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有个家族是“八仙”蓝采和的后代

文摘   2024-12-21 07:20   浙江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思绥草堂藏民国三十七年江西雩都(今于都)《汝南蓝氏族谱》,不分卷六册。此谱从外表看,平谈无奇,也就是一部普通的旧家谱而已。要说有什么不平常之处,那就是这样一部厚大的家谱,仅印了“新、昌、祥”三部而已, 是存世旧家谱中印量最少的家谱之一。


仅印“新、昌、祥”三部家谱


然后,据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竟然是八仙之一的蓝采和。


蓝采和,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据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记载,蓝采和是唐末至五代时人,本为男子,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三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三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


家谱载,蓝氏一世祖昌奇,“帝榆冈二十二年二十六日子时生,轩辕氏九十八年辛丑四月十八日申时殁,享寿一百三十有三”。


传到第一百零九世,便为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家谱名为“彩和”,世系是这样记载的:“彩和,明德公子,唐中宗嗣圣元年甲申正月初五日子时生。唐元宗开元元年癸丑科进士,职烈谏大夫,因忤权臣杨国忠,遂还冠带解印归家,隐逸终南山,尝歌曰《踏踏歌》:‘蓝彩和,人生能几何。兹红三春树,流光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后终濛梁酒楼上饮酒,有笙箫声在空中,和公忽乘云鹤上濠州。今有望仙楼,相传公登仙时,众人聚此观之,今称大罗仙翁是也。有诗赞曰:‘鲜印辞朝学炼丹,功成白日上青天。有子传芳无凡虑,逍遥快乐五云端。’”


蓝采和世系,谱名彩和

父蓝明德,子蓝仁


蓝采和配岳氏,生一子,名蓝仁。蓝仁生唐武后长安三年癸卯九月初九日,殁于唐贞元二十年七月初九日,寿六十二。家谱记载:“公乃仙人遗体,习俗异常,抱经济之才,具圣王之略。唐元宗开元二十五年丁丑岁值饥馑,有佐相姚崇赈济,过公之住舍,即下车访问,与论治国安民之策,姚崇悦服其德,回朝荐聘,公仍愿居衡门,不仕。”


至一百廿八世念四郎,明洪武二年带子媳迁居福建上杭。其子四九郎,洪武六年携妻带子迁居于都陈坊。就这样,江西于都有了蓝采和的子裔。


思绥草堂
一个讲家谱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