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爸说】1岁|学走路,培养安全意识 • 面对孩子摔跤,应对教育问题

文摘   2024-10-31 12:01   江苏  


面对孩子摔跤,应对教育问题



曾赞军



1
ONE

幼儿从大人的态度

感受事物的轻重


DARENDETAIDU


孩子本来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染色的过程,也是社会化的过程。

从最初的婴儿时期开始,他们就努力地向一切接触到的事物学习。

由于婴儿的知识经验还没有丰富到足以透过项目对比产生逻辑辨别能力,于是在初期阶段就表现为对一切信息囫囵吞枣,不加辨别地照单全收。

人类的语言、行为和态度的内在无不包含着丰富的信息,既然有信息就必然会对婴儿产生教育功能。

人类的大部分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都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通过教育学习取得的。

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暗示教育,只是有许多家长不知道而已。

在这里我以身边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例: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家长对待孩子摔跤或者受到轻微伤害时的反应。

当幼儿不慎摔倒,不管后果是否严重、孩子感觉疼不疼,有些父母就会立刻作出歇斯底里般的激烈反应——先是口中大声哀呼“要命啦!。。。。”同时跑过去抱起孩子又摸又揉,极力将自己的伤心与疼惜之情以最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以后大多是娇气爱哭爱耍赖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长大后容易形成心理敏感脆弱承受能力差,因为这种行为的背后有着一连串的因果关系。

人类的恐惧大部分时候是源自于想象力。

所谓“无知者无畏”,指的就是缺乏某些知识为基础的人就难以对某些行为所对应关联的逻辑性后果产生预见,由于对可怕后果的缺乏想象导致了无所畏惧的表现。

幼儿的脑海中不产生走到阳台边——摔下去——死亡这样的想象,所以不会害怕走到高楼的边缘。但是大人们会。

就以幼儿摔倒为例。

当孩子在学爬学步时,摔倒是难免的。最初几次的摔倒,就能够决定了日后的许多行为特征。

当孩子摔倒时,开始往往会哭,哭倒不是因为疼痛,而是对于突然摔倒这种感受太过陌生,受到一点惊吓。孩子自然会以哭声向大人发出求救信号。

在最初的时候,孩子只有很疼痛和不大疼痛这两种感受。如果太疼了自然会哭,否则他们不会想象到摔下去会有什么关联的可怕后果。

也就是说,对于摔倒这一结果,孩子的感受极其单纯,倒是大人们无法单纯地对待。

所以当孩子摔倒,有些大人的表现是惊慌失措紧张兮兮的(这是他们的想象力和习惯性反应造成的),这时候孩子就会从大人的惊慌和恐惧的神情中去“学习对摔倒这种事件的理解和行为模式”。

大人的反应向孩子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1、摔跤是恐怖的事情,以后摔跤了要象大人那样做出恐惧而激烈的反应;

2、摔跤是会让大人们大为紧张的,只要你摔倒并且做出激烈的反应,人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你的身上;

3、大人们的悲悯神情在暗示着孩子要做出相应级别的回应。不以相同级别的激烈反应就是与大人这种反应级别不搭调(涉及到人类另一种本能:弱者会主动迎合或配合强者的意志)。

就在孩子摔倒和大人抱起的一瞬间,许多影响深远的信息就在两者动作之间完成了传播教育和接收学习的互动过程。

假如我们观察细致一些,就会看到接下去更有趣的状况。

不久后当孩子再次摔跤,假如他们的身体并不太疼痛,他们的第一反应居然是趴在地上,先用眼神看看大人们的反应(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孩子在等待大人发出指令,他们有短暂的原地待命的过程。这时候大人的反应也是决定性的。)

如果没人看到或者大人们没有做出“你应该痛苦”的暗示,孩子就会自己静静地爬起来继续玩。

假如等待指令后看见大人果然如上次那样紧张兮兮悲天悯人地跑过来抱起她,她就会象配合演戏那样主动进入角色——马上哭了起来。

这时候的哭有多重含义:

1、上次摔跤大人们告诉我这是恐怖的事情,我这回应该要表现得象他们希望的那样;

2、我摔跤了大人就会很紧张我,被人关注的感觉真好,我要哭,免得他们觉得事情太小了不理我。

3、既然大人反应这么大,我要做出对等的配合反应,免得我无动于衷则反衬出他们傻乎乎的。

4、原来哭泣和展示自己的无能软弱可以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以上这些摔跤过程只要重复一定次数,心理暗示和接受暗示的过程也会随之在不断地强化直到形成习惯和凝固的行为方式

虽然幼儿的内心和头脑在起初都不会真的象我所分析的这样进行清晰有序的思考,但是人在听得懂语言之前就已经能够接受各种神态或语气的暗示(幼儿接受暗示的能力很强,也就是表现出学习能力很强)。

虽然清晰的逻辑思维还没有形成,但是朦胧的潜意识运作达到了同样的结果。

孩子不会细究摔倒后哭和不哭的理性与荒诞,只是在多次的模式训练刺激下(孩子摔跤——大人紧张——孩子被暗示要做出激烈反应)很快就会形成习惯。

幼儿的一切行为都容易形成习惯。

于是我们很容易推断接下去的事情:这种孩子以后摔倒就会大哭,自己不会坚强地爬起来,而是在等待大人把他们抱起——他们会认为站起来不是他们的事,也是不符合约定俗成的剧情,抱起他们是大人的责任,摔倒不自己爬起来是他们的本分角色,没有来抱起他们就是大人的失职。

这一切正是他们身边的大人替自己界定的角色行为——这种孩子后来变得爱哭和软弱,因为已经习惯用哭声去换取大人替自己解决问题,因为哭泣和软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表演。

在他们的世界,展示自己的软弱总是可以得到别人的代劳和帮助,软弱成为一种行为方式继而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心理定式——后来养成了孩子们不懂得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大人们主动负责了那些事情。孩子在以后碰到压力就会向大人求助而且心理逃避、推诿。

形成一种弱质人格。

以上是一种走向反面的模型推演,知道错误的方向方便我们找出正确道路。



2
TWO

正向处理幼儿摔倒


SHUAIJIAO


还是以“如何教孩子面对摔倒”为题,我谈谈自己对女儿的做法。

当孩子刚出生不久,我就和家里人(孩子每天要面对的主要成员是爸爸妈妈和奶奶三人)商讨家庭教育守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表现出神经质的大惊小怪。

因为孩子摔倒或者打破了什么物件所造成的实际影响微不足道,反而是大人们不慎重的激烈反应可能给孩子的心理和性情造成终身的影响。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从一开始就坚信这一点:孩子是从大人的态度上学习和感受事物的规则与行为尺度,也就是说,孩子是透过大人的眼睛来认识这个世界。

当女儿开始爬行或者学步,在每一个阶段来临之前,我会预先将她的活动范围进行安全检查,清理一些安全隐患。

比如说我将孩子学爬和学走的范围限定在客厅和主人房内,我会将客厅和房间家具电器等做出调整,让家具没有尖尖的直角,拿走可能会摔倒的玻璃器皿,封上低位的电源插座,拔掉墙上可能造成伤害的钉子,给地板铺上质量比较好的塑料泡沫板等等。

总之,做一切必要的细心准备。(不是为了让孩子不受任何伤害,而是为了避免后果严重的伤害。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承受一些伤痛和代价,但是每个父母都应当尽量避免让孩子在三岁之前付出一生无法承受的严重代价,比如伤残或者破相。)  

我是很注重对孩子的身体力量发育进行引导和训练的,经常陪她进行锻炼性的游戏。所以女儿翻身、坐起、爬行和学步都比较早。由于我在教育上紧守“慎乎始”的最高原则,所以很注意孩子的每一个“第一次”。

对于人生的许多“第一次”,做父母的不应当手忙脚乱地等到出现并且形成习惯定局之后才去思考改善对策,而要步步先机,未雨绸缪。

在心理上先大致知道这个月龄的孩子将会出现什么新的阶段,然后提前思索正确引导的方法,安之若素地等待某阶段的到来。

许多行为的第一次应对模式,对于孩子的认识以及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前面防范的早,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后面修正的痛苦。

改正一个人的既定习惯对于大人和孩子都是相当痛苦的,因为人一辈子都在和自己的某些坏习惯作抗争,大部分改正的企图都是以失败告终,明白其中难度的人自然应当在“慎乎始”上下功夫。

当我第一次看见女儿摔倒,我马上用平静的语气提醒她妈妈不要用比平时显得有波动的语气和神态(母亲对孩子比较容易激动,由于平时已经沟通过,她对这一点心理有准备),然后我们马上看着孩子,用微笑与鼓励的眼神,口中温和地鼓励她自己爬起来(当然她摔倒的瞬间我们已经看到她头部的落点,有泡沫地板肯定不会造成多大的疼痛感)。

小哲(女儿的小名)果然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摔倒了马上用眼神寻找父母,看看我们的表情和反应态度。只见她看了看我们,几秒钟后咧了咧嘴,干哭了两声。我们就用微笑的眼神看着她同时以温和鼓励的语气鼓励她自己爬起来继续玩。果然,她干哭了两声(才持续了几秒钟)就停下了(这表明她没有摔的多痛,咧嘴干哭只是一种自然反应。)。

她之所以停下不哭是因为从爸爸妈妈的眼神中明白到这种事情的处理方法:

1、爸爸妈妈不认为摔倒有什么好紧张的,也不值得哭; 

2、爸爸妈妈温和地鼓励我,没有责怪我,摔倒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错误;

3、自己摔倒了只是平时生活中诸多事情的一种,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是我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不会干预,我要自己解决;

4、以后这样的事也没有么好哭的,自己爬起来继续玩就是了。

这实在不是大不了的事。

等女儿起来后,我们轻轻地赞许一句,马上就将她的注意力重新带入游戏或玩具中,她也就忘记了刚才的摔倒。

一个对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的瞬间就这样应对过去了。

如此多次过后,由于我们每一次都完全同样用不动声色的办法,只是温和地鼓励和轻轻地赞许,女儿很快就对摔跤变得坚强。

现在无论我们在不在身边,她自己摔跤了也会二话没说自己爬起来(如果真的摔的很痛,她会咧咧嘴或哇哇几声,就过去了)继续玩。

直到这两天,我们发现她自己撞墙了都若无其事。

我仔细观察过她,当她第一次头撞柜子的木板后,她先懵了几秒钟,然后就表现出巨大的探索的热情,居然再次用头顶慢慢地主动去撞同样的地方,甚至一次又一次,慢慢地加点力。

这些时候我都是默默无言地从旁观察,不作任何的帮助或阻止(家长不阻止对孩子而言就是一种态度)。

看见她表现出这股探索的热情和干劲,我内心非常高兴!

事实上我对这些片段的应对方法和操作尺度,就是在对孩子的性格或者某些重要的精神进行着引导。

要知道做什么和不做什么都代表着一种方法一种态度。父母应该多用无声的力量去达到教育的目的。

就这样,我们从一开始始终用温和平静的语气对待孩子,用表情和神态去给孩子界定许多行为的含义和尺度。

因为我相信孩子一直通过我的眼神去认识世界,我在用无声的力量规划着孩子的行为模式,这背后蕴含的一系列规则引导一个新生命慢慢形成自己的性格,而性格正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说到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态度,我的妈妈也就是女儿的老奶奶让我费了不少神。老人家有些一生的习惯是很难改的,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统一战线非常重要。一个环节不注意往往导致全功尽弃,所以我尽了很大的努力。)

现在我的女儿不到八个月大,许多成长的指标都比较出色。所有见过她的亲戚朋友都对她的乖巧和自觉性感到惊讶,大家都说,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居然看不到任何不好的习气。

小哲不会胡闹蛮缠,并且有着一股自觉、坚韧的气质;在她的身上,我看见一种良好的品质正在形成。面对别人的疑问,我只能说是教育的结果。

因为当我们知道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就可以尽量在源头上下功夫。

思路是很简单的,操作起来需要持续和缜密。



3
THREE

因果相生,从因上去影响


YINGUOXIANGSHENG


以上虽然以如何面对孩子摔倒为例子,可是仍然围绕这一篇的主题:

孩子从大人的态度感受事物的轻重。

因果是相生的,当你知道了“果”,就能够尝试着从控制“因”入手去影响。

孩子看着你的眼神,你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表现去实现后面的一系列教育动机。理解了这一原理,也就不难理解教育的精髓所在。

每一个真正爱孩子真正愿意对孩子负责的父母都应该赶快好好学习教育知识,好好地思考适合自己的方法。

家长现在的认识和行动是“因”,孩子的未来就是这些“因”导致的“果”。

所以,当我们听到许多父母在抱怨独生子女如何脆弱如何低能,我总是相信他们孩子的不幸与无能大多数拜家长所赐(因此论及教育首先应当是对父母们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如何正确地对自己的孩子负责)。

人的任何性格品质,几乎都可以在童年的环境中找到对应的成因。

如果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你今天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并非无缘无故的。因为科学知识的指引解释让这些心理轨迹和行为成长的脉络铁板钉钉无所遁形。

爱护孩子的父母们——对于这一些,您思考过了吗?

END



花果山行
深耕家庭教育十五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