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妻子带着顽儿上公园了。我偶然翻出那把紫砂壶,不免一阵久违后的惊喜。泡上一壶新茶,摩挲着新著《编辑家茅盾评传》,我忽然感到,偷偷摸摸喝茶,不亦快哉。
这把紫砂壶是1991年茅盾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纪念品、雕刻着“茅盾诞辰95周年纪念”的字样。壶并不贵重,我却视为珍宝,因为它古朴的风韵,更因为它的来历。
此前,我只在电影电视中观赏过他人用紫砂壶抿茶的风雅,这时可以实际地模仿文人雅士,自然喜不自禁。但读完会议同时赠送的十余本近年来的茅盾研究专著,我又分明感到茶是苦涩的,用紫砂壶泡,并不冲淡相反加浓那淡淡的苦涩:因为没有一本研究分析编辑家茅盾的书;因为会上会下热烈讨论的只是小说家、文学批评家的茅盾。
茅盾
此后的两三年里,我的业余生活都泡在茅盾著作、茅盾研究著作里。当然,读书写作之时,不忘请那壶伴随。清香弥漫,轻烟缕缕,借此可构筑研究茅盾的学术心理氛围。更何况孩子尚未出生,出生后也只想喝奶,不知喝茶,我可以任意地把壶放在散乱的书桌上。
《编辑家茅盾评传》
孩子比书长得快。写到后半部分,孩子已会吵闹、顽皮,见我喝茶,也嚷着、闹着要取而代之。无奈之中,我只好将壶秘藏至今。
喝过苦茶,又想让它苦去甜来,所以写书用力甚勤,简直倾注了到此为止的全部精神积蓄,终于赢得了茅盾研究权威叶子铭先生的评价:“有不少章节确实写得颇有新意,能发人所未发,可谓是一部既有较高学术价值又有可读性的著作。”“这不仅是国内茅盾研究领域里以崭新的视角撰写的第一部编辑家茅盾评传,而且它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作用”。
《编辑家茅盾评传》
叶子铭先生的长序是难得的,初读之时,我也曾喜滋滋的。但随着更多地读及茅盾同时代人的有关材料,随着责任编辑驱使下一次又一次、越来越细抠的校对,我便越来越感到:以我目前的年龄和学力,要去传述一个纵横驰骋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老人,尽管只雕刻他编辑家的一个侧面,还是很难很难。
较全面、细致地整理茅盾的出版评论,曾是我的写作初衷。但直到交稿最后的一刻,我都没有冥思苦想出一个方案,使茅盾生动活泼的出版评论实践从我那板滞、枯涩的文辞中跳出来,以至第三编出版评论与前两编报刊编辑、图书编辑从行文到章节结构都不尽协调一致。待我理清茅盾在五四时期因评论《创造》月刊与郭沫若滋生的恩恩怨怨,是非曲直,黑字早印上白纸了。 《书城》主编倪墨炎先生读拙书后赞誉“写得很好,我读了一半,很受教益”。我便谈及如果早知道这一长篇掌故,第三编就不会是目前的样子。他倒安慰我,重印时可再修订。呜呼,重印谈何容易。
茅盾之所以成为茅盾,首先得力于少年老成地改革了《小说月报》。以往的茅盾研究者对此没有细究,我便执意想从中理出个子丑寅卯。全书13章23万宇,光这一章就写了2万多字。看到明显胀出紧急刹车后,还为一些没有用上的材料,没有展开的观点恋恋不舍。是否准确清晰地层示了茅盾成功改革《小说月报》的前因后果、招术路数,我真难以肯定。面对这编辑家茅盾研究的拦路虎,我甚至产生了不应有的疑惑与幻象:这人文景观是一个成功之谜,后入如想科学地条分缕析,本身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小说月报》1924年第15卷号外
紫砂壶里的茶依然苦涩。尽管我也曾向往那清澈的茶水甜美。我想,书最终写得不如最初的理想,是否就因为后来不用那把紫砂壶。断了那缕轻烟,便断了那份香火;少了那泓清水,便竭了那股血脉;隐匿了那把紫砂壶,便没了茅公的保佑与光照。
(最初发表于1995年8月9日《读书生活报》,后收入《编辑家茅盾评传》2006年再版本,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往期推荐
【责任编辑:张迎春】
作者简介
李频,1962年生,湖南新化县人。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编辑出版理论、期刊史论、出版专业阅读理论等。主要著作有《龙世辉的编辑生涯》《编辑家茅盾评传》《期刊策划导论》《大众期刊运作》《出版:人学絮语》《中国期刊史(第4卷,1978~2015)》《期刊:连续出版的逻辑》等;主编《茅盾研究和我》《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NO.1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中国期刊发展报告:NO.2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共和国期刊60年》《弘征:人与书》等。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轻按二维码,关注六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