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妈妈的“积极行为”是唤醒孩子内驱力的密钥

文摘   2024-10-26 15:26   江苏  


2024-10-23

高中的教育观


Jiaoyuguan

高中学习的目的


在高中,家长在教育上最大的失误,就是认为“我教不了他了,只要给他做好后勤,该报的班给他报上就行了。”

这是一种极其狭隘的教育观:以为高中的目的,只是高考的那一个分儿。

作为家长.......甚至在花果山........你教育你高中孩子的目的,也不止是“分儿”,有比“分儿”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来换位思考:假设说,你是培训机构的任课老师,你也希望你班级的学生,高考考出亮眼的好成绩,你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对了:孩子自己不想学!

孩子如果自己想学,在学校课堂上,他就能学好了。孩子就是自己不想学,学校才学不好么。然后呢,因为学校学不好,家长才给孩子报班;报了班,孩子进到补习班,问题还是一样。

这就是报课外班没用的原因所在:

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他面对的是两套学习。一套是学校的,一套是课外班的。完了呢,这两套体系,是重复的,孩子需要做两遍作业,自己苦死。

苦死的根源,在于他不想学;不想学学不好,妈妈才下决心花大钱,给孩子报班;报了班,原来要费一遍劲的事情,现在要费两遍,孩子更苦。家长呢?“反正课外班有人管着他,总比猫在自己房间里打游戏强。”只能这么想。

这个课外班,对于孩子的分数,有没有用呢?

申爸跟你们妈妈讲,它是有用的。但是,它有个前提,就是你孩子要从高一到高三,一直课外班。但凡你妈妈不缴费报班了,孩子的分数立马就掉下来了。

如果说单纯的学校学习是一个是水平,课外班可以让孩子稳定在稍高的一个水平上持续。它能够持续一个稍高水平,原因在于,学校已经熬了八个小时,课外班不过是把八个小时,增加了两个小时,继续熬。八个小时熬出64分,再加两个小时,熬到74分,稳定住。

学校也好,课外班也好,面临的问题都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这个问题;就连在家里,妈妈遇到的问题,也是这个问题么。

与其绕来绕去绕着走,那不如直面问题,把这个问题给它解决了不就行了么:让孩子对于学习产生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学,想学好。

这不就行了么。

咱们雄鹰群呢,其实解决的,是这个问题。

雄鹰群里的一切安排,也都是围绕着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这些安排,当然包括申爸的“bye-bye”。

你们妈妈在各群里面,你们看一看,前天说bye-bye了之后,昨天来你们群里回馈的同学,是不是比上周,多了好几倍还不止?

这些多出来的回馈,是怎么来的啊?

对了:是由你们妈妈的促动才多出来的!

经过三个多月的雄鹰群,你的孩子,已经跟刚开始的时候,不一样了。申爸在雄鹰群里促成了这种变化,现在,申爸把舞台让出来,该轮到你们妈妈继续促进孩子的主动性了。

反正很简单,申爸还是要跟一些最优秀的孩子单独互动的,挑选互动者的规则也明确:

要么自己跟妈妈一起,讨论实操,讨论自己的学习;要么自己实操,每天发回馈,积极在雄鹰群里组织接龙,相应接龙。自己实操得好。

这样的安排,要比申爸整天在雄鹰群里干讲,对于激发出孩子自身的主动性,要有效得多得多。


高中孩子的主动性


Zhuanhuanlichang

转换立场看问题


妈妈们要记住,你的高中孩子,说大到天上去,他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需要你妈妈作为成年人,给予指导和帮助。

你们跟孩子的交往中的问题在于说,你们光盯着“分儿”去努力了!

你们妈妈要把眼睛从“分儿”上挪开,挪到孩子的主动性上。

否则,你们面临的是死局,无解。

每个妈妈都只知道抱怨,孩子他自己咋就不着急呢!孩子自己想学了,妈妈就能发挥作用了;可是,孩子就是不想学,妈妈就啥着没有了。

你妈妈直接针对分儿,这需要你深入到孩子的学科体系内部去处理问题。妈妈在小学,甚至初中还好,孩子学的那些东西,自己多少还会一些。但是,到了高中,你不行了。孩子学的东西,你不会了。你不会,老师会啊!

你只要不去关注孩子具体的学科内容,只是关注形式:

上课化题了没有?

周末超不超早起直播?

进没进入心流?

这些交流内容,跟学科内容无关啊,对吧?

孩子只要跟妈妈交流这些内容,雄鹰群里已经发芽的孩子,就会对这些做法感兴趣。

你们妈妈每个人,也都有过类似“心流”的体验,但都没有过超早起的心流体验,对吧?甚至,在学习上,自己也没有更多的心流体验。你妈妈可以跟孩子交流,自己在别的方面的心流体验,去给孩子印证;同时,孩子也能告诉你,他在超早起时的体验,大致是什么样子的。

这样,你们母子不就交流起来了吗?孩子心流突破了,他自然就会课堂上去化题。孩子自己努力去学了,当然遇到不会的问题,会去找自己的老师了。

你们自己在家里,分析孩子哪科薄弱,哪里“没学透”。你分析这些东西干嘛?分析不清楚;即便分析清楚了,你除了个孩子找个一对一,你还能做什么?

为什么妈妈要盯着这些没用的事情,王八一样死咬着不放呢?

有智慧的妈妈要思考,我拿着不多的跟孩子的互动机会,要去解决什么问题。

你去解决根本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不是自己作死吗?孩子大了,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哪科是弱科,哪里不会吗?他当然知道。他都知道了,你还去哪壶不开提哪壶,你烦不烦啊?你们自己想想。

他知道。他的问题在于说,他知道的问题他解决不了。那你妈妈要帮孩子解决她解决不了的问题么。

学不会,无非就从两个方面入手:

上课认真听;

下课及时复习。

化题不就是为了“上课认真听”的吗?

每个休息日,超早期刷大纸,不就是解决复习问题的吗?

要明白,妈妈要针对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帮助;不要去触碰他知道,你也知道的痛处,反复去揭伤疤。

妈妈呢,在自己的孩子面前,遏止不住的爱意泛滥。泛滥的表现,就是不停地“叮嘱”: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啊!

一定要化题啊!

周末一定要超早起啊!

你跟你的大孩子,叮嘱有什么用呢?

他不是不知道上课要化题,也不是不知道超早起有好处。这些,他们在雄鹰群看得明明白白的。

他不是做不到么!

那你妈妈要帮着孩子解决“做不到”的问题。

做不到,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孩子不知道具体怎么做;

第二种,开不了始。

不知道怎么做,妈妈要给孩子提供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素材。就着具体的内容,去跟孩子交流。

交流不要反复地要求,叮嘱,表达自己的态度和心情。你要交流实质性的内容,具体的内容。

妈妈具体的内容从哪里来?

从雄鹰群里其他同学的反馈中来,从志愿者咨询师给你的整理过的同学们的反馈中来。

妈妈和我

自己想一想:你们自己对“化题”怎么做,感兴趣吗?你们自己都不感兴趣,脑袋空空,你们怎么去跟自己的孩子交流细节,交流具体的内容呢?

你们自己也曾经是高中生,电子课本到处都有,对不对?你们孩子的课课练,拍张照片,就有了。你们自己去就着课课练,自己去化一遍里面的题,你们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就会喷涌而出!

跟孩子交流,你自己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觉;孩子说她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感觉.......

这才是高中阶段,你引导你的孩子的正确方式。

你告诉你的孩子,你什么时候,怎么回事,你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你的孩子在超早期刷大纸的时候,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这也是你引导你的孩子的正确方式。

当孩子对于化题感起兴趣,对于心流感起兴趣,在不明就里的外人看起来,孩子就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

啥是积极主动,这不就是积极主动吗?

还有,开不了始的问题呢?

孩子在群里结了龙,自己要休息日超早起,到了点,他自己起不来,过去把孩子薅起来。不就行了么。

你们妈妈要努力学会,把“积极的意图”和“积极的行为”分开。

你们老说孩子骗你们,“答应得好好儿的,一转头就不认账了”。这是你们把“积极的意图”看成是“积极的行为”了。

对于孩子......其实,对于成年人也一样.......

你要看的,不是他是否有积极的意图,

你要看的,是他是否有积极的行为。

你们趁孩子高兴,在言语上忽悠孩子说出了自己都不信的大话,然后,就拍拍手,觉着“孩子的学习没问题了”。

这是不行的。

你们在雄鹰群里观察孩子们行为,心底里着急啊:这个孩子,怎么就不能亲自动手,去做一做呢!“你只要一做,不就懂了么!”

哎呀,着急啊。你着什么急?

你看看刚才说的这段话:

“你们自己也曾经是高中生,电子课本到处都有,对不对?你们孩子的课课练,拍张照片,就有了。你们自己去就着课课练,自己去化一遍里面的题,你们跟孩子交流的内容,就会喷涌而出!”

你妈妈自己亲手去拍张照片,亲自动手“做一做”了吗?你自己只要动手做一下,你在孩子面前张不开嘴,找不到话题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这母子面临的,本质上不是一样的问题吗?

你作为一个成年人,深切关爱你的孩子的妈妈,你自己都做不到,你凭什么要求你未成年的孩子做得到?

你只要去亲自做了,你就知道,隔绝你的想与行之间的隔膜,有多脆弱了。你也就知道,怎么跟孩子交流,让孩子自己打破那层薄薄的膜了。

你不跟孩子讲具体的、真实的细节,光泛泛地“要求”是没有效果的。

这是这个。




END






花果山行
深耕家庭教育十五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