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辉
《文坛悲歌》:叙述他们的命运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部分。1966年“文革”爆发时我十岁,1976年“文革”结束时我二十岁,这十年,是一个少年走进青年的全过程,虽然没有成为“红卫兵”,却目睹了“文革”全过程。1974年下乡,之后招工进工厂,1977年冬天参加恢复高考的第一次考试,进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有幸在进入大学之后,遇到了一个好的文学时代。我一直把自己说成是“有历史兴趣的写作者”,阅读传记作品和回忆录,是我的最爱。我的书架上,摆放最多的是传记与回忆录。读世界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总会受到不同启发。在史学家和传记作家那里,走进历史,描述命运,必然会与心灵感受交融在一起。
1982年采访胡风
1986年1月,参加胡风追悼会的“胡风分子”在胡风寓所合影留念。前排左一为谢韬
我一直热衷于采访文化老人,叙述他们的命运,其动力正来源于对历史的热爱。从为巴金、萧乾、刘尊棋、胡风集团群体、沈从文与丁玲、黄苗子与郁风、黄永玉等人书写的传记,到九十年代“沧桑看云”人物系列,以及《封面中国——美国<时代>讲述的故事》,我越来越觉得,走进历史的最好方式,就是在不同人物的命运故事里,通过细节来触摸历史。这样的历史,不是教科书上的概念,它有体温,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联,有命运之间的相互呼应。
八十年代后期,对于我真正具有重要意义的、付出心血最大的,无疑是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群体人物的写作。
早在复旦大学与贾先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就陆续认识了他的那些曾被描绘为“青面獠牙”的文人朋友,在我眼里,他们是那么亲切、可爱。他们性格各异,文学成就不一,在命运折磨面前的表现也有不同。
《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封面
我书写的三十余万字的长篇历史纪实《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大陆出版时为《文坛悲歌》,香港、台湾分别出版时改名为《历史悲歌》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1995年,日本岩波书店翻译出版,分为上、下两册,沿用《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书名。
《沈从文与丁玲》封面
1990年,我完成《恩怨沧桑——沈从文与丁玲》一书。最初只是校勘沈从文的《记丁玲女士》 ,后来转为追寻这两个作家的交往史。我试图借梳理六十年间他们由相识、相助、合作、友好到隔阂、淡漠、矛盾、反目的全过程,描述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奋斗、抗争乃至寂寞、磨难等等。
至今我仍然喜欢这个作品,不仅仅在于它帮助我完成了年代替换,更在于它使我对传记写作形式的运用,有了新的认识与体验。就叙述风格而言,受其直接影响的,就是随后“沧桑看云”系列文章的写作。
连续三年,写了十八篇“沧桑看云”
我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这是一种个人与现实的生存状态,也是写作者与描写对象之间的历史呼应关系。基于此,我把在《收获》发表文章的栏目定名为“沧桑看云”。连续三年,我写了十八篇“沧桑看云”,我选择郭沫若、梁思成、老舍、邓拓、吴晗、聂绀弩、姚文元、赵树理、胡风、瞿秋白等文化人物作为叙述对象。
“沧桑看云”系列的写作,挑战是多方面的。一篇文章写一个人物,虽非完整的传记,却需要对其一生有较为系统与完整的把握,需要尽可能地择选出凸现其命运与性格的人生环节。资料运用与文学渲染,两者关系如何处理,人物命运与历史场景如何映衬,都必须细加处理。我只想以浓缩的方式,挖掘所写对象的性格与时代的关系,假如人物命运的描述中能够漫溢出诗意,当然更好。
《封面中国》是人物串连起来的历史
《封面中国》第一卷封面
1997年,我去看望翻译家董乐山先生,他向我推荐一本英文著作:美国作家、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研究员彼得•兰德(Peter Rand )1995年出版的英文传记类作品《China Hands 》(《中国通》)。副题为:the adventures and ordeals of the Amrican Journalists who joined forces with gteant Chinese revolution 美国记者在革命中的冒险与磨难)。
《在历史现场——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封面
全书每章以一位或两位著名美国记者为主进行描写。他们有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夫妇、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 Smedley),更有一些后来我们不大提及但当年却是叱咤风云的记者,如1927年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瑞娜(Rayna Prohme )、30年代初白色恐怖时期的伊罗生(Harold Issacs )、抗战期间的白修德(Theodore H.White )、国共内战时期的史蒂芬(Barbara Stephens )等。
在当代翻译家中,我非常敬重和钦佩董先生。他把翻译的选择,与对命运的感触、对历史的关照紧密联系在一起。董先生的提议令我喜出望外。我相信他的眼光,同时,有机会在他的指导下进行翻译,更是难得的机会。我欣然同意。
很快,在他的帮助下,通过他在美国的哥哥董鼎山先生,我与作者取得了联系。兰德的父亲本身就是抗战期间的美联社驻华记者,他以此书为那一代走进中国的美国记者群体立传,用他的笔重现了业已消逝的那段历史,和历史场景中的美国记者的命运。
翻译该书的过程,也就是我走入历史的过程。从我个人来说,我把翻译该书看作是自己多年来写作和研究的一个自然延伸。
兰德在作品中浓墨重彩描写的一些人物,如伊罗生、斯诺夫妇,我曾在《浪迹天涯——萧乾传》和《监狱阴影下的人生——刘尊棋传》中分别有过不少描述。刘尊棋1932年因参加左翼运动与一批共产党人一起被关进北京草岚子监狱,其著名者有薄一波、刘澜涛等。此时,伊罗生正在上海,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关系密切,他创办The China Forum (《中国论坛》),专门发表反映中国革命的文章。刘尊棋从狱中寄出两封信至伊罗生,反映监狱遭遇。
这两封信很快由宋庆龄在上海举行记者招待会予以公开,这是刘尊棋与伊罗生的最初接触。出狱后的刘尊棋,与伊罗生一度常有来往。“文革”结束后,曾被认为是托派分子的伊罗生,终于得以重返中国,在北京等地,伊罗生与刘尊棋、茅盾、丁玲等人重返,归国后出版一本重访中国的著作Re-encounters in China(中国重逢)。萧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就读时,斯诺是他的老师,是萧乾帮助斯诺夫妇结识中国作家,推荐中国作家的作品予以翻译。我为自己过去的传记写作,能与《中国通》一书有这种关联而感到高兴。
翻译《中国通》过程中,我曾在《寻根》杂志上开设一个历史随笔专栏“历史现场”,结合该书内容写相关的历史话题。这一组文章,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制片人陈晓卿先生兴趣,他提议将之拍摄成八集专题片,题为《在历史现场——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我专程前往美国,拜望兰德先生,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档案馆,查阅与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影像资料。
在《中国通》一书中,白修德是抗战期间Time(《时代》)驻华记者,而《时代》的创办者Henry Luce (亨利•鲁斯),是在中国山东蓬莱出生的传教士后代。我从没有见过当年的《时代》周刊。于是,2001年7月下旬,坐在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里,我借出1923、1927、1943年这3年的全部《时代》周刊。《时代》1923年创刊起,每期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且以人物为主。回到北京,几个月后,同事送给我一本画册,我眼睛顿时一亮:《历史的面孔——〈时代〉杂志的封面(1923—1994)》。这正是我想看到的!
《封面中国》第二卷封面
《时代》70年里的几千个封面悉数汇集,为历史好奇提供了最好线索。将近80年时间里,陆续成为封面人物的中国人有:吴佩孚、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汪精卫、溥仪、宋美龄、宋子文、陈立夫、陈诚、吴国桢、毛泽东、周恩来、罗瑞卿、刘少奇、李富春、达赖喇嘛、陈毅、林彪、江青、邓小平等。
一位专门研究《时代》封面人物的学者列努斯(Donald J. Lehnus)有句话说得很好:“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当我排列上面那些中国人物的姓名时,脑海里浮现的正是风云变幻、场面恢宏的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画卷。
2004年我终于决定啃这块难啃的硬骨头。在旅居美国的友人帮助下,我开始搜集封面为中国人物、中国事件的《时代》杂志,以及相关著作和资料。这是一个美国刊物与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之间的故事,但在更大程度上,它也是中国历史自身的故事,如何被外面的世界关注和描述的故事,别人的描述如何补充着历史细节的故事。封面人物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选择了他?他又是如何被描述?甚至,在我看来,有哪些重要遗漏?这些,都将是解读与叙述过程中应有的话题。
翻阅它们,就是翻阅历史,就是浏览丰富多彩的世纪人物画廊。不同年代出现的不同人物,将之串连起来予以解读和叙述,我想会是一部别致的二十世纪中国史。
我的这一写作构想,又一次得到《收获》杂志的鼓励与支持。我采取以翻译并摘录《时代》报道原文,与当事人回忆录、相关史书的叙述相映照的方式,来描述历史人物的命运和历史事件的演变过程。
同时,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历史研究,我努力将实地寻访、现实思考等内容放进去,使其尽可能成为往事与现实、史料与情感相交融的历史叙述。2004年开始写作,2015年结束,前后长达十年,终于完成了以编年体的方式叙述1923——1978年的中国历史。
《封面中国》是人物串连起来的历史,需要尽量减少主观色彩,但文学性同样不可缺少。《封面中国》虽更接近于历史,但有文学的架构在其中,我更希望追求一种从容不迫的叙述风格。
传记写作者必须面对历史。我特别喜欢这副对联:“文章真处性情在,谈笑深时风雨来。”
走进历史,描述命运,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在《人民日报》文艺部担任编辑。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传奇黄永玉》、《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一书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3年散文家”奖项。
♡ ♡ ♡ ♡ ♡ ♡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