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字号家谱

文摘   2025-01-20 07:20   浙江  

家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版块,那就是“领谱字号”,也有叫做“领谱录”“领谱芳名”“谱字号”“藏谱房次”“领谱表”“给谱字表”等等。


为什么家谱中需要领谱字号?康熙五十四年刻本湖南宁乡《宁邑罗氏重修族谱》载:“镂板止藏文集,其事迹考五百余十叶印完破毁,恐滋弊窦。其各位支领谱人名用唐诗排律,编成字号,用豫章郡关防钤记。”民国四年凤书堂木活字本安徽《无为邢氏七次增修宗谱》中“凡例”载:“辨别伪谱:修谱有记领谱编号,所以防伪也。”洪宪元年孝友堂木活字本湖北麻城《黄市张氏宗谱》中“凡例”也说:“领谱卷以千字文为号,注明某房领某字谱,俟日后续修查出公存,庶杜盗卖之弊。”


也有说明更详细的。民国三十六年木活字本江西临川《陈氏重修族谱》上的“领谱字号”是这样记载的:“民国三五年五修族谱自十一月初二日开局至三六年正月廿二日即告竣,历时八旬,共印成谱牒十部,编定‘孝弟忠信仁礼义廉耻勇’十个字号,每部照字号分领各房收执,以后每年六月六日务须晒过,不得有何疎失损坏,添涂墨迹及私自抄写,偷谱出村,递与外人观看等情,违者公罚。”把为什么要编字号,如何编字号,又如何领取编好字号的家谱,如何保存,如何外罚,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领谱字号”的标准答案了。很显然,是为了防止有人伪造、盗卖等弊端。


“领谱字号”中所用的“字”,每个家族各有不同,主要看印谱的数量。一字一部,如果印量少,用的字就少。上面的江西临川《陈氏重修族谱》,说“共印成谱牒十部,编定‘孝弟忠信仁礼义廉耻勇’十个字号”。民国三十年木活字本浙江浦江《浦阳季氏宗谱》中领谱字号记载:“民国辛巳续修宗谱共刷印十四部,编定‘事亲孝则忠可移,于君名教永流芳’为号,事字一部作下年修稿。”


石塘山袁氏祠堂图


又前面提到的康熙五十四年刻本湖南宁乡《宁邑罗氏重修族谱》“用唐诗排律,编成字号,用豫章郡关防钤记。”民国十四年木活字本江西乐安《蛟湖武姓五修族谱》中《五修族谱条例》载:“吾族四修谱牒共四十二部,以六十花甲编号为记。兹五修只有壹十五部,仍遵四修以花甲编号,自甲子起至戊寅止,俱留有余不尽之思。”


如果印量较多,很多家族就用《千字文》为字号。民国十一年著书堂木活字本湖南邵阳《邵陵卿氏三修族谱》的《领谱编号》载:“是谱共计捌拾壹册,以千字文前捌拾壹字编号,付宗祠各房领收,每册公议钱贰千文。”光绪二十六年木活字本浙江江山《南徐宗谱》领谱字号载:“光绪廿六年岁次庚子重修宗谱,共印三十部,以千字文编号,照前庚午原本接续,自始字起至育字为部数,每部分订廿六本,以天干地支作本目,各子孙领者务须珍藏,毋许污秽鼠伤虫蚀损坏,以致鬻卖等情,特注。”


《湘潭石塘山袁氏六修族谱》

民国三十一年留爱堂木活字本


今天要说的“罪字号家谱”,就是用《千字文》为字号的《湘潭石塘山袁氏六修族谱》,民国三十一年留爱堂木活字本,二十二卷首一卷末三卷,二十六册。谱有原配谱箱一只,面板上书有“留爱堂族谱”字样。


而翻开卷首第一页,天头处钤有“字号”两字,在“字号”之上,赫然收写一个“罪”字,形成了“罪字号”三字。


《湘潭石塘山袁氏六修族谱》卷末下有“领谱字号”,从“天地元黄”起,至“身发四大”为止,共印一百五十部。而“罪”字,正出自中间“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的“罪”。


“罪”字释义有几种:一.作恶或犯法的行为。二.过失;过错。三.苦难;痛苦。四.惩处;刑罚。五.把罪过归到某人身上。无论是哪一种,寓意都不好。如果换作一般家族,往往会把不吉祥的字直接去掉,或者换成音意且寓意吉祥的字。但石塘山袁氏家族并非一般家族,他们是出了如两广总督袁树勋、大藏书家袁芳瑛、大学者袁思亮的家族,显然对此并不忌讳,故仍保留了这个“罪”字,而颁发给了族人。


“领谱字号”后有《造册条款》,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谱价每册议银壹两贰钱。欲领谱者,当于交册时送挥报名,以便照数刷印。”一部二十六册的家谱,只需要出壹两贰钱就能领一部,还是挺公道的。


END


思绥草堂
一个讲家谱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