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出现很早。刘知幾《史通·史官建置》说:“盖史之建官,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按《周官》《礼记》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之名。大史掌国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书王命;外史掌书使乎四方;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曲礼》曰:‘史载笔。’大事书之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大戴礼》曰:‘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则有司过之史。’《韩史外传》云:‘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太史令也。’斯则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名目既多,职务咸异。至于诸侯列国,亦各有史官,求其位号,一同王者。”[1]上面说“轩辕受命,仓颉沮诵,实居其职”,不可称信史;其余,都可说明史官起源很早。史官“备于周室”是不争的事实;西周之前肯定已有史官,殷墟甲骨文“作册”可证。
史官在王朝政治中的地位,龚自珍的论述最为允当。他说:“有天下,更正朔,与天下相见,谓之王。佐王者,谓之宰。天下不可以口耳喻也,载之文字,谓之法,即谓之书,谓之礼,其事,谓之史。职以其法载之文字而宣之士民者,谓之太史,谓之卿大夫。天下听从其言语,称为本朝、奉租税焉者,谓之民。民之识立法之意者,谓之士。士能推阐本朝之法意以相诫语者,谓之师儒。王之子孙大宗继为王者,谓之后王。后王之世之听言语奉租税者,谓之后王之民。王、若宰、若大夫、若民,相与以有成者,谓之治,谓之道。若士、若师儒法则先王、先冢宰之书以相讲究者,谓之学。”[2]
在政治活动中,史官扮演智囊与监察这两重角色;在文化活动中,史官既是重要作品的作者,又是全国典籍的掌管者。从史官是作者看,如诏令文书、国史史志等无不出于史官之手。《汉书·艺文志》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3]从掌管典籍看,如大史掌六典、小史掌诸侯史志等。六典,就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4],全国典籍几乎都在六典之内。
史官既创造文化,又传承文化,对文化发展有特别重要的影响。龚自珍从创造文化与传承文化两方面看,认为古代文化盖源于史官。他说:“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是故儒者言六经,经之名,周之东有之。夫六经者,周史之宗子也。《易》也者,卜筮之史也;《书》也者,记言之史也;《春秋》也者,记动之史也;《风》也者,史所采于民,而编之竹帛,付之司乐者也;《雅》《颂》也者,史所采于士大夫也;《礼》也者,一代之律令,史职藏之故府,而时以昭王者也。小学也者,外史达之四方,瞽史谕之宾客之所为也。今夫宗伯虽掌礼,礼不可以口舌存,儒者得之史,非得之宗伯。乐虽司乐掌之,乐不可以口耳存,儒者得之史,非得之司乐。故曰:五经者,周史之大宗也。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蠭出泉流,汉氏校录,撮为诸子。诸子也者,周史之小宗也。故夫道家者流,言称辛甲、老聃;墨家者流,言称尹佚。辛甲、尹佚官皆史,聃实为柱下史。若道家,若农家,若杂家,若阴阳家,若兵,若术数,若方技,其言皆称神农、黄帝。神农、黄帝之书,又周史所职藏。所谓三皇、五帝之书者是也。”[5] 晚清以来,史官文化之名逐渐为学界接受。
以史官命名文化,并非就是史官的文化,它是以史官为代表的一种官方文化,是官方全面垄断的文化。下面,论其特征有三。
其一,君权至上。
史官文化在王室中产生,又在王室中壮大;创造史官文化的人,都是“王臣”;他们从事的各种文化工作,都是官府事务的一部分。因此,史官文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君权服务。以君权为至上,忠于君权,服从君王权威,成为史官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必然结果。史官文化各个方面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史学、刑律,也包括天文、历律、数学、音乐、医学等,无不打上君权至上的深刻烙印。影响所及,君权至上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特征之一。战国年间的诸子文化诞生于民间私学,本是民间文化。诸子之间虽然学派不同,然而都以巩固君权为目的,提出各自的政治学说,思考如何处理君臣、君民、华夷等关系。诸子对于君权从不反对,也从不怀疑。秦以后,历代进步思潮都以改善君权为出发点,不断提出革新见解与有益措施,从未有人挑战君权,或在君民关系中提出民众有权的问题。由此可见史官文化影响之深远。
其二,以世俗化为发展的基本趋势。
这里所说世俗,是与宗教相对而言。一般说,古代文化都从原始宗教发展演变而来,所以与宗教密不可分,史官文化也是如此。不过,从发展趋势看,史官文化与宗教的关系却是渐行渐远。西周实行“政教合一”,这与古代其它国家是一样的。不过,西周政教合一的特点是,宗教服从君权,并非君权服从宗教。西周这种政教合一,在重视宗教、敬仰神灵的同时,可能关心现实问题,关心人间的世俗事务。当发现宗教与神灵不能完全有效地巩固君权时,君权至上的史官文化就把注意力的重心悄悄转移到现实事务,转移到世俗事务,在神与人之间渐渐选择关注人。这种趋势从西周大政治家周公时就开始出现了,以后不断得到加强;到春秋年间,社会动荡加剧,有些政治家公开倡导重视民意,争取民心。战国年间,官府纷纷裁减宗教官员,其实是史官文化与宗教渐行渐远的必然结果。诚然,史官文化与宗教完全断绝关系是不可能的,它与宗教存在天生的联系。但是,史官文化决非纯粹的宗教文化,它以世俗化作为自身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没有疑问的。西周以来,史官文化的宗教色彩渐渐由浓变淡,社会文化中的世俗内容逐渐增多,宗教内容逐渐减少。像天文,本是宗教神学;到东周,天文中的世俗内容变得越来越多。于是,产生了许多与宗教神学不同的应用于人间社会的学说,如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兵学、历律学、地理学、数学、医学、农学等。当以诸子为代表的士大夫文化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古代文化的世俗化过程便告基本完成。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最早跨越宗教化阶段,因而避免了宗教战争的苦难,也避免了“宗教法庭”的偏执。这些,都与史官文化直接有关。
其三,官方全面垄断的文化,即所谓“学在官府”。
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说:“古无文字。结绳之治,易之书契,圣人明其用曰:‘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夫为治为察,所以宣幽隐而达形名,盖不得已而为之,其用足以若是焉斯已矣。理大物博,不可殚也,圣人为之立官分守,而文字亦从而纪焉。有官斯有法,故法具于官;有法斯有书,故官守其书;有书斯有学,故师传其学;有学斯有业,故弟子习其业。官守学业皆出于一,而天下以同文为治,故私门无著述文字。私门无著述文字,则官守之分职,即群书之部次,不复别有著录之法也。”[6]“官守学业,皆出于一”,指官员职位、官员职守、著作与学术、教育与受业这四者,在官府中合而为一。也就是政治与教育合一,官员与教师不分。
春秋以前,凡著作都出于官员职守,凡学校都是官学,凡教师都是官员,凡书籍都是官书,结果就是官方对文化实行全面垄断。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学在官府”。
史官文化鼎盛的西周,全国文化高度集中在周王室。从教育方面看,学校教育机构与王室官府机构两者合而为一,教师都是官员,学生都是贵胄子弟。除了这种官办学校,民间没有私学。从著作方面看,所有从事著作活动的人都是王室官员,他们作品都归王室官府所有,不属于作者自己。私家没有学校,私家也没有著作活动,所以民间不可能产生著作。从书籍方面看,所有典籍与典章文物都归王室官员掌管,产权上是属于王室拥有的财产。官书深藏于宫墙之中,连官府内部也不完全公开,更不准流布民间。
参考文献及注释
[1] 刘知幾 著,张振珮 笺注:《史通笺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2-393页。
[2]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六》,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第4页。
[3]《汉书》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715页。
[4]《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5] 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第21页。
[6] 章学诚著,叶瑛 校注:《文史通义校注》(附《校雠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951页。
往期推荐
3. 关于建立出版史料学(三):按出版学观点,全面系统地搜集史料
4. 关于建立出版史料学(二):为出版史与故友林穗芳商量最多
5. 关于建立出版史料学(一)
作者简介
刘光裕(1936—2024),江苏武进人。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1970年,借调至山东省委宣传部工作。1973年,回到山东大学,任《文史哲》编辑部副主任,全权负责复刊等事务。1975年初,重回山东省委宣传部。1978年,任山东省委宣传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夏,再次回到山东大学,出任《文史哲》编辑部主任。在他主持刊物期间,《文史哲》的发行量跃居全国同类刊物之首。1984年冬,他辞去行政职务,回中文系教书。1996年退休。刘光裕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知名的、具有广泛影响的编辑学专家和出版史名家。他关于编辑概念的论述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与长期讨论;他是《中国出版通史》的发起人;他的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具有开创性,在出版史学界产生强烈反响。在经学、柳宗元研究、汉字文化等领域,刘光裕先生的研究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刘光裕先生出版了《编辑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柳宗元新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国书籍出版社2017年再版);《编辑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历史与文化论集》(中国文学出版社,2004年);《先秦两汉出版史论》(齐鲁书社,2016年);《蔡伦造纸与纸的早期应用》(齐鲁书社,2021年)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数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刘光裕先生两度主持《文史哲》的工作,对《文史哲》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而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萌】
出版六家
—出版人的小家—
轻按二维码,关注六家。
出版六家公众号的所有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使用。
欢迎合作、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