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年为中心:略论甲骨文的当下传播

文摘   2024-12-02 06:00   湖北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自从十九世纪末被发现之后,就开启了中华上古文明的新篇章。不但验证了三千年前的商代历史,也已经成为了中华文明源头的表征。百余年来,甲骨文的传承一直未断,但主要活跃在学者研究的层面。无论是王国维首倡的“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还是郭沫若率先把甲骨文的卜辞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结合起来,都已成为现代学术史上的经典范式。那么,在当前的数字融媒时代,甲骨文能否溢出学术群体进而在大众层面获得更广的传播呢?这就构成了甲骨文发现一百年之后需要思考的另一个问题。

 

殷墟博物馆


 

一、典范之作:“了不起的甲骨文”



当前来讨论甲骨文在大众层面的传播,除了要面对数字媒介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媒介变革大背景,还必须思考一个思想大背景,就是“第二个结合”的提出。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论断。“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而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在这种思想背景之下,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甲骨文在当下的传承与传播问题,就成为具体而微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传播的问题,从而具有国家层面的意义。就此而言,河南日报社推出的系列策划“了不起的甲骨文”,就成为一个顺势而为的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典范之作。


说“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报道是一个传统文化当代传播的典范之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一是内容的广博。自2024年初推出迄今已经四十余期的内容,其中包括“甲骨文百人谈”“甲骨名人堂”等学理栏目,与清华大学联合推出“清华的甲骨文情缘”名家访谈系列,与河南省社科院联合推出的特别策划《“甲”设》,举办“了不起的甲骨文”主题报道新闻传播工作座谈会,以及推出智库报告《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等主打学理的内容。大众化的趣味科普、社会新闻报道、日常动态活动等,综合来看,涵盖了百余年来甲骨文发展的方方面面,不啻一副简化普及版的甲骨学手册。二是融媒的使用。作为报业领军机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媒体的运用方面自是本色当行,“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也不例外。除了在河南日报纸媒上每周三第五版固定推出“了不起的甲骨文”特刊,同时依托集团所属的顶端新闻平台上线“了不起的甲骨文”顶端新闻频道,运用智媒数字技术、推荐算法和创作者运营模式等,集纳“了不起的甲骨文”全媒体产品,设置甲骨文周刊、甲骨文学堂、甲骨文创意等模块,覆盖了学习、创意、资讯等多个领域。三是形式的活泼。在系列的甲骨文推广之中,河南报业并没有仅做文字功夫,同时非常注重甲骨文的现实活化。比如农历小年举办“老家河南‘字敬’世界”创意活动,在郑州地铁1号线推出甲骨文主题列车,在地铁站设置甲骨文百家姓互动体验区,开展甲骨文主题快闪、甲骨文春联派送,甲骨文的老家安阳创制了小学生的甲骨文体操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甲骨文这一千年古文字与现代人群的距离。四是国际的视野。甲骨文是中国的,但甲骨文的影响和意义是世界的。“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策划自发布始,就透过英文网站、客户端及推特、Facebook等发布多语种产品1000余条,提高海外能见度;举办“爱河南·中原行——外国友人豫见了不起的甲骨文”等活动,邀请海外友人实地体验,选派记者走进卢森堡街头畅聊甲骨文等,一直进行着国际化传播的努力和尝试。


《河南日报》“了不起的甲骨文”版面


就以上简要叙述来看,在当下甲骨文的传承与传播中,类似“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报道这样以融媒视野对近乎历史绝响的甲骨文进行了如此全方位的推出,在广度、深度与到达度方面都有精彩呈现的,可以说罕有其匹,称之为典范自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此以“了不起的甲骨文”系列为讨论契机,对于今后的甲骨文传播,我想以青年群体为核心进行三点阐发,即以青年为途径的大众分享、以青年为对象的活化运用、以青年为指向的文化诉求。


二、以青年为途径的大众分享


把青年群体作为甲骨文传播链条中的核心要素,主要基于两个考量。一是青年群体拥有领先的网络媒体素养。作为网络后喻时代的典型代表,当前的青年群体主要成长于自带赋权功能的新媒体环境之下,他们更懂得如何借助数字媒介对自己的内容进行包装和整合,懂得如何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地传递和到达。二是更重要的一点,青年人拥有更自发的分享意识。相较于上一代的中老年群体,青年人群普遍有一种禁忌更小和欲望更强的分享意识。日常的开心也好,悲伤也罢,只要有了一点想法,随手写出或者拍照然后直接在熟悉的自媒体平台转发,进而寻求以网络为链接通道的同类人群遥相呼应,成为当前青年信息传递的下意识动作。至于发出的内容是否符合语言规范,有无表达错误,会否遭到嘲讽等等,几乎都不在他们发表之前的预先考虑之内。这种不管不顾的自发性分享意识,让他们的传播和推广具有一种野蛮生长的特征。


相对比而言,体制化的文化推广无论在内容的准确上,还是精心的准备上,抑或尺度的把握上,都明显更为符合规范,或者说深度、准度和高度都能高出一个档次。但与青年网民自发参与的狂欢性分享不同,在传播的广度上,传统的文化推广模式似乎更有一点对多点的代数级传播特点,而不似分享意识之下多点对多点的几何级传播效应。因此,如何获得青年群体的关注,打一场悠远文明在融媒时代具有“病毒式传播”特征,是甲骨文下一步推广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无法获得青年群体的真正关注,尤其是以20-30岁左右青年群体的真正关注,那么一种文化推广往往会走入两种路径。一是在短时期的外部资源注入下很快拥有较大声量,但缺乏网民的自发分享式参与,导致传播效果落地不佳,有时会陷入事倍功半的窘境。另一路径则是持续走小众化推广路线,不求大热,只求长久,以时间换空间,最终获得总体上的收益,也即互联网视域下的“长尾效应”。但这两种路径,对未来的甲骨文传播来说,似乎都不是最佳选择。第一种的弊端自不待言,第二种则是有着较大的传播范围局限,也就是说虽然具有绵延不绝的优点,但从传播广度来看,更契合于冷门绝学式的传统甲骨文学术研究,而不具备普及型大众推广的效果。

 

 

因此,面对着具有分享意识的青年群体,甲骨文的传播可以思考一种互联网的言说方式。不无调侃的表情包,带有语病的谐音梗,难以细审的原生图等等,这种新鲜灵动的表达方式,正是青年群体的互联网通用语言。互联网言说具备创新性和包容性等特征。创新性方面,青年群体善于将传统语言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表达方式。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的创新上,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上。青年群体的创新性特征也契合着甲骨文的根本属性,作为中国现有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本身即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创新的意味无处不在。包容性方面,青年群体的互联网语言能够容纳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使得传播更容易跨越各种符号和文化障碍,开展思想的深度交流。这为将甲骨文这种原本艰涩难懂的古老文字转化为有亲和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提供了便利。从纸张到网络的迁移,从平面到立体的重现,互联网言说的包容性正在以其文化气质和技术禀赋真正让甲骨文“活”起来、“动”起来,走进大众文化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原文刊发于《新闻爱好者》2024年11期)

 


作者往期推荐

三个狠狠,成就最好的自己

研修之火,可以燎原——在第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研修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静音沉璧》序

贡院碑,和我们的时代

三个生活


【责任编辑:朱田子

作者简介

王鹏飞,博士、教授。现供职于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英国牛津国际出版研究中心博士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媒介文化、出版史和新媒体研究。主要论著有《孤岛文学期刊研究》《中国出版家·沈知方》《中国出版家·张静庐》《海派文学》(合著)、《出版学》等,编选《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之萧红卷、师陀卷、萧军骆宾基卷等。兼任全国出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编辑学会编辑出版教育委员会副会长等。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轻按二维码,关注六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