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斌 | 内陆河:从第二到第一

文化   2024-06-04 22:13   北京  

内陆河:从第二到第一

文︱曹  斌

最喜流金岁月,五月赤日流火,校园的芍药花次第开放,明理湖畔书声琅琅,知行亭内乐音袅袅,在这美好的时节,我们踏上了西行的旅途。

这是我平生第二次进疆。

两次进疆的使命大体一致:与自治区各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对接洽谈校地合作事宜、看望慰问我校在疆就业校友、为本届乃至后续毕业生就业拓展渠道和岗位、听取新疆用人单位和校友们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所不同的是,十年前,2014年的那次,随着校领导一周内走访了和田、喀什、阿克苏三个地区教育卫健部门,还回乌鲁木齐拜访了自治区教育厅领导,进行了友好的协商;而这次,我们一行四人的访企拓岗工作小组在走访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柯坪县、乌什县和拜城县之前,先拜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

两大母亲河在我们这次的西行中得以串联,我在会议发言中表示:这是河西学院所在张掖市的母亲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前来拜会老大哥南疆的母亲河——第一大内陆河塔里木河的友好之旅。

5月23日中午一点半,机身稳健地落地塔里木机场,这所新建的机场显然有效地解决了阿克苏-阿拉尔-乌鲁木齐铁路运力不足的问题,方便快捷,高端大气。

阿拉尔,一座英雄的城市,从精神谱系上讲,她以兵团精神、老兵精神、359旅精神、胡杨精神著称,与河西走廊的红西路军(长征)精神、铁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敦煌守护人精神、八步沙精神一脉相承、相得益彰。她的城市精神“忠诚、担当、争先”,与张掖市的城市精神“卓苦、包容、奋进”遥相呼应、美美与共。

王震将军:“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是第一师阿拉尔市的城市标签,这又恰如明·郭登《甘州纪实》:“黑河如带向西来,河上边城自汉开。山近四时常见雪,地寒终岁不闻雷。牦牛互市番氓出,宛马临关汉使回。东望玉京将万里,云霄何处是蓬莱。”在这里,阿拉尔市的昆岗文化、屯垦文化、西域文化,与河西走廊的敦煌文化、西凉文化、走廊文化,共同构成了丝路文化和谐的奏鸣曲。

两座城市均为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重镇,发端于4600-5000多年前,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族特色浓郁,人民勤劳、勇敢、善良,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效益显著,人文景观奇特、旅游文化勃发。现如今的市容市貌都堪称四季见绿、三季有花、两季结果。同时,阿拉尔市的城市名片“塔里木河起源地、三五九旅传承地、多元文化汇聚地”,与张掖市的城市名片“地貌景观大观园、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暑天休闲度假城、西路军魂传承地”,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塔里木大学与河西学院也一东一西遥相呼应。

塔里木河从阿拉尔市畔缓缓流过,我们知道,她是源于和田的和田河、源于喀什的叶尔羌河和源于阿克苏的阿克苏河在第一师十六团(阿瓦提县境内)三合一的历史造化,可谓有容乃大。

在阿拉尔市举行的校地合作座谈会、校友见面会以及赴医院、企业的考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在第一师就业的我校校友共有近200人,他们个个神采奕奕、阳光自信,充满了对母校培养教育和看望慰问的由衷感激,表露出对第一师吸纳认可和呵护成长的真诚感谢,表达了对学弟学妹们来疆就业创业的热烈欢迎和殷切祝愿。

在阿拉尔市期间,工信局引领我们参观阿拉尔市经开区4家企业:洁丽雅、天盈石化、南疆碳素、青松建化。卫健局引领参观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并召开了座谈会。我们还有幸途经参观了三五九旅屯垦戍边纪念馆、塔里木河观景台、上海青年林和阿拉尔市职业技术学院,深深地为这座英雄城近几年的飞速发展和未来前景而折服。

5月25-26日,双休日,我们的进程没有因为是双休日而止步。

沿着阿克苏河逆流而上,25日上午,我们从阿拉尔市转战阿瓦提县。两个小时的车程中,窗外蓝天白云、稻田鱼塘、麦田大棚、绿植果园,一一从眼前飞逝而过,那些和河西走廊并无二致的田园风光让人忘记身处大美南疆。中午13:00许,我们来到了“中国棉乡”“中国长绒棉之乡”“刀郎部落圣地”“慕萨莱思之都”的阿瓦提县,开启了我们小组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第一个县上的工作。

当天下午,我们如期召开了阿瓦提校友见面会。短短小20年中,我校校友在阿瓦提县就业的多达140多人,其中包括教师教育行业100多人,医疗卫生行业20多人,还有党政机关就职者。其中包括教育行业的书记校长、中层干部29人,县医院护士长、执业医师3人。我们由衷地,为校友们的突出表现和扎根边疆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突出成绩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感到骄傲和自豪。

26日上午,我们在阿瓦提县商工局的刘局长引领和陪同下,参观了县域内的利华、集智、舜馨、精一4家纺织企业;下午,我们马不停蹄,在县商工局、卫健局引领下参观阿瓦提县人民医院(校友19人)。

连续两晚,南疆偶遇极端天气,电闪雷鸣、冰雹暴雨,让很少有阴晦雨雪天气的阿瓦提人说,这是由我们的到来造成的。凉爽的夜间,穿成而过的阿克苏河边,我们品味着刀郎部落那卓苦淳刚的历史、聆听着校友们扎根祖国边陲、致力奉献青春的故事,推杯换盏饮啜着葡萄美酒慕萨莱思,其乐融融,其情恰恰。

由于小组成员后续工作倒逼的原因,我们之后的行程只能更加紧凑,像极了路边急于让人们“进口”的南疆每公斤一元五角钱的西瓜。

27日,星期一,我们度过了此行最具挑战性的一天。一天内,我们驱车奔波400多公里,还先后组织召开了阿瓦提县、柯坪县两场校地合作座谈会,并于天黑前赶往了乌什县。

柯坪县,一个三面环山、拥有6万人口8912平方公里土地的边陲小县,是阿克苏地区的西大门,2021年,该县像打了鸡血般迅猛发展,不仅县城规划设计和基础建设提速实施,而且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强劲发展。恰玛古、红枣、羊肉并称“柯坪三宝”;有“岩羊之乡”“白驼之乡”“恰玛古之乡”“薄皮馕之乡”“黄杏之乡”“长寿之乡”的美誉,其中“柯坪恰玛古”“柯坪羊肉”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羊产业、骆驼产业、恰玛古产业、黄杏产业、铁皮石斛产业、绿色戈壁设施农业产业等,使得柯坪成为绿色健康的产业宝地。

在“河西学院来柯考察座谈会上”,我们得知有43位校友在这片热土上扎下根、撸袖流汗,成为这座县城容貌焕然一新的一支中坚力量,这让我们倍觉欣慰。

不敢在柯坪久留和入住,脚步从柯坪途径阿克苏,再顺着阿克苏河的第一大支流——托什干河逆流而上,马不停蹄驰奔不息。夕阳西下,我们来到了冬暖夏凉的“中国沙棘之乡”“丝路泉城、养生乌什”,这里的天山南脉、托什干河,以及燕泉山景区,无不向我们讲述着陈汤、李白、玄奘、林则徐等亲临亲历的故事。根据库尔班·尼亚孜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奔腾的托什干河》更是先辈们追寻人类命运共同体坦途的继续。

28日上午,召开校地合作座谈会、校友见面会后,参观考察了县人民医院和县新兴企业——新疆亚联钢结构工程有限责任公司。77名校友在乌什工作的突出表现让与会县领导赞不绝口,校友们对母校培养教育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期望学弟学妹学成来疆就业的殷殷之情不绝于耳。

乌什县之前工业经济发展缓慢,如今,该县的工业园区内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批工业企业落地乌什大兴土木,这缘于今年九月份行将开放的新口岸——别迭里口岸。这一口岸的开通,使得原本是口袋型的乌什成为了经过吉尔吉斯斯坦通向中亚西亚的又一条大通道。乌什县各行各业都期望河西学院助力县域经济发展进而在一带一路上有所作为。

为了顺利完成在拜城县的工作任务,我们共同商定,乌什不住第二晚而转住在阿克苏,以便次日向拜城县进发。

29日上午,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行,那偶遇的会车旅友们给我们友好的招手致意,以及路边像极了张掖七彩丹霞的地貌,让两个多小时车程时有惊喜、不再疲倦。

拜城县是“西气东输”的主力气源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自治区重要的粮食基地、油料生产基地、重点玉米制种基地和美利奴细毛羊生产基地,享有“中国黄油菜之乡”“中国细毛羊之乡”“南疆煤都”的美誉。

边走路、边备课,百度中的拜城,让我眼前一亮:原以为龟兹在和田地区,此行方知,我们要去的拜城,才是龟兹古国。我知道的是,龟兹古国乃龟兹歌舞之乡、鸠摩罗什故乡、婆罗门曲(甘州大曲)及霓裳羽衣曲的源出地。

拜城县境,汉时为姑墨国、龟兹国地,归西域都护统领。这里的龟兹文化是我国古代汉唐文化、西域文化与国外古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融会贯通,并结合龟兹人文特点而孕育的有着鲜明民族特征、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兼容并蓄的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画、石窟题记、乐舞、戏曲、文物、诗词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龟兹文化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午,“河西学院来拜考察交流座谈会”暨校友代表见面会、走访拜城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以及参观考察拜城众泰煤焦化有限公司、新疆峻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拜城热铁克雪山温泉等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尤其是天山雪景下的呜呜泱泱的温泉留给我们无尽的遐想。

我校有53名校友在拜城县就业。座谈中,校友代表们俨然成为了拜城的代言人和宣传员,他们对天山南麓拜城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冬暖夏凉优越的气候条件、一望无际良好的绿化植被、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淳朴善良的民风习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等,如数家珍,看得出他们扎根这里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西学院坚持西进东拓,十三年坚持不懈,实施“实习支教援疆”“千人进疆就业计划”,实现了学生实习支教援疆和在疆就业人数“双过万”的目标,即:连续选派31批12293名师范生到新疆的6个地市14个县的200多所中小幼学校顶岗实习支教;近14年在新疆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已达13028人,为服务新疆建设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政治可靠、专业扎实、为人朴实、工作踏实”。《光明日报》记者以《一所地方院校的国家情怀》的长篇报道对此大加点赞。

我们此行,为期10天,行程7200公里,可谓不辱使命。有一组数据为证:先后拜访了第一师阿拉尔市和阿克苏地区4个县,组织召开了9场校地合作座谈会、10场校友见面会,考察医院5家,走访企业12家,共计见面校友达82人之多,了解到在5师(市)县就业的校友有496人,并了解了人才需求相关信息,征求了地方和校友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了多项校地合作意向。仅我个人新增电话号码和微信就达56个。

范志强、牛尚武、秦宝全、蒋伟年、董志安、李祥林、车万里、张铁军、魏艳霞、刘云、沈玲桃、吴万有、程万阳、陈汉青、何水姣……一个个闪亮的名字,和着他们背后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桩桩件件存入我们大脑的移动硬盘。

人们常向往岁月静好,人们更梦想诗与远方。

从第二大内陆河到第一大内陆河,此行最大的感悟在于:

一、在疆就业校友们的突出表现和非凡成绩,使得河西学院“一靠三实”的毕业生品牌在南疆树立了口碑,这也是我们开展工作得道多助的原因所在。我们此行得到了第一师阿拉尔市、阿克苏地区教育局及四个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阿克苏地区教育局派员随组同行,协调联络,让我们此行一路绿灯。各县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全程陪同、主持座谈会并介绍县情,让我们感受到了高端大气的礼遇。

二、河西学院地处的河西走廊与南疆地区,特别是阿克苏地区地缘相近、民俗相同、人文相通、人缘相亲、血脉相连,这是河西学子来南疆就业,能最大程度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独具优势。

三、新疆自治区抢抓国家对口援疆的难得机遇,坚持向外借力与自身发力有机结合,立足实际,着眼未来,加快了建设幸福美好新新疆的步伐。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的成就,从台州市援建的第一师阿拉尔市职业技术学院、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建的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绍兴市援建的阿瓦提县名师发展中心和鲁迅中学鲁迅高中、湖州市援建的柯坪县宾馆、衢州市援建的乌什县人民医院、温州市援建的拜城几个中学和医共体总医院等,便可窥见一斑。

四、迅猛发展的第一师阿拉尔市和阿克苏地区各行各业都对高素质人才求贤若渴,校地合作具有着巨大的空间。譬如:阿克苏地区现有高中生6万人,估算到2027年高中生将净增8万人,所以未来3-5年间,高中教师(具有高中教师资格)的缺口巨大。阿克苏地区教育局提出在该地区建立师范类学生实习就业基地,今后每批匀出200人到阿克苏实习带就业的愿望,学校应予接招。

五、南疆、阿克苏地区各县融媒体中心、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纺织工矿石化企业等岗位对本科学历毕业生有需求却无编制,但他们实行同工同酬,待遇不菲,需要选派实习生实习“双向选择”,并做工作动员毕业生进疆在这些岗位就职。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黑河体悟,河西学院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塔里木河见证,一届届河西学子在天山南北向下扎根、向阳而生、向上生长、开枝散叶、开花结果,不断创造着新的传奇。

                    (2024年5月30日晚初稿) 

                    (2024年5月31日下午二稿)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


地名古今
地名如人名,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关。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接续这千百年的情感传承,是那个地方的符号,也是那个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系的标志。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