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光:河西学院建设发展的见证者与传承者
文 ǀ 曹 斌 惠佳莉
在河西学院的岁月长河中,有一位慈祥的耄耋老人,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一位美好心灵的引路人,一位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他就是丁耀光先生。他的一生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塔,为无数学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他的生命故事就像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记录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他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河西学院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和辉煌成就。
丁先生出生于1941年,自幼聪颖过人,热爱学习。1965年,他从原甘肃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就职于张掖师范学校。他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在张掖师专恢复建立后的1978年,丁先生开始了他的高校教学生涯。他亲眼见证了张掖师专从一个小小的师范学院发展成为如今的河西学院,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付出,也充满了希望和喜悦。他参与并目睹了学校的成长壮大,从最初只有几百名学生的规模,发展到如今拥有两万多名学生的庞大学府;从几十人的教职工队伍,壮大到三千多人的团队,学科专业由6个专科专业发展成现在70个本科专业、11个医学专科专业、3个硕士研究生点。
最令丁先生感到欣慰的是学校学科专业的发展,他说:“如果说我对学校有所贡献,那就是负责组建了马列主义教研室、政史系、管理系并担任党政领导。几经整合,现已分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占全校二级学院的五分之一。”从教41年来,他始终如一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一直在做党政工作,几十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他爱岗敬业,把青春献给了河西的教育事业,把爱心留给了莘莘学子,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支壮美的桃李之曲、一首无悔的人生之歌。
今年83岁的丁耀光先生,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党员,光荣在党50年。19岁那年,也就是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生活异常艰难。然而,这并没有动摇他加入党组织的决心。他满怀激情,向党组织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之后,几乎每年都会递交一份新的申请书,表达他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15年的等待,12份申请书,终于在1974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动和自豪。他知道,这是党组织对他多年坚持和努力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更高的期望。
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合格的好党员。无论是脏活、重活、难活还是危险的活,他都带头干,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先后三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两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这个奖项对他来说,不仅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未来工作的鞭策。他知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他坚信,只要坚定信念,永远跟党走,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是丁先生一贯的坚守。他不仅在评优选先时主动礼让,把荣誉让给他人,以安慰长者、鼓励年轻人,更是以实际行动去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他在职务晋升中展现出无私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善于发现并推荐身边的人晋级升职,付出了超越职责的爱心和善心;他对政史系的成长充满了自豪和喜悦,对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表现出了他的古道热肠和人文关怀;他对待生病的老师更是关怀备至,无论是亲自到医院看望,还是在手术室前长时间的等待,以及在病房里的细心照料,都显示出了他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育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陶冶与锤炼学生的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耐心细致地做学生思想工作,用真情感化他们,用真理启迪他们。在教学期间,他先后讲授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公共关系》《政治学》《伦理学》等课程。丁先生对待学生一直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他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从教41年间,他教过的学生4000有余,始终兢兢业业,勤奋耕耘,为了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回答学生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经常挑灯夜读到深夜一两点,孜孜不倦深钻教材,翻阅大量的参考书,讲稿改了又改,加添得密密麻麻。他十分注重互动式地讲授思政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注重讲课的条理性,抓住重点,讲清难点,鲜活生动,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兼顾学科前沿动态的介绍,还能将自身业务的优化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相结合,曾2次获“优秀教学奖”。
良师必学者。丁先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术研究,严谨治学,取得了较好成绩,曾先后发表论文12篇,其中文章《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评价唯心主义》荣获全国师专学术研讨会一等奖,还参编了教材2部,编写《小学生素质教育读本》4册、《中学生素质教育读本》3册,以科研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除了担任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丁先生还担任过公共教研室负责人、文科党支部书记、马列教研室副主任、政史系主任、书记、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担任过中文78级1班班主任和英语系80级班主任。事情繁多,一天忙得团团转,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尽管如此,他从不叫苦喊累、撂挑子,他说,因为他是共产党员。
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师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里不能没有水。”丁先生对待学生,就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他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需要用心去浇灌、用爱去呵护。他定期访问学生宿舍,与学生近距离地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愿望,解答他们的困惑,在他的关爱下,许多学生走出了困境,重拾了信心。有一次,他发现一位学生因为患有狐臭而倍受孤立,感到世界很灰暗、自己很孤独,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一天晚自习后,学生报告,这个同学突然不见了,丁先生立即组织同学四处寻找,最终找到了这位徘徊在铁路边的学生。经过多方开导和帮助,并为之联系到了专科医生,根治了狐臭,解除了他多年的精神痛苦,最终高高兴兴地完成了学业。对犯错误,甚至犯了严重错误的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以情感人做转化工作。有一个学生参与了盗窃集团的销赃活动,被公安机关拘留释放后,丁先生和班主任一道,在班上组织了欢迎那位同学归队的仪式,他要求那位同学要汲取教训,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犯错误不要紧,最要紧的是要坚决改正错误,走好人生的路。那位同学当场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争做好人。那位同学走上工作岗位后,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
这些只是丁先生关爱学生的冰山一角。他的事迹数不胜数,每一个都充满了温暖和感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1993年,他荣获了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教委党组授予的“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建校80周年庆典上获得“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这是对他多年来辛勤工作的最好肯定。
“小车不倒继续推”,这句话恰恰形容了丁先生那种坚韧不拔、甘洒余晖的精神。退休后,他并未选择安逸的晚年生活,而是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更多的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在返聘教书的三年里,丁先生每周都承担着繁重的课时任务,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为学生们传授知识、解答疑惑。之后,他又在教学指导的岗位上辛勤耕耘了十年,期间担任文科指导组组长和校督导委员会副主任,为学校的教学工作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恢复建校50周年庆典之际,丁先生更是承担了校史馆的建设任务。他倾注了大量心血,亲自整理资料、编排版面,最终建成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校史馆,为人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忆。
如今,丁先生已经年过八旬,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依然在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他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河西学院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更多的人为教育事业奋斗。
当杰出校友李灿院士和他的同班同学回访母校时,他们特意安排丁先生讲一堂哲学课,以回味当年的学习时光。丁先生不负众望,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哲学课。讲完后,李灿院士和其他20多位同学齐刷刷站起来,热烈鼓掌,对丁先生的授课表示由衷的赞赏和感谢。
青青校园里,丁先生常常告诫年轻的河西学子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新时代,爱党爱国,为强国读书,成为政治强、业务精、有理想、敢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奉献自己的青春,谱写靓丽的人生。
丁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需要有人去坚守和传承。正是有了像丁先生这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桑榆虽晚,但晚霞依旧灿烂多姿,丁老先生用他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生动的榜样,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有信念、有担当、有奋斗,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为河西学院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为河西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
♡ ♡ ♡ ♡ ♡ ♡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