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新禧 蛇年大吉
HAPPY 2025 NEW YEAR
湘军将领朱正和,时至今日,大概除了他们自己家族,已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他了。但从一些资料上来看,他在当时还是很有影响的。比如甘肃总督魏光焘在同治十三年和光绪三年先后两次修复三关口车道,担任主事的,正是时任总兵的朱正和。
地处西北边陲的银川三关口,总控瓦亭关、制胜关、驿藏关,故名。三关口自古以来就是通往中原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峭壁夹流,石径耸立,蛟龙出没之薮 ,豺狼丛伏之区也”。在地里环境如此险峻荒凉的地段,道路的平坦畅通与否显得十分重要。可是,经过关口的道路却是年久失修,“春冬则冰棱滑折,夏秋则雨潦汹涌,而地当冲要,往来如织,马蹄车轮,辄事倾蹈,是以行者苦之”。魏光焘看到这种情形,决定重新修筑这条道路。动员百姓与自己的部下合作,历时四个月完工。魏光焘此举,为泾源县甚至固原地区交通史添写了新的一页。
《增修三关口车路记》,清光绪三年立。清甘肃总督魏光焘撰文,文存于王学伊等纂修的宣统元年刊本《固原州志》。碑已佚。
清光绪三年立《增修三关口车路记》碑,撰文者就是甘肃总督魏光焘,碑文载:“爰于关口循北傍南,辟其石根,叠石为栏。顺其水性,依水成浍。而这条路将成康庄焉。以总兵朱正和任其事,龙恩思副之,役勇雇匠,通力合作,始仲于春,竣工于孟冬。费白金千两,悉取俸钱助之。路长二百寻,高及二寻,沟深逾四尺,缭以护垣,两轨并驱裕如也。”
又如名臣左宗棠有《密陈马化漋暂缓伏诛片》,是一篇很有名的奏折。文中云:“现在首逆就擒,勒其缴械平堡,而官军锁围如故。臣且时时申儆,严禁扰掠,严防松懈者,虑其因胜而骄,功败垂成也。马化漋稔恶三世,谋逆已久,蓄机甚深,纵有后效,不蔽前罪,暂若从宽,必滋后患。臣早知为国家必讨之贼,而此时议暂缓其诛者,王家疃堡墙高厚,存粮极多,非猛攻所可骤得,金积既克,其势已孤,以马化漋徇之,宜可速下,若先诛马化漋,回酋或怀疑惧,必滞戎机。”认为暂时不杀马化漋,要比现在就杀更好。
文中最首一句“现在首逆就擒”,这个首逆就是马化漋。而擒获马化漋的,正是朱正和。
朱正和家族的《朱氏续修族谱》十卷首一卷,民国六年惇和堂木活字本,从《中国家谱总目》可知,仅首都图书馆藏一部,存十六册,当为残本。思绥草堂藏品是全本十九册。
《晴轩公墓志铭》
谱中有“廪贡生世愚侄陈献琛敬撰”的《晴轩公墓志铭》,文中开首说:“公讳正和,字晴轩,号国屏,世居邵阳小东乡。”并说“公状貌魁伟,幼入塾读书,明大义”,可知朱正和是读书人出身。而这正是湘军的特色,因为湘军正是由一群在乱世中“投笔从戎”的书生们组建和指挥的军队。
关于朱正和投湘军和在湘军进的发展,文中是这样记载的:“咸丰季年,发逆遍肆蹂躏,投笔赴湘营,以材官蹶张,为曾文正目赏,从战皖南、上蔡等处,积功至千总。同治六年左文襄以陕甘捻回猖獗,奏调湘军,遂从刘忠壮剿西安捻匪,大捷于同朝,擢守备。旋克复德州,转战畿内,身当前锋,手毙逆首,擢都司,并赏戴花翎。七年畿东肃淸,擢游击。八年从剿回匪,攻灵州,连战克之,擢参将,赏号懋勇巴图鲁。”
而擒马化漋,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同治)九年诸将攻金积堡,贼死拒,刘忠壮中炮殒,公悲愤,誓碎贼,率众先登,倾贼巢。悍贼马化漋单骑走,公穷追,贼横身堕深沟,公随堕手搏,移时擒之。”
刘忠壮即湘军名将刘松山,据称,刘松山率军攻破马五寨后,马化龙准备投降,他前往受降时,被飞炮击毙。正史是这样记载的:“同治九年正月,贼在秦渠南,踞石家庄及马五、马七、马八诸寨,负嵎抗拒。刘松山先破石家庄,督攻马五寨,破其援贼,毁外卡,纵火焚寨门。垂克,炮中左乳,坠马,诸将来视,叱令整队速攻,毋乱行列,遂破马五寨。刘松山创甚,顾诸将曰:‘我受国恩未报,即死,毋遽归我尸,当为厉鬼杀贼。’遂卒,年仅三十八岁。”
《晴轩公墓志铭》
朱正和之后的履历:“(同治)十一年进战西宁,复连捷,破小狭口要隘,解府城围,旋复大通,擢总兵。光绪二年以关陇肃清赏号拉利巴图鲁,三、四两年河陕及关外饥民聚平凉,以公派赈,公切实焦劳,兼捐养廉银以济之,流民获全,咸颂公惠,补用提督。七年陕西副将员缺,借补商州协。八年新疆南北两路平,赏加头品顶戴。九年赴商州本任,十二年丁父忧回籍,商州军民泣送数十里,为镌《遗爱碑》以表公德。”《遗爱碑》在谱中又作《晴轩公蒞任陕西商州协功德碑》,云“军门蒞商已四年矣,大德丰功,信难指数”。
朱正和卒于光绪十九年八月二十四,年五十一。作为朱正和的上司、袍泽兄弟又是邵阳同乡的魏光焘自称“如弟”,写下了挽联:“生入玉门关,回忆十年同甘苦;死遗铜面具,那堪今日共酸辛。”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