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外汇资产vs以债为锚

文摘   2024-09-01 11:30   新西兰  


周五彭媒的一则小道消息(存量房贷利率即将调整),掩盖了8月份房地产数据和PMI的进一步疲软——

(吐槽一下某房产大佬还在给自己分红呢) 

也遮住了央妈的锋芒——开启国债买卖日常操作,以此增加投放基础货币方式。

我们知道之前基础货币所对应的央行资产经历了转变,从国外资产占8成,到国内债务工具攀升至近一半——

很多大佬会美滋滋的套上“东升西降”的叙事,但实际上,是国内赚钱的模式发生了转变。

2008年前,基本上赚的是“人口低成本红利”+“全球化”的钱;2008-2013,赚的是4万亿基建大放水+金融空转的钱;2014-2017,赚的是棚改去库存也就是“人口债务红利”+城镇化的钱;20182019年其实没有什么方向,新模式没太起来,化债的诉求已经拖不起(参考中美宏观债务率对比),外部趁势威胁“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肉眼可见生育率、青年失业率、每周工作时间等微观困境正在筑成。然后covid到来实际上是“缓冲了”局势——相对出口优势继续保持。

但所有政策都有利弊,弊的一端是内需加速消失。

而这赚钱模式改变的背后,又是人口年龄导致的,即——

这很好理解,人到中老年,是无法像20岁小伙子一样继续干体力活的。(但叙事会把“我干不动了”美化成“新的生产力”)

这是一条主轴,GGDP的这种指标,领导可能更看重,然而对主轴影响很小。

换句话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主观的经济评估指标,它或许受1)工资预期;2)可支配时间;3)失业预期;4)生活现金流松紧度;5)资产价格变化等等系数混合而成。

它的投射结果,就是人们是否增加交易频率。

如果减少频率,就意味着有效需求持续不足,也就是财政征收能力持续不足。

虽然出口“看起来”保持优势,但如果这种优势是以“财政补助”+“低效外需”+“价格下跌”为底色的话,那么它就没办法“反哺”财政数据(赤字就会越来越厉害)。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你常常看到的是“不同数据之间的撕裂”。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家庭月收入1万元,2个人各用5千都嫌拘谨。但如果1个人可以用8千,另一个只能用2千,那么你就会看到一副“撕裂的画面”——同样一个家庭,一个人过得风生水起,另一个过得以泪洗面。

所以,赚钱模式的不同,导致了央妈的资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毕竟2014-2016涨价去库存的同时,大量资本外逃(落袋为安)——

他们套现的利润来源——正来自于居民部门举债扛鼎——

“有人扛鼎”对于宏观来说是美妙的——既派生增量流动性来对冲外流,又锁住了潜在的外流能量。

什么叫潜在的外流能量?之前解释过,就是居民存款vs 广义外储的比值,7月底居民存款+理财预估有个180万亿,折算美元大概有25万亿,即10%波动就能形成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破坏力极强。

要冲淡这个能量,可选的方式,一个就是XX财政,不论是土地财政还是股权财政,还是其他名义的财政,前面两个字只是工具,后面两者是它的本质。或者是强化叙事+资本控制+儒家教育,以防用脚投票。

但每一个工具都要注意尺度,就像涨价去库存,用了一次大伤元气(严重透支居民部门)后,要过很久很久才能重新蓄满力再用。

而在不同工具的空档期,就必须要面临本币信用的缺口问题。

其中一个防范就是“约束反向套现”——所以会尽量降低存量利率,把资金留在现有资产,或者创造一个资产叙事来吸收“无处可去的流动性”(比如人民币黄金溢价)。

理解本质后,就会发现所谓利好,都是很荒唐的事情。只是利用叙事,赚“没时间思考”的冤大头的钱。

那么以债为锚的背后,是拿什么来为债背书呢?

如果在宏观债务的红利期(即债务率很低),这个问题可以不考虑,因为我们会找到各种理由,来表示举债是如何的用心良苦。

可现在却不得不考虑(债务率已接近日本的2012),因为在劳动力弱化的背景下,劳动时间已经加无可加,如果在近两年不能做全方位的改革,还在磨蹭文字游戏(时间、空间等术语)自我安慰的话,那么QQE,在所难免。


看了报告,知道为啥居民就业&收入上不去了

核心资产一直不是房子,而是......

终于,上海顶不住也开始搞房票了

随便聊聊被“睡”的一生

从2015股灾到近三年房灾

公积金报告告诉了我们什么?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买到的书;日更;让你快速了解全球经济和金融的背后逻辑)

最终建立自己的魔镜体系

加入星球如有技术问题,参考下方——

不跪的世界
这个世界又迷人,又危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