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为中心:略论甲骨文的当下传播(二)

文摘   2024-12-16 06:00   湖北  


三、以青年为对象的活化运用

当我们讨论一种传统文化如何在当下传播时,我们经常强调一个词:活化。活化的活,既有活力之意,也有生活之意。由此而言,甲骨文的活化路径,也具有两种含义。一是让甲骨文跳出主要囿于学者圈层的局限,覆盖更多的人群进而展现出更大活力;二是让甲骨文跳出被视为一种知识或研究对象的局限,尽可能与当下接轨,融入日常生活。

《只此青绿》剧照

就第一种含义来说,甲骨文活化路径中的“活力”体现,首要就是能被最广大的人群看到,也就是“互见”。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的关系时,提出了“文明互鉴”的构想。甲骨文作为中国文明的代表,自然也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互鉴的一个重要抓手。但在真正的文明“互鉴”之前,甲骨文需要先被国内外的大众鲜活感知,也即需要能够被“互见”,然后才是深层次交流之上的“互鉴”。先实现“互见”,是融媒时代甲骨文传承和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当前的媒介环境和受众人群中,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对象进行传播和传承方式的设计与操作,依然是最为主要的元素。要想通过吸引青年群体实现甲骨文的活力再现,那么就必须思考什么类型或者内容,是当前的青年群体最关注或者最喜欢的传播方式。2022年1月31日的除夕之夜,舞蹈《只此青绿》在春晚上惊艳亮相,让《千里江山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时之间类似的同题文创或青绿产品等如雨后春笋涌现。2023年7月,歌手刀郎创作的一张以聊斋为主题概念的音乐专辑《山歌寥哉》发行,火遍全网,不但引发了重新阅读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热潮,顺带着让蒲松龄的老家也成了网红打卡地。诸如此类的例子,都可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大活力的案例。这些案例背后的走红路径,无一例外都是由青年人群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互相推介形成热潮,进而成为全民关注的文化现象。由此来说,甲骨文的活化也需要在“活力”的意义上,尽可能的让广大青年人群发现并参与,进而带动更多的其他人群得以对甲骨文“互见”。

《黑神话·悟空》封面

就第二种含义来说,甲骨文活化的“生活”维度,主要是指一种文明跨越时空落地之时,必须有一种活生生的现实连接物用以承接,才能更好的让传播对象以常态生活的方式被广为感知。《只此青绿》的舞蹈,《罗刹海市》的歌声,《黑神话:悟空》的游戏背景,都是这种具体可感的连接物。但这种连接物在百年以来甲骨文的传播中是较为缺乏的。甲骨文从发现进而形成甲骨学的百年历程,大致经历了学问化、学术化、学科化和学派化的四个阶段。学问化阶段,甲骨文被少数专家学者所研究和探讨,侧重于对甲骨文的解读和认识,以及对甲骨文所记载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探索。学术化阶段,学者们开始运用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解读甲骨文,甲骨学的研究也开始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在学科化阶段,甲骨学的研究体系更加完善,研究方法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历史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外,还引入了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具备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科特征。在学派化阶段,随着甲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为甲骨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思考方式。通过简单梳理就会发现,无论是作为学问、学术、学科抑或学派的甲骨文,在面对当下想完成的大众传播任务之时,都缺乏较好的具体可感型生活连接物。大众的接受并参与传播,是甲骨文发展更广阔的土壤。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来向公众介绍甲骨学的知识和研究成果;通过出版书籍、发表论文等方式来扩大甲骨学的影响力;或者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来传播甲骨学的知识和文化,都是一种具体的感知方式。但这种感知,基本还属于狭义的甲骨知识传输层面。对于如何与大众进行连接这个问题,“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策划展示了多样化的尝试,分发甲骨文春联、编制甲骨文体操、举办甲骨文活动等,都有效地拉近了大众与这种悠远文化的距离。但从一种更高的标准来看,目前的大众化尝试基本处于群体传播的范围,还未产生出类似于《只此青绿》这样拥有大众传播层面的文化爆品,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甲骨文的传播热度。这种情况之下,如何借鉴同类文化产品的成功经验,比如通过借力封神榜的系列故事,借助电影、动画、游戏等其他通道,尽可能嵌入甲骨文的元素,形成可持续被感知和被开发的大众连接物,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四、以青年为指向的文化诉求

“了不起的甲骨文”栏目设立之初,就确定了明确的推广诉求,即让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这种诉求的前提,是因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殷墟是甲骨文的故乡。如果说“中原文旅新名片”相对而言是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定位,那么“中华文化新地标”就是一种更为内涵化的终极文化诉求。换言之,让甲骨文以及其所代表的文明成为中华文化的精神原乡,让广大华人借助甲骨文认知“老家河南”的真正内涵,才是甲骨文传播的最终目标。因此,以青年为指向打造“心灵上的甲骨文”这一文化诉求,正是本部分拟论及的内容。

李济《安阳》封面

“心灵上的甲骨文”,是相对于“地理上的甲骨文”而言的一个概念。自一百年前甲骨文大规模在安阳小屯村的殷墟被发掘之后,安阳就成了甲骨文的故乡。这个故乡最初是一种地理意义,也就是安阳代表着甲骨文的出土地。但随着对甲骨文解读和认知的深入,甲骨文负载的历史日益凸显,这个时候的“安阳”二字,就越来越多地被注入了一种文化内涵。当李济以《安阳》来命名他的甲骨文研究专著时,当郭沫若说安阳“一片甲骨惊世界,蕞尔一邑震寰宇”时,都不再只局限于地理意义了,而是更强调安阳具有的“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这种文化元素。同样,当我们今天提出要把甲骨文打造为“中华文化新地标”时,也就要求在甲骨文已经广为人知的文化元素之外,进一步打造出甲骨文的精神意蕴。也就是说,以地理上的甲骨文为基础,以文化上的甲骨文为主干,以心灵上的甲骨文为诉求,构成了意识形态层面甲骨文传播的完整链条。 

 要完成甲骨文从地理上到心灵上的转化,同样离不开青年群体。就青年群体的心理而言,当前的甲骨文传播需要关注到青年群体常用的一个词:松弛感。松弛感是一个多维概念,既涉及身体层面也涉及心理层面。而当今青年语境下的松弛感,更侧重心理层面的描述,指在生活和工作内卷化的情况下,一种淡定从容的处事态度和生活方式。甲骨文要想达到“中华文化新地标”的传播诉求,就必须要让青年群体在其中感受到一种松弛感的接受。李子柒的视频中展现出的田园生活松弛之美,不但使其获得了广大青年的追捧,同时也成功以国际通用语言的形式获得海外友人的心理认同。因此,甲骨文的传播也需要更多以一种“松弛”的态度,完成走向大众也应走出严肃的书斋,。河南日报“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策划呈现松弛感,其甲骨文漫画、甲骨文小课堂、甲骨文故事等,都是在用一种口语甚至调侃的表达方式,贴近并贴合着青年群体的心理旨趣。事实上,这种传播思维也被证明是有效的,自带松弛感的甲骨文一旦以一种文化新风尚进入青年群体的心灵深处,就必然会生生不息,形成最深的精神认同。

鲁迅肖像(木刻版画)

1934年4月19日,鲁迅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信谈到木刻版画题材,曾顺带谈及文学:“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对甲骨文的传承来说也同样如此。上述讨论没有提及甲骨文的国际传播问题,一方面是现在甲骨文的国内传播还并未饱和,“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起了一个精彩的开头,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另一方面是任何文化和文明的海外传播,前提是其必须先内化为民族的心灵文化。代表美国价值观的好莱坞电影也好,代表日韩文化元素的动漫和韩剧也好,都是先获得了国内受众大范围的认可和接受,同时代表着大多数本国人的心灵认知,然后才以独特的民族地方色彩传输出去,进而“成为世界的”和“为别国所注意”。前文所言从地理上的甲骨文到中华民族心灵上的甲骨文,也是就此意义来说的。

总而言之,今天我们传播的甲骨文,不仅是安阳的而且是中国的甲骨文,不仅是学者的而且是全体国人的甲骨文,不仅是商代的而且是今天的甲骨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论断所指出的,让经由“第二个结合”而得到更广大弘扬的甲骨文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并在世界文明的互鉴中讲好甲骨故事,就构成了甲骨文传播的现实路径和终极目标。就此而言,“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专题的推出,表面上是一场中原本土文化的传播和文旅打造,实质上则是在更深的层面思考一种悠远文明如何传播与传承的问题。这种探索,也回答了在自媒体和碎片化的时代,体制报业如何深度参与古老文明的重述和如何建构新时代的精神原乡的问题,从而更呈现出一种典范的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原文刊发于《新闻爱好者》2024年11期)



作者往期推荐

【责任编辑:张迎春】


作者简介


王鹏飞,博士、教授。现供职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博士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出版史和新媒体研究。主要论著有《孤岛文学期刊研究》《中国出版家·沈知方》《中国出版家·张静庐》《海派文学》(合著)、《出版学》等,编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萧红卷、师陀卷、萧军骆宾基卷等。兼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等。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轻按二维码,关注六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