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架如何处理(二)
说说家长怎么处理不当。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问题和打架有关。
一般来讲,有5%的男孩子,会成为整个班级男孩子的“受气包”。就是,每个男生,都欺负他,都打他;每个女生,都瞧不起他!
什么是“受气包”?
成为“受气包”,不是孩子造成,是家长处理不当造成的。
孩子在小学低年级,正好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成为“受气包”,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极其不利的心理影响。
正确的处理方式,刚才说了:双方家长,同时打电话,给对方家长,道歉;然后,老师、家长,心平气和地走到一起,让孩子交换巧克力,和解。事情就完了。
可是呢,有些家长,尤其是隔代老人,心疼孩子,孩子一打架,他们就吵到对方家长那里,或者吵到老师那里,喋喋不休,要对方道歉,要孩子道歉......要这个,要那个。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挨欺负了”,要讨回公道。
申爸说了,这个年龄的孩子打架,纯粹出于生物本能,无所谓“欺负”不“欺负”,“欺负”不“欺负”是社会范畴内的观念。
他们不当地把这种观念带进来,胡搅蛮缠,终于,把自己的孩子害惨了。
怎么害的呢?
假设,你的孩子和另外一个孩子打架了,那个孩子的家长,喋喋不休,你不胜其烦,那你会怎么办?
你会回到家里,跟自己孩子说:“你这个小兔崽子,你再要动****,我就打折你的腿!”你只能这样,没别的办法。
可是,你这样一说,无异于当着你的孩子的面,宣布****是弱者。
申爸说了,孩子打架,是生物本能。你的那小东西,潜意识里,一旦认定,****是弱者,那怎么办?
打呀,接着打!周围的孩子都这么想,这么干,那个孩子就倒大霉喽!整个班级的男孩子,都欺负他,都瞧不起他。越瞧不起他,越打他;越打他,家长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就越教训自己的孩子,不能碰*****.......就这么恶性循环,很快,那个孩子就完蛋了。
弱势群体是怎么一代一代遗传的啊?
就是这么弄的。自己觉得不行,遇到正常的问题,就不正常地反弹,正好,遇到小驴们的本能阶段.....
总之,“受气包”是家长处理不当造成的。
在这里的每一位爸爸妈妈,要正确处理孩子打架,孩子就不会沦为“受气包”。
爸爸妈妈知道了,一般能做到。特别是隔代老人,一定要叮嘱隔代老人:
接孩子的时候,遇到孩子“被打了”,什么都不要说,直接带着孩子回家,回家后,爸爸妈妈出面处理。
大家看,我们不假思索地,怎么措辞:“打人的孩子”“被打的孩子”。这里,下意识的措辞里面,就包含了强势和弱势对不对?
家长不要这样想:我的孩子被打了,这个年龄的孩子,一个个小野驴似的,双方掐起来了,哪个都打哪个了,哪个都被哪个打了,没什么“被打”“打人”这么一说。
申爸只管孩子,不管大人哈。孩子打架了,你一动气,就意味着,你处于弱势!孩子被打了吗?你处不处于弱势,申爸不管;申爸管孩子。
你不要把你的弱势心理,传递给孩子,就行了。怎么不传递?接到孩子打架的信息,就打电话给对方,道歉!
不管你的孩子是不是“被打了”,只要你道歉了,就意味着你的孩子占优势了。要不,你怎么会道歉呢?
你的孩子占优势了,孩子就不会成为“受气包”。不要问对错,反正,孩子一打架,你就直接找对方妈妈道歉。
他要是不依不饶,你怎么办?
你只能最后被逼得没办法:“小兔崽子,你再动****,我打折你的腿!”。
申爸不想你的孩子成为“受气包”,也不希望任何一个孩子成为受气包。有些家长,还要自己硬要成为受气包,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那就没法子了。
一般而言,男孩子都找男孩子打架,“懒得理那些女生!”所以,这要全班家长协同。大人成年了,没办法了。反正,要正确地处理这件事情,不要让这种心理传递给孩子。
男孩子打架的事情,家长一定要处理正确。
首先,你要清楚,是男孩子,都会打架的。所以呢,你在孩子第一次打架之前,不要提打架的事情。
其次呢,只要打了一次,你就告诉他,打架不对!不能打架。下次红牌,再打,就被打!
这个事情处理不当,又会滑向另外一个极端去。那就是,男孩子女性化,男孩子女性化,原因很复杂。
可是,最重要的,是打架这件事情,妈妈处理不当。在一开始,孩子还没打架,就开始灌输给孩子:打架不对!加上心理暗示,孩子真的一次架都没打。长大很麻烦
豫小汐妈1206g
申爸,小汐现在从幼儿园回来,老是给我讲在幼儿园学的什么字宝宝,唱的什么歌,读的什么书,玩的游戏,讲的故事,包括老师对她的批评,不睡觉捣乱让罚站,表扬等等。都会给我说。我担心这些过度引导孩子,孩子会不会太清醒了?还是混沌一点好?
诶诶诶……妈妈们妈妈们:申爸终于明白了,原来妈妈们不了解最基本的心理学上的一些东西。
在心理学上,有三个概念,非常重要。一个叫气质;一个叫性格;一个叫人格。这三者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态度。
什么是气质呢?
一个人,是沉静的,还是喧嚣的;是稳重的,还是轻快的……人表现出来的这种风格,就是气质。
你比如说,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挨欺负”的孩子。每个孩子到了他那里,都要抓他一下,碰他一下,骚扰他一下。这个孩子提出的建议,别的孩子似乎也不太在乎……这种“挨欺负”的孩子呢,他的气质,你去看,都是“轻快”的。
“挨欺负”好不好呢?其实,“欺负”是大人的一种解读。作为孩子本身呢,他们真的没想欺负他,只不过,按照他“轻快”的方式,对待这个孩子罢了。
“挨欺负”的孩子,本身就“不庄重”,他自己先到处骚扰别人的……你不管是口头上也好,行动上也好……身边的小朋友习惯了,也拿他的方式来回敬他罢了。
“沉静”气质的孩子呢,从来没有人来骚扰他,除了那些“轻快”气质的孩子。
那么,你等孩子大了,到了四五年级,每个班都会有一两个“受气包”,别人都欺负他,他也不敢回手。真的被欺负着的。
这种挨欺负的孩子,是怎么造成的呢?
是在一二年级,敏感期的时候,他的家长错误解读别的孩子的行为造成的。那个时候,孩子之间的骚扰,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能行为,他没有道德判断意义上的“欺负”。孩子都还不懂事,还没有“欺负人”的观念。
很多妈妈不明白这个道理。妈妈把孩子之间的本能交往,解读为“欺负”,那么好了,就采取行动。
这一采取行动,坏了:一方面,她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招惹人家!”孩子自己马上就感觉,自己低某某某一头;另一方面,她去找“欺负自己孩子的家长”,去找老师。
老去找,老去找,你说,老师怎么办?
只能在班级宣布:任何人不准欺负谁谁谁。这下好了,全班都知道这个孩子好欺负。
如果妈妈明白道理,不把孩子之间的行为解读为欺负,顺其自然,那么,这样的孩子将会有特别好的人缘儿,人见人爱那种。他的人际关系的亲和力极强。
如果这样的孩子,智力建构良好,具有对事务本质的洞察力,他必定会成为某一种类型的领袖:因为他善于跟人打交道么。圆了扁了,也无所谓,反正,大家向着正确方向努力就好。
所以呢,我们看到,一种气质,本身是无所谓“好”“坏”的。
同样是轻快气质的孩子,既可以成长为一个领袖,也可以成长为一个人人欺负的受气包。
这全看妈妈在孩子的敏感期,是不是处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