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研新动向
✦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landscape deciphers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subtypes and intra-tumoral heterogeneity
Nature Cancer
<2024年11月14日>
研
究
背
景
研究设计
1. 样本采集
收集10例未经治疗的ONB患者肿瘤样本及1例正常嗅觉粘膜样本(OM2)。
使用10x Genomics平台对96,325个单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
2. 数据预处理
质控:过滤低质量细胞,保留基因表达数>200和UMI计数>500的细胞。 降维与聚类: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UMAP进行降维,采用图形化聚类识别细胞簇。
3. 肿瘤细胞鉴定
使用推断的拷贝数变异(CNV)评估恶性潜力,将肿瘤上皮细胞与正常样本中的非恶性细胞区分。
4. 肿瘤亚型分类
应用非负矩阵分解(NMF)从10例ONB样本中提取表达程序,聚类生成meta-program模块,注释为神经型(Neural)、基底型(Basal)和间质型(Mesenchymal)。
5. 肿瘤微环境分析
对免疫细胞、基质细胞和恶性细胞进行重新聚类,探讨细胞亚群的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分布。
采用GSVA和CellPhoneDB分析细胞间的信号通路及功能富集。
6. 功能验证
使用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验证肿瘤亚型的药物敏感性。
通过免疫组化(IHC)检测NBM分类标志物的表达水平,评估分类在临床中的适用性。
7. 数据分析
差异表达分析(DEG):比较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
Pseudotime分析:重建正常嗅觉细胞到恶性细胞的分化轨迹,解析肿瘤的发病机制。
核心结果
1:单细胞转录组图谱
Fig. 1a: 研究共采集10例ONB样本和1例正常OM样本,单细胞转录组测序覆盖96,325个细胞,其中ONB细胞85,452个,OM细胞10,873个。 Fig. 1b: UMAP分析分为11个细胞簇,包括7种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NK细胞),3种基质细胞和1种上皮细胞。 Fig. 1c: 恶性上皮细胞(24,641个)分为7个亚群,其他细胞类型(如T/NK细胞和巨噬细胞)进一步细分。 Fig. 1d: 恶性上皮细胞具有最高的基因表达量(平均2,300个基因),细胞群体间基因表达差异显著。
Fig. 2a: 恶性上皮细胞分为7个亚群(C1-C7),空间分布显示显著异质性,其中C1和C2为神经型,C3为基底型,C4-C6为间质型,C7与纤毛相关。 Fig. 2b: 神经型细胞富集CHGB和NEUROD1,基底型细胞富集MKI67和UBE2C。 Fig. 2c: 非负矩阵分解(NMF)提取40个表达程序,聚类为5个模块,揭示神经型、基底型及间质型的独特表达特征。 Fig. 2d: 神经型模块关联嗅觉发育和神经发生,基底型模块关联细胞周期,间质型模块富集TGF-β信号和EMT通路。 Fig. 2e: 模块评分显示神经型、基底型和间质型在恶性亚群中有显著差异。 Fig. 2f: 恶性上皮细胞的7个亚群根据特征分为神经型、基底型、间质型及纤毛相关亚群。 Fig. 2g: 高Hyams分级(III-IV)肿瘤中基底型细胞比例更高(P < 0.01)。 Fig. 2h: 神经型细胞富集神经发育途径,基底型细胞富集细胞周期,间质型细胞关联EMT、血管生成和炎症信号。
3: NBM分类及临床意义
Fig. 3a: NBM分类系统通过三元图显示神经型、基底型和间质型的分布,部分样本混合表达多个特征,少数为单一亚型。 Fig. 3b: bulk RNA-seq数据中,23名患者的肿瘤按NBM分类分为神经型(CHGB高表达)、基底型(Ki-67高表达)和间质型(CTGF高表达)。 Fig. 3c: IHC验证显示Ki-67、CHG和CTGF分别标志基底型、神经型和间质型患者。 Fig. 3d: 基于IHC的分型显示,30例患者按NBM分类的一致性达100%。 Fig. 3e: Hyams分级显示,基底型肿瘤分级显著更高(P = 0.002)。 Fig. 3f: 无病生存率分析表明,间质型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最高(P = 0.024)。
4: 肿瘤细胞的起源
5: 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T细胞特征
Fig. 5a: T/NK细胞的UMAP聚类显示5个CD8+亚群、5个CD4+亚群和2个NK亚群,其中CD8+ T细胞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 Fig. 5b: 热图显示耗竭性CD8+ T细胞(PDCD1高表达)在ONB中显著富集。 Fig. 5c: CD8+细胞分化轨迹揭示效应细胞(GZMH高表达)向耗竭细胞(PDCD1和LAG3高表达)转变。 Fig. 5d: CD8+细胞的功能评分显示,基底型肿瘤中细胞周期和耗竭特征显著(P < 0.01)。 Fig. 5e: CD4+细胞分化轨迹显示从初始细胞向Treg和TFH细胞的分化路径。 Fig. 5f: Treg细胞显示CTLA4和FOXP3高表达,为肿瘤免疫抑制的关键成分。 Fig. 5g: 细胞功能评分表明,基底型患者可能更适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
6: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异质性
Fig. 6a: UMAP聚类显示巨噬细胞的5个主要亚群(Macro-C1QA、Macro-CD163等),SPP1亚群与肿瘤促血管生成相关。 Fig. 6b: TAM中Macro-SPP1亚群在低氧和基质重塑相关通路中显著富集(P < 0.01)。
7: 肿瘤微环境的细胞互作
Fig. 7a: CellPhoneDB分析显示间质型肿瘤细胞通过TGF-β信号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最显著。 Fig. 7b: 信号通路分析表明,EMT和血管生成在间质型肿瘤中占主导地位。
8: 药物敏感性和治疗策略
Fig. 8a: PDX模型显示间质型肿瘤对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敏感,基底型肿瘤对细胞周期抑制剂Doxorubicin敏感。 Fig. 8b: 联合治疗(放疗+Endostatin)对间质型肿瘤的抑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放疗(P < 0.01)。
小
结
1. 肿瘤亚型分类
ONB被分为三种主要亚型:神经型(Neural)、基底型(Basal)和间质型(Mesenchymal)。
基底型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间质型与EMT和血管生成相关,神经型与嗅觉发育和神经发生相关。
2. 肿瘤内部异质性
恶性上皮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分子异质性,7个亚群对应不同的分子特征和功能路径。
基底型细胞比例与高Hyams分级(III-IV)显著相关。
3. 肿瘤微环境特征
TME中免疫细胞(如CD8+耗竭T细胞)和巨噬细胞(Macro-SPP1亚群)显著富集,与肿瘤促进相关。
间质型肿瘤细胞通过TGF-β和VEGF信号与TME的巨噬细胞显著互作。
4. 肿瘤细胞起源
神经型肿瘤细胞来源于嗅觉神经前体细胞,基底型来源于球状基底细胞(GBCs),间质型来源于支持细胞谱系。
5. 差异基因与功能分析
肿瘤细胞高表达TUBB3(与耐药性相关)、HES6等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基因。
GSVA分析显示,不同亚型分别富集神经发育、细胞周期及基质重塑功能通路。
6. 临床意义与验证
基于NBM分类的IHC标志物(Ki-67、CHG和CTGF)在临床上验证了分类的可操作性。
无病生存率显示间质型患者预后最佳(P = 0.024)。
7. 药物敏感性研究
PDX模型验证显示基底型对细胞周期药物(Doxorubicin)敏感,间质型对抗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tin)敏感。
联合治疗(放疗+Endostatin)显著提高间质型肿瘤的抑制效果(P < 0.01)。
-END-
文字丨本人点滴积累,如有补充,下方留言即可
(后台回复“241115”即可获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