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高铁去老挝(上)
文 | 刘忠娥
老挝所处地理位置
老挝是一个北靠中国、东环越南、南邻柬埔寨、西南接泰国、西北挨缅甸,完全被邻国所包围,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
Lonely planet书中评价老挝是“没有人挤人、灰蒙蒙的大城市,没有强行推销的小贩和商铺。这是个在东南亚旅行时感觉最轻松的国家。”
当中老跨境客运列车正式开行的消息公布时,我就想,我得试试乘坐高铁去老挝看看。中老铁路通行一周年后不久,我就实现了这个愿望。
通往老挝的D87次澜沧号高铁
3月21日,我从云南昆明南站出发,乘坐D87次澜沧号高铁,踏上了前往老挝的旅程。
办落地签的紧张
上车后一问周围的人才发现,人家全都办好了签证才出门。这下让我有点慌了。原本我是打算在昆明办签证的,后来一位自游圈里的网友告诉我,他出发前什么都没做,飞机落地后很快就办好了落地签。确认今年中国护照在老挝可办落地签后,我便毫无顾虑地在昆明周边玩了几天才登上前往老挝的高铁。
可这下一看,似乎就我一人没办签证了。于是我赶紧找到站在车厢连接处那位会说中文的老挝乘务员:“我没有签证,怎么办?”
帅哥看了一眼慌乱的我,淡然一笑。显然,这种事他见多了:“到磨憨站下车后,你赶紧打个车去口岸办出境证,然后到磨丁口岸去办落地签。办好后再打车到火车站来上这趟车。”见我仍有些懞,他似乎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又补充了一句:“这趟车要在口岸那里停一个小时,时间会够的。”其实,这趟车在口岸停一个小时,加上老挝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一个小时,所以我实际上有2个小时的时间办落地签。听了师哥的话,我变得从容了。
谨记着帅哥乘务员告诉我的流程,高铁到达西双版纳的磨憨镇时,我一下车就拖着行李飞奔。这时看到和我一样在飞奔着的还有3个年轻小伙子,不用说,他们也跟我一样要赶往口岸。于是我们飞快地挤上同一辆的士。司机自然是每天都在重复着车站到口岸行程的。他安慰我们:“不急不急,只有9公里。”
老挝币基普
下车后,我顺便向司机兑换了一些老挝货币基普,他给的汇率是1:3100。
中方口岸的办事效率没得说,出境证立等可取。
办好证后,我一路小跑着到老挝一方的磨丁口岸(两口岸间只有五六百米距离)。一进门,见已有半屋子人了,我赶紧与另俩人一起到1号窗口。等了很久才有人开窗让我们把护照递进去,随后很久都闭门闭窗没有动静。这时又进来很多人,屋子一下挤满了人。而窗子一直关着,便是打开一下都只给出一两本护照。这时的等待真如热锅上的蚂蚁。时间一分分过去,签证什么时候办出来根本不知道,那边火车却快要开车了。老挝人的办事效率可见一斑。
好不容易拿到了护照,接着是排队盖章。看时间显然是不够了。我们只好求前排的人让我们插一下队。幸好他们都理解赶车的人,直接让我们插队盖好了章。
在我们慌不择路地找到一辆的士赶到火车站时,那列澜沧号高铁正停在站台边,座位周围的人一见我都说:“你终于来了!”。上车后一两分钟就开车了。好险啊!这落地签办起来得有救火的速度才行!原来,火车停留2个小时是为了让车上所有人在两边的口岸盖章。(现在好了,从7月1日起,老挝对中国实行免签政策。中国人到老挝可以一路畅通了。)
高铁不时地穿行于隧道之中,可见当地的地质结构之复杂。官方公布有167座隧道和301座桥。
琅勃拉邦高铁站
由于中老铁路的设计、建设和主要投资方都是中国,所以高铁内外与我国的高铁没什么两样,包括车站。站内到处都有中文标识。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老铁路通车一年,旅客人数不断创新高。不得不承认,老挝虽然贫穷,但因其生态原始、民风纯朴、佛事兴盛,又有法国殖民的历史,所以反而吸引了很多中国人和欧美游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国度。那里的夜市全都红红火火,外国游客是主要消费群。
琅勃拉邦的老法特色
琅勃拉邦是老挝离中国最近的一座大城市。它是老挝的第二大城市,曾做过几个朝代的国都(人口与范围却还不如中国的一个县城)。经联合国专家组考察,琅勃拉邦全市有679座有保存价值的古老建筑,其传统习俗与殖民风貌保存最为完好,自然生态也原始而美丽,因而它在1995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
从高铁站到琅勃拉邦市区的的士、小中巴等交通工具比较正规,统一价格是4000基普,很便宜,而且还包送到酒店。而老挝的其他消费却不很便宜,因为该国工业不发达,很多物品都靠进口。
琅勃拉邦街景
琅勃拉邦美仑美奂的王宫
琅勃拉邦市区就夹在南康河和湄公河之间。主街布局如同一副鱼骨,两边都有无数条小巷道,东边滑向南康河,西边滑向湄公河。主要景点基本上都集中于这副一公里左右长的“鱼骨”脊柱上。比如王宫、普西寺、香通寺等。每天清晨的布施和晚上的夜市也都在这条“鱼脊”上。
夜晚的酒巴
老挝曾被法国殖民了170多年,所以像越南一样,琅勃拉邦的主街道上矗立着很多浅黄色的法式建筑。这些建筑之间又时不时夹着些东南亚风格的寺庙:人字形尖脊屋顶,两边宽阔的瓦面拉得很低,底部稍翘。这样的结构大概有利于雨季排水。大寺庙的瓦面有些还层层叠叠,翘角处都有蛇形构件(像柬埔寨一样,蛇也是老挝的图腾,但看上去像龙,或许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寺庙的外墙、门窗、柱子上往往都有镀金镶玉装饰和佛教图案,黄绿相嵌,显得金碧辉煌,美丽而精致。这里没有高楼,最多三层,是农村小镇的模样,但又有很多时尚、精美的法式酒巴和餐厅等。夜晚的酒巴里外坐满了欧美游客。
到酒店放下行李后,我就去买电话卡,在那里认识了来自中国邵阳的店主小张。他16岁就跟亲戚到了老挝。疫情开始时回国娶了妻,疫情后又回到琅勃拉邦开了两个电话卡店,并将妻女和父母都接到老挝生活。
“在老挝待了这么多年,感觉如何?”这是我想知道的。
“这里生活没压力,比较悠闲。如果在家乡,我会感到‘亚力山大’”。
在老挝,有大量的中国人开着各种店。不过疫情后,很多中国店都已人去楼空。
像很多中国店一样,小张也做些外币兑换生意,他给我的汇率是1:3150。他还帮我下载了中老铁路购票软件LCR。其实这个软件也是中国人开发的,在老挝境内买高铁票特别方便。我当时就用这个软件买了三天后到万荣的高铁票。在琅勃拉邦的几天,我差不多每天都会去小张的店里坐坐。
琅勃拉邦清晨的布施
琅勃拉邦清晨的“布施”活动是必看节目。游客们一般在6点左右就前往布施地,买好糖饼和新鲜出锅的糯米饭,然后被安排脱鞋坐在路边等候。大约6点半,便有长长的一队身披红色僧服的和尚(长者在前,僧服偏棕色)从香通寺方向鱼贯而来,接受每位善众的布施。其中还有不少男孩。老挝是个全民信佛的国家,男生们一生中基本都会出家一段时间到寺庙修学。寺庙不生火煮吃,所以僧人们每天一早便出寺化缘。这一景象十分壮观。只见僧人们光着脚丫、捧着僧钵、挎着布袋从善众面前缓缓走过。善众则一把一把往跟前走过的每位僧人钵里放布施物。僧人钵里的物品装满后,他们会将其倒出到一个大竹筐里,然后继续接受布施。这样的过程一般要持续半个多小时。
看着眼前飘然而过的一个个红衣僧人,老的,少的,我记不住他们的容颜,却在向他们分享食物,分享我的善念与愉悦。这就是布施吧!我向他们布施食物,他们向我布施空达宁静的心境。此刻,一切都变得和谐而美好。
有点像柬埔寨的巴肯山,琅勃拉邦“鱼脊”上的普西山顶佛塔旁边也是观日落的绝佳位置。从佛塔开始,各有两条白色的水泥长蛇顺东西两面陡坡蜿蜒冲下,护持着上下的山道。途中依山就势立了许多释迦摩尼与弟子的塑像,自然少不了七头蛇,还建了寺庙。日落时分,佛塔旁挤满了观日落的游客。但见湄公河对岸的山峦上空先飘上一层红霞轻纱,镶上白云素练,蛋黄色的夕阳随后套在鲜红的“绒”圈里从云端一点一点试探着滑下,越来越大,越来越媚,柔柔的暖光洒在湄公河上。岸边的橙色屋顶,水中浮着的游船都在静静地目送她回宫。夕阳走得十分缓慢,辛苦了一天的她累了,最终在片片红色“帷幔”的簇拥下慢慢沉入群山之后。
湄公河上的落日
我还坐着游船在湄公河上观看了一场日落。同样的落日,不一样的景象。河上的落日显得更大、更红。余晖似笔,在河面划出长长的光影,被水波荡漾成一个硕大的惊叹号。直到夕阳走了好一阵,岸边炊烟袅袅、灯光次第亮起,最后一抹红晕才慢慢消散。不过,无论是山上还是水上,每天的落日都是恋恋不舍,每晚的月亮都想赶上日落前与太阳相遇。
琅勃拉邦是老挝的佛教中心,这里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走进一片住宅区,说不定转身就邂逅一座寺或一座塔。
香通寺
琅勃拉邦最大最美的寺庙是香通寺,就在“鱼脊”最北端、南康河与湄公河交会的地方。该寺建于1560年,直至1975年都是王室的私有财产。其主殿黛色微弧的屋顶覆着法轮,一直拉到接近地面的位置。屋檐下几乎每一寸墙面都绘着繁复的图案,有佛教故事,也有人类日常生活场景。整个后墙被一棵大树图案占满。我想,它是寓意生命吧?屋脊两端翘角都由翠绿色的蛇头护卫。殿内的梁柱、墙面和天花上无不刻绘着精致的图案,十几根粗大的缕金柱子尽头是一座大金佛坐像,周围或站或坐着十来座小型佛像。据说这个寺才是当地人来拜佛求福的寺,大家认为这里的佛很灵。我看到的确有一些当地人捧了花来敬拜。他们不烧香,只奉花与钱。钱夹在花篮上。她们跪坐于红地毯上,双手合什,嘴里念念有词。
主殿周边还有一些配殿、佛亭、佛塔等建筑。所有柱子、墙面和天花上都凸绘着各种图案,鲜艳而灵动。东北面那座寺是一座葬仪礼堂,殿中央一驾由七头金蛇拉着的灵车和骨灰金瓶高近屋顶,内外墙面绘刻着精美的图案,墙边摆放着一排玻璃展柜和各式金色人物塑像。
我到那里的时候是中午,寺内游人不多,白色佛塔上镶嵌的镜子反射着太阳光,犹如佛光四射,神秘而详和的光芒照耀寺院。我特别喜欢这份安宁。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刘忠娥,湖南郴州人,现居广东省河源市。当过教师,做过记者和编辑。爱文字,爱旅行,爱所有的真、善、美。
♡ ♡ ♡ ♡ ♡ ♡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