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爸说】在现有分数基础上高考再多拿100分!(一)

文摘   2024-12-09 14:02   江苏  





















































利用高考锻炼大脑容受能力(一) 
















































高三-宇:

本次期中总分622,赋分641,海淀区排区间800左右,其中语文119(有点水分),数学129,英语134,物理73,赋分85,化学85,赋分85,地理84,赋分91,总体考的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也比上个学期强得多。

宇的成绩不错。

你们知道,大申前年九月份的开学考的成绩478分,如果拿到高考来排名,在北京市排多少名吗?

三万名!

北京市去年一共只有4万4千个学生参加高考。完了,大申的高考成绩,北京市的排名是多少吗?

不到三千名。

十个月的时间,从三万,进到了三千!就这样的一个进步速度......

不止如此,赶到了去年的六月初,大申跟申爸说:“老爸,只要再考一次,我肯定能提高15分!”大申已经有了这样的信心。

每个月一次月考,如果再能给大申三个月,来三次月考的话,多拿45分,大申的成绩就妥妥地能进北清了。

我们看的是什么,在高三?

我们看的是进步的速度不但要速度快,进步的速度快,加速度也要是正的,也要很大。

你们学物理的同学都知道,一个物体,你不用在乎它的起始速度有多大,只要这个物体上持续的受力大,加速度就大,加速度大,就是速度的增长就快,足够大的位移是一个完全稳定可期的物理量。

你们仔细咂摸咂摸大申的话,“只要再考一次,我肯定能多得15分!”大申的那个“加速度”有多大。

你们也都有自己切身的体验,从478分,多得15分到493分,很容易;但是,从637分,多得15分到652分,就比较难;从677分,多得15分到692分呢?就更难了。

对于大申来讲,他的主管感受是什么?

我才不管478分到493分,还是677分到682分呢!我只知道,“再模考一次,给我一个月,我铁定能多考出15分来”!

总分是固定的,天花板是限死的,越接近天花板,提升同样位移,越困难。这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大申的主观感受,完全不是这样。

注意哈,对于宇来讲,不止是宇,对于你们高三所有同学来讲,你们要做的,要关注的:

不是你现在“多少名”,更不是“这次考试进了还是退了”.....这些事情都没关系。真正重要的是,你要确保你的动力还在,加速度还在

宇的要关注的,不是“这次考试是班一还是校一”,海淀排名是800还是80......这些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你感觉到你身上雄浑的动力了吗?那么,接下来,问题就来了:这个动力是什么?怎么拿到手?

如果,时间要是能够穿越,你能穿越回两年前的双十一那一天的话,你会发现,大申在那一天,还没有开始捋一轮册子!

你看么,大申的这条增长曲线:


前年11月11号,高三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刚考完的时候,大申的分数是多少?才534分么。就这么个分数,大申能考哪儿啊。

那大申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分数,七个月之后,再增长100分呢?

事实是,七个月之后,大申自己的分数,涨了103分么!

注意哈,你们高三的同学,要学会“设身处地”。你穿越回两年前的今天,你换位思考,就是你今天的状况么:明年六月十号就要高考了,你怎么在你这次期中考分数的基础上,再多拿100分!

具体到宇来讲,就是这样的:

这次期中,宇得了多少分?621分;多得100分,是多少分?721分。宇要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明年的六月七号,宇怎么拿到721分。就是这个问题么。设身处地,认真地想,真正要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你们好多高三的同学,这才如梦方醒,惊了:“啊?这也行?”这怎么不行?“不是,申爸。这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怎么能这么想呢?”很多同学心里争辩道。

怎么就不能这么想呢?

两年前,已经有一个叫大申的同学,这么想了,并且,最关键的是,他已经做到了!人家做都做到了,你连想都不敢想,你怎么那么废物?嗯,申爸问你们?

721分有没有人得到?有。他是不是人?你是不是?他是你也是,你怎么就不能得721分?“可是.......”对了,你的疑问是正确的:“我怎么才能拿到这个721呢?”

如果,假设,大申没有给你们蹚出路,走出一条你也肯定能走,并且指定走得通的路,要想在短短的7个月的时间里,把分数从621,提升到721,那是天方夜谭。根本不靠谱的事儿,没人去想。

但是……路已经在那里了!你们要知道,你们要明白:退回到前年的这个时候,大申还没有开始捋一轮册子!你们的那个一轮册子的才是大申探索出来,最后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把分数戏剧性地提升了100分的关键!

申爸查了一下当时的记录,大申是在2021年11月18号星期四那一天,放学之后,才开始捋的。当时,没有任何经验么,大申是从物理开始捋起来的。

申爸给你们再看一幅图,从这幅图中,你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这个“捋”,威力有多大:

先看明白这幅图:这是大申整个高中,期中期末这种大考在班级排名的示意图。

每一条绿线,代表一次考试,大申在班级的排名位置。有三条黑色纵线,区隔出了高一高二和高三。高三因为有十次大考,所以有十条绿线代表十次月考加上高考。最后一条绿线代表大申在高考中的排名位置。

大家注意看“第一次突跳”左边的第三条绿线,它代表的,就是你们刚刚考完的这次考试的排名。那个时候,大申还处于班级的劣等生行列,劣等生中的优等生这个样子。

然后,经过了三个月,淡纵线右边的那条绿线看到了吗?这代表大申在三月份开学考的那次考试。从劣等生,一跃进入了中等生的行列!

就这种跳升,你给任何一个有经验的高三带班老师,他都不可能相信。但这是事实!

这个变化有多大?你想啊,你们这些高三同学:你上次考试,还排在班级的31名,经过一个寒假,开学再考,你直接就跳去第13名了!就这么大!

你们都是高三学生,都在一个班级里面,这种跳升,在你们的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吗?

想想你自己。不可能!

可是,这就在大申身上发生了,你咋滴?关键问题是,大申他取得了这个成绩,他还不是“某一次撞了大运,下一次考试,就又打回原形”。你们看接下来的几次考试,他跳上来,就站住了!他可不是心电图一样的考试成绩,上上下下来回那儿乱跳,一直保持均值不变的那种。

那么,大申取得里如此了得的成绩,关键在哪里?

就是捋你们那九本一轮册子。

那个时候,疫情,大申在家上网课。你们现在,妈妈每天的40分钟,你们都吱吱扭扭,不乐意给。

大申在当时,每天稳定的是六个小时的实操啊!分三节课上,每节课两个小时。

你看看你们,在申爸眼里,你们跟大申的差距,肉眼可见。有一回,大申为了尽快结束实操,好玩游戏,把两节课并成了一节上:连续四个小时的时间,就是一直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数学一轮,捋,从头到尾;数学捋完了,自己摸出物理捋,也捋完了,自己再拿出语文一轮,在那里继续琢磨阅读理解题。

持续四个小时啊,没喝一口水,没去一次厕所。

你们都体验过,高效地捋题,会有多累,多困难!

申爸就不明白,你们是怎么回事:就捋那么四五十分钟,就满世界到处喊累,喊得好像世界末日一样的。大申那是连续240分钟啊!就是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一手扳着脚指头,一手翻着书页;就是那样,一直那样,静静地扳指头,翻书页,思考......一声不吭。

四个小时下来,大申的脸累得都灰了。青灰色的脸,从沙发上站起来,身子一摇晃,差点摔倒。

这种身体和意志的极限承压能力,申爸看你们一堆捆起来,都不行。就那么几十分钟,累什么累啊?喊得恨不得满世界都知道。

累了就去休息,喊什么喊?

你们都是高三学生,你们也都有切身的体验,你自己想想,如果你能够聚精会神,连续四个小时,一动不动,静静地把整个的数学一轮,物理一轮全都高效率一遍不算,还有时间去琢磨语文的阅读理解,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你没把握把成绩提升15分,你管干嘛吃的?





扫码进群

欢迎加入花果山





花果山行
深耕家庭教育十五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