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厦门童年生活
文 | 高上达
1950年12月我出生在上海,父亲黄席棠是留德的数理博士,当时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主任,母亲高怀蓉是上海交大的第一位工科女生,那时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1952年院系调整,厦门大学校长,《资本论》的翻译者王亚南教授动员我父亲到厦门大学去担任物理系主任,我们家就举家搬迁到厦门。我对此没有印象,只从家里保留的几张旧照片中看到二、三岁的我和爸妈、哥哥姐姐在厦大大白城的住家前拍的照片,知道我很小即住进了厦门大学。厦门的房子都是石头盖起来的,特别硬,听爸爸妈妈说我那时候在家门口玩,摔到阴沟上,把两颗门牙摔掉了,爸妈吓坏了,爸爸抱着我冲到厦大医院去救治,牙齿掉了装不上了,还好那时候还没换牙,爸妈一直担心我的门牙长不出来,直到恒牙的两颗大门牙终于长出来了,才放下一颗心。这些事情我一点意识都没有,可见那时候还太小。大约在1954年,我妈妈去清华大学进修,爸爸一个人对付不了我们,爸爸妈妈就把我们三个孩子又送回上海,放在我舅公家里,舅公从年轻的时候就跟我奶奶住在一起,舅公舅婆待我们就像待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我们在上海住得很习惯。1956年妈妈从清华大学回厦门大学后,爸爸妈妈觉得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很寂寞,就决定先把我从上海带回厦门。刚好厦大生物系汪德耀教授去上海出差,爸爸妈妈就托汪教授把我从上海带到厦门。我跟着汪教授先坐了一段火车,现在想想当时应该是从上海到江西鹰潭下了车(那时候鹰厦铁路还没有开通),然后改坐汽车。我一到鹰潭就开始使劲地哭,吵着要找阿婆(舅婆),汪德耀教授哄着我,住旅社、坐汽车,非常耐心。福建到处都是山,长途汽车在盘山路上转啊转,我吐得一塌糊涂,汪伯伯每天都事先准备好几个厚纸袋子接我的呕吐物,这样在山上折腾了大约三天,终于到了厦门,汪伯伯把我送到家时已经是晚上了,家里已经有好几位厦大的教授等着,他们开心地围着我,笑着说我衣冠不整,衣服裤子都没有拉整齐。大家都称赞汪伯伯真是了不起,一个人把我这不好对付的5岁小姑娘从上海带到厦门。40年后,王德耀教授来福州出差,我去看他,我们讲起那段经历,开心地哈哈大笑,汪伯伯就像是我的父亲那么亲。
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在厦门大学大白城家门口的外廊上拍照,抱在妈妈手上的是我。
我和姐姐高上凯在厦门大学大操场的看台上拍照,可以看到我的门牙没有了。
我到厦门时年纪还小,就在家里玩。我家住在厦门大学的大白城,大白城在靠海边的山上,从半山腰以上有很多栋只有一层楼的石头房子,每栋房子中间有一个石头阶梯,从阶梯走上去是一个外廊,外廊两边各住一家人。我家隔壁住的是物理系的何恩典教授,我常常到何教授家去跟他家的孩子玩。何教授的妈妈是个慈祥的老奶奶,奶奶眼睛老花了,我就帮她穿针引线,有一次奶奶的一根缝衣针找不到了,奶奶满床铺找,说针是一定要找到的,否则扎进人身体就不得了了!这事给我的印象深刻,之后我一辈子都特别小心缝衣针不能乱丢。十七年后我从插队的闽北山区回到厦门卫生学校读书,星期天就到何恩典教授家去玩,何教授夫妇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大白城离厦门白城海边沙滩只有一、二百米路,站在家门口外廊上就可以看见白浪滔滔的大海,爸爸妈妈常带我去海边玩。厦门的很多孩子都不穿鞋子,因为离海边近,我也想不穿鞋就去海边,结果一走到路上脚底板就被石子硌得痛得不得了,一步都走不了,爸爸妈妈只好一人一边拎着我的胳膊架到海边去。记得我最早学游泳就是在白城海边,海水虽然咸,但饱和度高,很容易浮起来,浪头冲过来,很惬意和舒服。到6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把我送去上厦大幼儿园,我生性不爱上幼儿园,那里没有熟悉的朋友,没有家人陪伴,厦门话也听不懂,记得中午睡午觉的时候,我睡不着,看到老师来了,就把眼睛闭起来装睡,可是起床后老师说中午没睡觉的孩子回房间去继续睡,其中有我,我好生奇怪,老师怎么知道我没睡呢?我明明闭着眼睛啊!后来才知道,没睡着的时候眼皮子是会动的,是它出卖了我。没两天,我在幼儿园又出鼻血了,没人看到,我弄得满脸都是血。这下子我坚决不去幼儿园了,爸爸妈妈拗不过我,只好去找原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当时已经改名为东澳小学的林友梅校长,希望能收我进小学读一年级。按当时的规定,7周岁才能入学,可是我只有6岁半,不能收我。林友梅校长出了个主意,她说厦门城里有一个小学可以收6岁半的孩子,我可以先去那里上学,一个学期后如果考试成绩合格就可以回来上学。无奈爸妈只能送我去城里上学,可是城里很远,我一个6岁的孩子怎么去呢?正好厦门大学教育系潘懋元教授的儿子潘世平也不到年龄,两家的家长就一起雇了一辆三轮车每天接送我和潘世平去城里上小学,我和潘世平挤在一辆三轮车上,每天在厦大进城的路上来来去去,要知道那时候坐三轮车去上小学无异于现在开着宝马接送孩子,成了厦大的一道风景线。潘世平的父亲潘懋元教授是厦大的教务主任,曾经是东澳小学的前身——厦大附属小学的校长,他的孩子差了半岁也不能进自己曾是校长的小学读一年级,在现在的人看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可那就是那时候的人!潘懋元教授高寿至103岁,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教育家的风范。我和潘世平在城里读完一年级上学期以后,以优秀的成绩理所当然地回到了东澳小学,从此我有了一群东澳小学的小伙伴,并影响了我一生的生活。
我上小学一年级了,在大白城家门口照了张相。
东澳小学的前身是1925年8月创办的厦门大学附属模范小学,1952年更名为东澳小学,就在厦门南普陀的西侧,其实它的地盘是南普陀的一部分——南普陀寺养正院旧址,学校除了正门以外,侧边有一个小门直接通南普陀寺,小门紧靠南普陀寺的鼓楼。东澳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厦大教职员工的孩子,所以历年有在厦大任教的教授的孩子都是东澳小学的校友,包括杨振宁教授也因其父亲数学家杨武之1928年在厦大算学系任教授而在东澳小学读了一年书。我在东澳小学上学时学校只有六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班还算兴旺发达,有50来个学生,可是我姐姐六年级毕业的时候班上就只有19个学生。因为都是厦大的孩子,上学放学都在一起,玩起来就疯了。那时候我的脚底板也厚了,上学也常常打赤脚,在石子上踩来踩去,厦门话也讲溜了。放学了不回家,结伴到处玩,男同学常常窜到南普陀里去找和尚玩,南普陀寺内有各种各样的和尚,胖和尚、老和尚、小和尚、疯和尚……,最胖的和尚是寺庙里的大和尚,厦大大礼堂不论有什么演出,一排一号永远是留给胖和尚的。我有几个好朋友,除了我的车友潘世平外,还有几个女同学,黄天行、魏晋、林之愉、范小莹……,男生还有黄晞、陈肖男、何笑松……,我们玩的地方很多,花样也很多,有的时候到河边採草莓,採了就吃,没什么脏不脏的;有的时候到海边去玩,一伙人在前面跑,另一伙人在后面追,名曰“沙漠追匪记”,裤腿卷得高高的双腿从海水里泡回来,用海滩上的细沙抹一抹,然后把细沙撸掉,腿就干了,穿上鞋子回家爸爸妈妈就不知道了。一群孩子想着花样玩,玩打架,一人拿一根竹竿找个空地对打。有一次一伙人到我家玩徒手打架,结果把书架撞倒了,满书架的书倒到地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书架扶起来,把地上的书捡起来胡乱插进书架,然后一窝蜂逃回家,我爸爸回家要找书,看到书架上书的摆放次序完全乱了套,一边找书一边发脾气:“怎么回事,书全乱了”,我在旁边一声不敢吭。长大后自己有了书架,才体会到那真是闯了大祸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个同学说南普陀的后山上有一座老鹰山,上面有很多老鹰,于是放学后一群孩子从学校的侧门溜入南普陀,爬上后山,翻过一个山头后看见不远处的另一个山头上有好多老鹰,我过去见过的老鹰都是在天上飞的,老鹰飞的时候翅膀是不动的,在高高的天上滑翔,可是老鹰山上的好多老鹰是停在山头上的,天上飞的老鹰和山上停着的老鹰轮流忽上忽下地在天空翱翔,他们的鹰钩嘴冲着地面,好像随时准备俯冲下来啄你,我吓得蹲下来躲在岩石后面,简直快匍匐到地上去,我们一步不敢停留地跑下山,之后我再也不敢去了,回来也不敢告诉爸爸妈妈。我们有不文明的玩法,也有文明的玩法,有时候我们相约星期天去鼓浪屿玩,那时候轮渡只有五分钱,我们一群孩子到鼓浪屿菽庄公园去玩,去爬日光岩,去看鼓浪屿的洋房,然后一起回家。虽然我们疯玩,但从来没有耽误学习,我们在学习小组里一起做作业,每次考试都是好成绩。想想那时候的孩子真幸福,只要书读好,没有人管你怎么玩,爸爸妈妈省心,没时间管你也没必要管你,记得到时候回家吃饭就好,哪像现在的孩子无时无刻被父母逮着念书,补习这个,补习那个,一刻不停地学这学那,快把自己“卷”成铺盖卷了。
厦门南普陀寺,主殿左侧的白房子就是东澳小学旧址,老鹰山就在寺庙的后山上。
东澳小学旧址一部分,中间的房子是一间教室,左边就是南普陀的鼓楼。
1958年823炮战的时候我已经二年级了,炮战开始前我们还在外面疯玩。有一天,防空警报突然响了,炮弹就落到海里,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跟着大人顺着山上的防空壕向防空洞跑去,边跑边看到炮弹落在海里,随着“bong,jiu,sa”的声音,看到炮弹落到海里,然后海水升起一个水柱子,接着又洒落在海里。当时也不知道害怕,一直跑到防空洞里去找家人。之后跑防空洞就是常事了,警报一响就要提着小竹凳,开水壶,吃的东西等跑防空洞,等警报解除了再出来。为了安全,我们从海边的大白城搬到了离海边较远的大南新村,从此告别了大白城。十四年后我再回厦门卫生学校读书的时候,大白城已经找不到了,后来更是全拆了盖了新楼房。炮战时期东澳小学也从南普陀搬到了城里的大生里,暂借那里的房子上课。那时候,爸爸妈妈所在的厦大物理系搬到鼓浪屿去上班,就把我也带去在鼓浪屿的一所小学上学,我总共只在鼓浪屿上了4天学就坚决不肯去了,原因是那个学校的老师不像东澳小学的老师那么和蔼可亲,孩子不听话,老师就把他拖出教室,我看了吓坏了,哪像我在东澳小学的班主任吴秀英老师,那么亲切,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坚决要回厦门找我的小伙伴,爸爸妈妈无奈,又把我送回厦门到大生里东澳小学去上学,我的小伙伴看到我回来了,开心极了,虽然不能再像炮战之前那样放学后到处疯玩,但又可以在一起做功课,玩游戏了。
东澳小学第七届毕业生与全校老师合影,前排左起第四人是林友梅校长,右起第三人是吴秀英老师,第二排右起第二人是我姐姐高上凯。
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叫吴秀英,她端庄美丽,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因一点小事出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吴老师发动我们全班同学到南普陀后山去找她,找回来后老师跟她好好谈,安抚她,并告诫大家不能歧视她。每次考完试吴老师都是快快改卷,我们就早早到校,看着她笑着走进教室等她发成绩。我在东澳小学的时候,吴老师的女儿和大儿子也在学校,都会拉小提琴,我们参加厦门市的歌咏比赛,得了三等奖,伴奏的就是她的两个孩子。我三年级时因为父母调到新开办的福州大学,就匆匆离开了厦门。十三年后的1973年初,我从插队的地方到厦门卫生学校读书,第一件事情就是找我的小伙伴,他们告诉我吴秀英老师一直陪伴他们到小学毕业,我们班上的同学有很大一部分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厦门最好的双十中学和厦门一中。毕业的时候吴老师弹风琴,他们唱毕业歌,当唱到“亲爱的老师”的时候,吴老师流泪了。吴老师因为患风湿性心脏病,后来调到了离家近的城里的一所小学,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因为汽车急刹车,吴老师摔倒了,住进了医院,她教的那个班的全部孩子都到医院去看她。我当即找到了吴老师的家去探望她,吴老师见到我非常高兴,亲切地招呼我,我看她身体很不好,连走路都困难,心里很难过,劝她好好休息。不久我就听说她住进了厦门市第一医院,我到医院看她,见她因为心衰已经不能平卧,更不能下床走路了,照顾她的是她年迈的母亲,看着老妈妈弓背弯腰为吴老师端水送饭,我不禁心痛不已。又过了两周,我再去看她时,护士告诉我吴老师去世了。我无法接受这一噩耗,为什么这么好的老师要受这样的折磨而早早离开我们。命运安排我在这一年回到厦门学习,和我日思夜想的亲爱的吴老师见了最后一面。1985年,东澳小学迁址于当年郑成功操练水师的演武池畔,更名为厦门市演武小学,2006年1月,东澳小学校友制作了一座雕塑献给母校,雕塑上的老师是以吴秀英老师为形象创作的,吴老师,您的学生永远怀念您,历史给了您公正的评价,您当之无愧为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而永远陪伴着您热爱的孩子,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东澳小学参加1959年小学生歌咏比赛获三等奖合影留念,左边拉小提琴的男学生与女学生为吴秀英老师的儿子与女儿。第二排右起第一人是作者。
我在厦门卫校读书的时候曾回过一次东澳小学,学校还是那个学校,教室还是那个教室,课桌椅还是那些课桌椅,可是怎么变得那么小,我当初是怎么坐进去的呢?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都长大了。我走进办公室,看到学校的老师正在整理历年学生的照片,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也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从我离开东澳小学之后,我们从童年走进了青年,但童年的情景却像放电影一样不时出现在脑海里。东澳小学,你承载着我多少思念和欢乐。
童年的伙伴相聚,前排从右到左:魏晋、林之愉、作者本人、李美华,后排从右到左:陈肖南、潘世平
童年发小在大嶝岛相聚,从左到右:陈肖南、作者本人、魏晋、黄天行、潘世平
岁月如梭,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我们这些童年的发小曾聚会过好几次,2017年我和潘世平夫妇、陈肖南、魏晋、黄天行一行去大嶝岛八二三炮战旧址,实地体验了一下炮战前沿阵地,回想了我们从童年时经历的炮战一路走到今天的路程。我们经过了文革、上山下乡、再学习、工作,直到今天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从垂髫到古稀,童年时的嬉戏、快乐好像就在眼前,虽然东澳小学已经发展成有40个班,两千多名学生的演武小学,可是小小的东澳小学却无法让我们忘怀。从东澳小学走出来的学生很多进了全国各地的名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除了杨振宁教授外,考进清华、北大等等名校的学生,成为院士、教授、博导、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人员真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数不清。小小的小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真是功不可没。我亲爱的母校、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小伙伴,我的童年和你们密不可分,哪天,已过古稀之年的小伙伴们,我们再回母校和吴秀英老师合个影,给老师献上一束鲜花,再一起回忆我们美好的童年生活!
厦门市演武小学雕塑,教师形象的原型为吴秀英老师。
注:文中部分照片取自安平2021年所写《演武小学百年回眸》,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高上达,生于1950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退休。超声医学专业,主任技师,副教授。
♡ ♡ ♡ ♡ ♡ ♡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主编:李 辉 责编:任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