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打个气吧

文摘   2024-09-06 12:41   新西兰  

1

最近外资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今年中国GDP的预测值,也调低了明年的,因为继二季度低于预期后,三季度的高频数据透露更加疲软——

所以你最近可以看到,比如徐高、高善文、洪灏、付鹏等等首席的发言里都透露着高度的“着急”——

虽然美联储本月降息已无异议,但实际上和金融市场一样,央妈之前已经被迫“透支”了一些美联储的下降空间(和美股、黄金等一样都做了事前定价),所以理论上如果要央妈短期做更多的增量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借用未来的基本面,侧面看是有点“保美联储软着陆”的意味。

当然,我不是说这些首席说得都没道理,只不过有道理的部分,他们都“说的很小心”。

因为过去多年来,但凡“客观”表述的,都被打成了“悲观”。

以至于当问题包不住的时候,能正经出主意的都没“胆”了,比如现在事后去讨论房地产怎么办,能出的主意当然都是“不择食”和“不治本”的,因为事前讨论的那些,早已被“蠢”和“坏”们搞得遍体鳞伤。

2

没办法,人们是很难在“事发”前花很多精力去搞清楚“后果”的。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不愿意面对”。

我搬砖时,第一个坏账项目,让我郁闷了很久。

几个股东都很有实力,对于当年还是小年轻的我来说,能一起喝茶聊天已经感觉“与有荣焉”。

我那个时候还不懂什么叫“叙事”,只是认为“老板们说的逻辑都对”,以至于在账本中那些小瑕疵自己“主观”的做了“自洽”——把它往好的方面解释。

这个也算是成长的代价。

当我去催收时,几个股东不是闭门不见,就是“冷脸”相待,或者把皮球往外踢,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

其实很简单——对方要什么,你扮演什么角色,它的成本(后果)怎么计价。

摔过几跤之后,我开始更加重视“数据”和“逻辑思考”,而非对方的叙事,养成习惯之后,我会盯住几个“问题点”不松口,包括现在写宏观,也是一样的。

亲身经历vs 无痛痒的刷别人的观点,天壤之别。

我对房地产的看法,起始于我的客户们,他们是怎么腾挪资源;

我对地方债务的看法,起始于我的客户们,不少已经进去了,现在一些又出来了;

我对实体经济的看法,起始于我的客户们,他们给了我第一手的资讯和情绪。

经历过的同道人,无需说教,只需共享数据轨迹即可。

我会回头看自己对宏观每一个“预判”,像搬砖时复盘每一个项目。

这是我的乐趣。

我也无意去叫醒“装睡”的人。

3

那我要打什么气呢?

不是对微观的信心打气,而是对宏观的改革打气,因为很明显,它始终差一口气。

GDP5重要吗?

这个我已经解释过,GDP已经变“质”了。不应该去拖它,拖久了,你看房价如所愿吗?不会的,因为数据早已在10年前拐点。

你看A股如所愿吗?不会的,因为它没有那片土壤。

有人说,我们一起看衰美国不好吗?

傻瓜,看衰美国正确的方式,正是自己内部变得强大,不是叙事中的那种强大,而是真的民富、民智、民善、法治。

唯一的核心资产,是我们自己啊。

做好了内部的这些,才能真正瓦解美元的优势。

昨天的球赛看了吗?

你们想和日本队比烂吗?

你怪男足这帮人,男足这帮人也在心里怪整个环境,人都有尊严,只是需要恰当的那把火点燃它。

而且,如果你真的独立研究了数据,会发现GDP5是一个很可笑的伪命题。

都是演员。

4

观点对于历史并不重要,但数据可以看到历史的车轮驶向哪里。

该发生的,都会发生。这听起来有点宿命论倾向,但这是我对“叙事”最深的敬意。

我们继续数据里见吧。


随便算算宏观付息压力

核心资产一直不是房子,而是......

终于,上海顶不住也开始搞房票了

随便聊聊被“睡”的一生

从2015股灾到近三年房灾

公积金报告告诉了我们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不跪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迷人,又危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