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小健 |《經厓山觀奇石碑》谈片

文化   2024-11-20 08:29   北京  

《經厓山觀奇石碑》谈片

文 | 區小健

經厓山觀奇石碑

忍奪中華與外夷,乾坤回首重堪悲。

鐫功奇石張弘範,不是胡兒是漢兒。

                晉江趙珤□□□

長年碑跡洗殘潮,野鬼還經野火燒。

來往不知亡國恨,只看奇石問漁樵。

             白沙陳獻章

成化己亥□月□□□□□□

按:此碑刻拓片新會景堂圖書館收藏

此兩首詩,清代道光《新會縣誌·金石》,黃淳等撰《厓山志》卷七均有收錄、黎業明編校《陳獻章全集》則收錄陳獻章詩,然而其釋文均與碑刻拓本的文字存有差異。

上圖左1為清代道光《新會縣誌》,圖2、3、4為黃淳等撰《厓山志》。

陈占标小考文

一、詩題“經厓山觀奇石碑”,縣誌、厓山志均作“登厓山觀奇石碑”,全集則為“奇石碑吊古”,並注明了出處為陳志平撰《陳獻章書跡研究》一書。

二、陳獻章詩,第一句“長年碑跡洗殘潮”,縣誌、厓山志均作“長年碑讀洗殘潮”,全集作“長年碑跡洗殘潮”,並作注為“碑拓釋文作‘碑讀’”。

三、第二句“野鬼還將野火燒”,由於拓本字跡模糊,較難辨析。縣誌作“□□還□野火燒”,厓山志作“墅石還將野火燒”,全集作“野鬼還將野火燒”。

四、第四句“只看奇石問漁樵”,由於拓本字跡模糊,難以辨析,故依縣誌、厓志作“只看奇石問漁樵”,全集作“只將奇石問漁樵”,並注為“碑拓為‘只看’”。繼又注“詩末,碑拓釋文有落款云‘白沙陳獻章,成化己亥九月重陽□□□’”。

五、落款“成化己亥□月□□□□□□”,縣誌作“成化己亥年□月□□日□□□□□”,厓山志作“成化己亥冬十月後學□□□□命工勒石”,全集作注“詩末,碑拓釋文有落款云‘白沙陳獻章,成化己亥九月重陽□□□’”。

六、趙珤,所有資料均作“趙瑤”,訛誤。查明《登科錄》趙珤,字德用,號古愚。晉江人。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進士。趙珤,考《阮通志》職官表,珤,成化十二年任按察司僉事。

       成化二年(1466)丙戌科進士題名碑拓片

 

據査資料,清代道光《新會縣誌·金石》收錄了此詩,並作了注:“右刻在厓山慈元殿兩廡,按:厓山志,趙字下是珤字,珤,字德用,晉江人,進士。考阮通志職官表,珤,成化十二年任按察司僉事。詩當作於此時,白沙集中不見此詩,采之可補其闕。”

又據査資料,黃淳等撰《厓山志》卷七有記載:“光緒戊申,吾友陳去病孑然犯寒,往遊厓山歸,以是詩拓本見贈。趙德用,珤,陳石齋獻章,七絕各一首,今嵌慈元殿廡間,題曰“忍奪中華與外夷”,云云,末署晉江趙珤,其言足悲者。後一詩曰“長年碑讀洗殘潮”,云云,則石齋句也。是詩白沙集不載,世人每誤以上詩亦石齋之作,今見拓本始知其謬。順德鄧實記”

再據陳占標先生考證:但事經數百年後,卻被一些人誤傳為白沙之作。筆者曾聽邑老傳聞,梁啟超也誤以此詩為白沙作品。范文瀾《中國通史》(1941年版)也曾持此見。直到近年,這種訛誤還見諸報端。可見影響是不小的。歷史學家陳垣在他的《論登厓山觀奇石詩》中,已曾指出該詩的誤傳:“廣州真光雜誌廿四卷第三號,有醉眠山人詩話一則,謂‘鐫功奇石張弘範,不是胡兒是漢兒’,系白沙先生吊璽詩,殆傳聞之說也。此詩實晉江趙珤作。”陳老還說“白沙詩……字已剝落不復成句,白沙本集亦未載,僅見於道光新會縣誌金石編。”白沙這首詩在明萬曆進士黃淳主編的《厓山志》有載,且有陳獻章的墨寶,該詩原句云,“長年碑讀洗殘潮,野鬼還將野火燒,來往不知亡國恨,只看奇石問漁樵。”今一併錄於此,以補陳老論文之缺。

 上图是30年代的照片,左边的岩石在疏浚河道时已经炸毁,右边的岩石仍在,现在是牛牯岭海军基地管辖区。

綜合以上資料,碑拓本第一首詩為趙珤作,是毫無疑問的。詩題當為《經厓山觀奇石碑》,依當時的地勢狀況,奇石在海中,是經過觀奇石更合情理。陳獻章詩的各種差異,僅詳列各種版本記載,不作評論。

厓山慈元廟碑刻,在民國時期(1937年)趙氏族人曾寄付慈元廟碑內碑刻拓本給時任國民政府主席林森30張,呈請政府資助修繕慈元廟,後因廣州及新會相繼淪陷,修葺一事不了了之。


作者简介: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




地名古今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这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是那个地方的符号,也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