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人民警察第一代警服正式亮相起,警察的警服从55式到99式,先后经历了7次改装,颜色由绿变蓝,样式由传统变成现代,应该说99式警服不仅设计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适应世界警务发展趋势。
但人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警察非工作时间着装从八、九十年代的很“热”,逐渐变成现在的很“冷”,几乎彻底消失。
我作为一个从那个年代过来的经历者、见证者,对此感触良多,感慨不已!八、九年代的警察为何非工作时间着装很“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那个年代生活条件相对贫穷
八、九十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也是全国警察全面着装的时期,在这之前,由于国家经济原因,警察除了工作需要和“窗口”单位着装外,其余都是公用警服,全面着装后,所有警察一年四季服装都配发到位,那个年代工资收入低,生活条件差,警察有警服穿,当然不会自己再买衣服,这样社会上就一下子冒出许多警察,而且不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都着装,加上其他执法人员同步着装,曾一度出现城市“大盖帽满天飞”的特有现象。
第二、那个年代部队情结特别浓厚
八、九十年代的警察大部分是建国前后从部队转业从警的,是新中国的第一代警察,也是曾经扛过枪、打过仗的“老革命”,这些“老革命”视警服为军服,荣誉感、自豪感超强,部队情结特别浓厚,对警服的珍爱程度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第一代“老革命”警察一身不离警服,上班时穿,下班时穿,甚至离退休后卸掉警服标识仍在穿,那个年代整个社会羡慕军服,警服颜色与军服相同,也非常令人羡慕。
第三、那个年代信息传播单一闭塞
八、九十年代的大环境与如今截然不同,除了广播、电视,就是报纸、杂志,通讯落后极为不便,信息传播单一闭塞,特别是社会对警察的监督机制尚未形成,内部对警察的约束机制也不健全,警察工作与非工作时间着装完全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尤其是非工作时间着装既不受内部约束,又缺乏外部监督,更没有“曝光”一说,尽管存在不雅观、不规范行为,但舆论无法升温,对整个社会影响不大,警察非工作时间着装的热度只增不减。
那么,现在的警察为何非工作时间着装由“热”变“冷”,几乎彻底消失呢?从现实来看,不外乎有这么三点原因:
一是生活水平提升内部约束强化
现在的警察是第二代、第三代警察,第二代警察虽然经历了非工作时间着装的“热”与“冷”,但已经退休或即将退休,第三代警察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质量在变化,最根本的在于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捧上“铁饭碗”,吃穿都不愁,非工作时间着装的传统习惯随之改变,同时,内部约束机制不断强化,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禁令密集出台,形成全面从严治警态势,在此之下,警察非工作时间着装自然就会“冷”下来。
二是网络日益发达监督无处不在
八、九十年代是基本无网络的年代,现在网络的发展速度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既全面普及又日益发达,这对公安机关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公安工作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使警察处于全网监督之中,稍有不慎就有被“曝光”可能,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人人都可拍视频,人人都有话语权,对警察的监督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非工作时间着装必然成为监督重点,警察决不会因着装而去承担风险。
三是更新警务理念遵循国际惯例
改革开放前,由于国门封闭,我国警察的警务理念一直是传统型的,前面的6次警服改装都跳不出中式风格,直到第7次99式警服改装,才面向世界,借鉴吸收西方警服的样式,设计出中西结合的多功能警服,99式警服博人眼球,引人注目,非工作时间着装变“冷”已成必然,第7次换装以来,警察逐步更新警务理念,向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警察对标,将工作与非工作时间着装分离,即上班着警服,下班着便服,既遵循国际惯例,又有效地规避风险、确保不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