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所藏家谱,不是从古玩市场自己淘来,就是谱友从古玩市场和乡下淘来转让,很少在网络上买谱。偶有从网络上交易,对方也是比较信任的。主要是网络上买谱,风险很大,最终买来鸡肋。讲理讲不清,退又退不了,就弄得很闹火。所以也就索性不在网上下单了。
这次在网上花大价钱买了二十二册旧谱,是因曾与对方做过几次交易,他似乎也确实不太懂家谱,问多了也说不清。让他拍图片,总是拍不到要点,也就没有头绪。总想着大致不差,也就忘了教训,先款后谱,买了下来。收到竟然是两个版本,这下可好,两部残本,血亏。
好在也有新的发现。
是谱为同治十二年木活字本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李氏宗谱》,全二十一卷二十一册,仅存卷至五、七、九、十二、十五至十九、二十一,共十五册,缺了七册。
谱书名页“李氏宗谱”上书“同治癸酉冬月新镌”,右印“御纂铁劵 裔孙希庚鉴定”,左印“锺陵以文堂梓”。锺陵是进贤县古名,“以文堂”当为谱匠的书铺名。为什么崇安的家谱要让江西进贤的谱匠来印,谱中没说,也就不纠结。而书名页上的重点,则是“御纂铁劵”四字。
据家谱同治十二年“廪生宾臣蓝礼寅拜撰”的《重修宗谱新序》记载:“昔唐太宗既有天下,命房、杜等稽纂天下氏族,凡姓一千二百四十有奇,以李氏为首,唐人家谱之多自此始。其后哀宗播迁,复命懿亲监修世系,铸之鐡劵,以为李氏子孙世守,其重如此。”
唐哀帝即李柷,唐昭宗第九子。李柷在位期间,形若傀儡,政事皆为朱温所掌。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迫李柷禅位于他,唐王朝就此灭亡,朱温封李柷为济阴王,徙曹州。天祐五年朱温派人赶到曹州毒死李柷。后唐明宗李嗣源,追谥昭宣光烈孝皇帝,原打算立庙号。但后唐群臣认为,其系篡国者朱温所立,且父母也被朱温所杀,本人又是亡国之君,因此没给庙号,故后世称李柷为“唐哀帝”或“唐昭宣帝”。
铁劵为哀帝在位时所颁,李氏家族自是以此为荣。在书名页之后,就是“铁劵玺谱图”。图中唐哀帝居中,前书“李氏重修铁劵玺谱”,右一人捧“陇西世家”。下跪一人,手捧《李氏宗谱》,即为李家人。
在家谱目录中,卷一还应该有一篇《御纂李氏宗谱诏》,但在谱中却找不到,也就从略。
李氏为大姓,家谱极多。而谱有“铁劵玺谱图”者,却极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