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绪论和9版的基本一样,医学史的一大段里有很多错误,都原封不动地沿袭下来,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拍砖内科学1/绪论)予以指正,现在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错误。
其引用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一段文字曰:【
说朱熹的《纲鉴》记载了神农“尝百草”,也是低级错误。因为《纲鉴》根本就不是朱熹写的,而是明代袁黄仿朱熹《通鉴纲目》的体例而编的史书,取其中二字,名为《纲鉴》。其实,要讲尝百草的故事,引用古籍越早越有意义,《史记》就够了,非要加一个的话,也要加《淮南子》之类的嘛,何必到明代史书里去找呢?
有了上面的教训,我不免对《通鉴外纪(错作“记”)》的引文也产生了怀疑,去搜原文,果然没有这段话啊!《通鉴外纪》是宋代刘恕所作,而引文其实来自清代吴乘权的《纲鉴易知录》,这完全是乱点鸳鸯谱嘛。
以上是史实错误。更严重的是史识错误。如我以前文章所指出者,把《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说成是“经验型医学理论”完全是错误的。内经里的理论以思辨推理为主,与经验基本无关。希氏的四体液学说也不是经验的结果。
说古代大型传染病是经过“严格隔离”才停止蔓延也完全不是事实,事实是大量死亡后传播途径的自然中断以及被动群体免疫。
威廉哈维1628年出版的划时代巨著一般翻译为《心血运动论》,这早已约定俗成,作者非要按原文翻译,那也是Anatomical Exercise on the Motion of the Heart and Blood in Animals,需翻为《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学实验(或研究)》 ,而绪论作者竟然译Exercise作“实习”,实在令人惊讶,是百度翻译的吗?把哈维当“实习生”,真的妥吗?我特地核对了一下,9版“《动物心脏与血液运动的解剖研究》”是对的,10版反而搞错了,殊为不解。
维萨里和马尔皮基都是约定俗成的译名,译作维萨利和马尔比基,也没有必要。
“血液大循环理论”的“大”字画蛇添足,反而错误,我以前文章已经指出。
讲“人类医学发展历程”,举这几个人物和实例,实在是过于简单且代表性不足。作者对医学史的了解不足以支撑其写作这样高度概括的绪论,严谨性的不足则是雪上加霜,最终令人惨不忍睹。
写绪论是很难的,不仅要有整体把握能力,还要有高度、深度、广度和锐度,不仅要有专业背景,还要有逻辑能力和文字功夫。难矣哉,难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