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我国是世界上控枪最严的国家,也应该成为世界上刀具管理最好的国家。
近几年来,无论是官方数据,还是民众感受,都表明我国社会治安有了根本性好转,过去高发的刑事案件大幅下降,安全感普遍增强。
但2024年以来,由于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社会戾气加重,突发性、伤害性、极端性案件频发,6月至7月间,武汉、上海、苏州、沈阳、防城港、温州等地接连发生持刀伤人恶性案件,已造成1人牺牲、7人死亡、5人受伤。
这些恶性案件,作案工具离不开“第二杀手”刀具,都是刀具犯罪,又发生在公共区域,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加大出行和职业风险,而且已成为我国社会治安的新情况、新动向。
要减少或遏制公共区域刀具犯罪,靠哪里发案哪里就加强安检,是不可取的,7月19日,温州一医院发生医生被杀惨案,医院立即全面实行安检,本来地铁安检,市民已有抱怨,医院再安检,市民会有更大抱怨,这也是不可持续的。
作为公安机关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战略,应对挑战,把“管住刀具就能管好治安”作为当下维护社会治安的新理念、新抓手,对刀具犯罪下狠招、出重拳,坚决把高危势头压下去。
为什么说“管住刀具就能管好治安”呢?我国每个时期社会治安的特点是不同的,而采取的对策措施也就不同,90年代城市流动人口大量增长,社会治安一度混乱,由于提出“管住人口就管好治安”的理念,公安机关创新推出了暂住人口管理一系列制度与办法,成效显著。
00年代和10年代,枪支、民爆案多发,给社会治安带来严重威胁,公安机关不断开展治爆缉枪专项行动,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完善立法,不仅消除了民爆隐患,而且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控枪最严的国家。
实践有力证明,什么犯罪突出就整治什么,哪里治安混乱就整治哪里,这是非常见效的,当下刀具犯罪十分突出,为了保障民众人身安全,是公安机关该出手的时候了,如何出手,怎么出手,提四点建议:
一是决策部署
按照“党委领导、部级抓总、省级负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职能定位,由公安部制定并下达“治刀缉刀”总体方案,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做到目标、任务明确、责任、要求清晰,统一步骤、统一思想、统一举措、统一行动。
二是开启行动
迅速开启“治刀缉刀”专项行动,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除规定动作外,把重点放在收缴管制刀具和拟似刀具上,通过清查、设卡,安检等途径,收缴一批管制刀具,处罚一批刀具违法人员,打击一批刀具犯罪分子。
三是收缴刀具
由地方政府发布公告,公布收缴刀具及相关政策,通过媒体等多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敦促私藏管制刀具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辖区派出所上交刀具,凡是主动上交刀具者一律不予处理,对于逾期拒不交出刀具者,一经公安机关发现,将依法从严惩处。
四是推动立法
公安部制定,并于1982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发布的《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已经明显滞后,与社会治安变化不相适应,应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加快拟定出《刀具管理法》草案,下发至各地征求意见,经过征求意见,逐步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列入全国人大立法计划,将《暂行规定》上升为《刀具管理法》,使我国刀具管理真正步入依法治国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