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28
这个抓握吧,孩子天生带了一些遗传来的动作。最典型的,就是拇指与四指相扣,死死地把东西抓住。
人类是经过全身披毛的动物阶段,进化来的。那个阶段的动物,比如说猴子,大猩猩,它们的宝宝一出生,就必须紧紧地抓住妈妈身上的毛发。要不然就“掉下去了”。这个自然选择到基因里面,一直影响到了人类。
小宝宝一从母体分娩出来,除了哭这个天生能力以外,还有两个能力比较瞩目:一个是唇舌反应。
刚生下来的小宝宝,你用手指轻轻触动一下他的小嘴,他马上就开始做吮吸动作。这个唇舌反应和抓握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慢慢消退。具体什么时间消退干净,有小孩子的妈妈,试试就知道了。
小孩子天生会大把抓,死死地抓。这个呢,是孩子进一步学会手部精细运动的基础。
捡积木、黄豆和小米的妈妈,你自己真的捡一次,注意观察自己手部的运动:那几根手指动,其余不动的手指,是怎样自然地蜷缩到旁边,尽量不来“害事”的。
然后,和孩子的捡取去比较,就发现孩子手部动作明显的特征了。孩子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练到成人的运动水准的。
有一个词,叫“稚拙”。
什么是“稚拙”的感觉?
这个就是。
妈妈们拍孩子小手抓握和其他手部动作的时候,手机尽量距离孩子近,只拍小手就行了。这样拍出的照片,放大后,看得清楚。
这手部的“稚拙”有一个特点:不管手是在抓,握,捏,捻,揉,搓....做什么动作,五指的手型都很相似。同一个模式套出来的感觉。只不过,各种不同动作,稍有变形罢了。
对于成人而言,抓就是抓,握就是握,捏就是捏.....我们丰富的手部动作,是从一套天生的手部模式渐渐分化出来的。
刚出生的小孩子,当他条件反射式地大把抓的时候,孩子小头脑中,肯定有一部分脑区,被点亮了。点亮的神经结构,对应着先天性抓这个动作。
一个成人,当他的手做出捻这个动作的时候,他的头脑中也有一部分脑区,被点亮了。点亮的神经结构,对应着后天习得的捻这个动作。
两部分的亮起来的脑区,有重叠的部分,各自也有不同。当我们的手指做着捻这个动作的时候,被点亮的脑区,里面涵盖着的功能,惊人丰富。
负责体感的一部分脑区被点亮。体感是人对自己的身体所处状态的感知。中枢神经系统中,负责运动的区域被点亮。只有这部分区域被点亮,活跃起来,人才知道自己在做捻这个动作。
相比较,一个人在睡梦中梦游,做出了捻这个动作,他的中枢运动神经就没有点亮,控制肌肉群运动的神经,被点亮了。
一个小小的捻的动作,涉及到非常复杂的肌肉群的运动。
首先,控制上臂和前臂肌肉群运动的神经群被点亮。胳膊要把手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去“捻”。
接着,最重要的,控制拇指和食指上每一块肌肉运动的神经,都被动员起来。神经控制肌肉,带动骨骼,让手指做出复杂的“捻”的动作。
光是这些,就足够了吗?不是的。视觉神经中也有一部分被点亮,眼睛要监视自己的动作么;触觉神经也活跃起来。大脑主要通过拇指和食指上的触觉神经元传回的信息,来精微地调节两根手指的运动,让“捻”这个动作,“捻”得更地道。
我们的大脑,通过体感系统、视觉系统,还有触觉系统,来调控自己的手部的动作。需要具体调整的信息,被大脑送给运动神经中枢,由运动神经中枢分解,下达给负责控制每一块肌肉运动的神经,做出合适的收缩和舒张的指令,传递给手指上的肌肉,去执行。
一个简单的“捻”的动作,它背后的神经机制,非常复杂。感谢上帝:人从一出生,建立这非常复杂的机制,就自己开始运行了。
但是,不同的环境,最终会让不同的孩子在手部运动方面的水平,大相径庭。有的孩子手就笨。有的孩子手就巧。
那么,决定笨和巧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有两个:
1、妈妈是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大量的练习;
2、在孩子手部运动的关键期中,孩子是否看到了足够多的手部运动的示范。
在孩子小的时候,尤其是一个月左右,孩子有一个明显的模仿阶段。
这个模仿,比如说,你跟孩子做一个鬼脸,撅撅嘴。孩子呆呵呵地看着。妈妈做完了,孩子自己也撅撅嘴。噘嘴这个动作,其实是相对于一组肌肉的某种特定类型的协调运动。运动的结果,嘴就撅起来了。
孩子在能睁开眼睛看之后的一个时期,对于这种“协调运动”,具有惊人的模仿力。这种模仿,会扩散到孩子的不同器官,肢体的不同部分去,持续好几年的时间。
你比如说,你在擀饺子皮儿,他在桌子旁边看。他一边看,两只手就一边动,模仿你的擀皮的动作。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就如同伴听的时候的“下意识”一样。
孩子丰富的表情,“表演天赋”,动手能力,就是这样获得的。这些东西呢,在孩子那里,其实就对应着“不同肌肉群”的运动。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对应于一个肌肉群运动的“模式”。
这个模式一旦建成,就存储在孩子的头脑中,用来不停地练习,供一生使用。
孩子是怎么获得这些“模式”的呢?
靠模仿。
模仿是一种本能。
妈妈们给一个刚学会站,走稳路的孩子看舞蹈视频,孩子自己就学会了节奏,学会了很多舞蹈的动作。不需要去课外班学。孩子的本能,就让孩子“学”会了。
孩子长大到八九个月,能看视频了。有很多幼儿教育视频。比如说,牛津的那个教育视频。弄一些颜色鲜亮的齿轮,在屏幕上转呀转呀;弄一些颜色鲜亮的小汽车,在屏幕上爬呀爬呀...
这些视频,是要带给孩子什么好处呢?申爸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个事情。弄那么鲜亮干什么呢?这个,也想不明白。最好的幼儿教育的视频,咱们根本还没有。
什么是最好的幼儿教育视频?
把莜面村搓莜面卷的技师的手部动作拍下来;
把苏州做蟹黄豆腐,剥蟹时精巧的手部动作拍下来;
把中医按摩师手部的精巧的挫捏揉捻....这些手部动作拍下来;
把大厨切土豆丝时的动作拍下来....
还有,手表维修技师用手拧小改锥的动作;
山西刀削面师傅飞速的小刀削面的动作.....
还有杨丽萍演孔雀的时候的那个手....配上和谐的古典音乐,播放给孩子看。
孩子呢,看上那么几个月,一生的“动手能力”,就有了。
我们呢,要借助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解决孩子的基本动作的问题。这些基本的动作,固然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时,它们也是“智力”形成的基石。
“轻拢慢捻抹复挑”。这是七个字,对不对?爸爸妈妈读了这七个字之后,你感觉到了什么?
什么动作,什么状态,可以叫“轻拢”?
琵琶女在“拢”什么?
什么动作叫做“捻”?
什么动作叫做“抹”?
什么动作叫做“挑”?
作为第二编码的文字,人们看到了,他头脑中存储的“拢”“捻”“抹” “挑”的神经模式,立刻就被“点亮”。
那么,这句诗就会次第在一个人头脑中形成一个“点亮的区域”。任何一种点亮的模式,都会给人带来“感受”。
诗就是这么起作用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很多爸爸妈妈对“轻拢慢捻抹复挑”没感觉,但很多爸爸妈妈肯定对这两句诗有感觉。
为什么对“拢”“捻”“抹”“挑”所构成的诗句没感觉,对“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所构成的诗句有感觉?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拢”“捻”“抹”“挑”这些最基本的手部动作,不行么。
尽管,我们可能也做这些动作,但是,我们不精确地知晓:原来这就是“拢”“捻”“抹”“挑”。我们不确切的知道这个,第二编码系统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