细胞”)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细胞增多症?如果是,那么可能患有白血病(急性、慢性或淋巴瘤的白血病期)。有关白血病的进一步诊断算法,请参阅白血病部分。

  • 请注意,血液左移并不总是意味着存在骨髓反应(骨髓或中性粒细胞增生)。除反刍动物外,其他动物在炎症反应中或骨髓储备先前耗尽时,血液中会出现轻微的左移。在急性炎症中,反刍动物在没有骨髓增生的情况下会出现更严重的左移。此外,没有左移并不意味着没有骨髓增生。如果骨髓对粒细胞生成细胞因子或炎症刺激有反应,并且满足需求,您可能根本看不到左移,但您会看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成熟或分叶中性粒细胞计数高)。在这种情况下,您也不太可能看到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因为骨髓满足需求。这在隔离性炎症或副肿瘤性白细胞增多症的情况下很常见,其中肿瘤细胞释放粒细胞生成细胞因子。




沙丘上的小狐狸
个人读书札记。记录从医学检验到兽医临床病理学的研究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