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回头恶补了一些关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书和电影。
比如《大空头》、《史上最伟大的交易》、《大而不倒》等。
过去了十几年了,看起来却依然有新的感触。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温故而知新”吧。
最喜欢电影版《大空头》结尾时打出的字幕,2008年美国最终用纳税人的钱挽救了众多金融机构,到了2015年,一种实质上仍然是合成CDO的一种新的金融工具又在华尔街兴起。
表面上是在说次贷危机中几位赢家的操作历程和研究思路,实际上是在反映社会大众的盲从,金融机构和相关人员的贪婪,评级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助纣为虐。。。
尝试简单地总结下次贷危机的过程:
美国一直有大量的移民甚至难民涌入,他们由于美国的征信记录是空白所以机制上拥有较高的FICO(类似于征信等级)分数,这一点被金融机构所利用,他们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模型把这些所谓的高等级人群与美国本土的各类人群混在一起,再利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商业竞争关系为这些打包后的产品获得最高评级,然后卖给希望获取高信用等级美国金融投资工具的全球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由于对赌的衍生层数过度,实质上产生了20倍的放大效果,金融机构和相关销售、投资、包装人员从中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实际上很多环节似乎并不在乎基础环节放出去的款项能不能正常的付息和还本,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将风险进行了转嫁,而且直接将利润在当期得以实现,最终由于大量的贷款在释放的时候由于没有与购房者的资质进行匹配,最终导致空中楼阁坍塌。
令人震撼的是,即便爆发了次贷危机,相关管理人员在事发之后依然获得了高额的所谓补偿,上亿美元的都有(比如AIG的高管),而有些MBS经理的年薪在2006、2007年甚至达到了2000多万美元,这种收入量级让他们很难不忘乎所以,铤而走险。
即便他们知道2年之后,可调节利率的房贷可能会大幅度提高利率,到时候还款人很可能会负担不起。但是过去十年房价一直在涨,2年之后利率涨了的话房价肯定也涨了不少,到时候购房者可以把房子进行抵押再融资,还掉即将调高利率的旧贷款,换成一笔新的抵押贷款,可能还有剩余在手上供消费,而且这还旧换新贷款的过程金融机构还可以再吃两次服务费。
简直是一举多得啊,何乐而不为啊。表面看起来金融机构愿意这么做是站在购房者角度考虑,实际上投资经理、MBS经理以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风控部门都是为了当年的KPI和业绩分红,美国梦和“居者有其屋”其实只是幌子。
这种看似“多赢”的场景在前两年大陆的房产市场也很熟悉啊。
实际上有没有可能所有的参与者都获益的游戏呢?事出反常必有妖,毕竟房子只是房子,它本身没有创造出新增加值。
类似于“深房理”事件暴露出的那种共享炒房,其实各大城市基本都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无一例外都是希望通过杠杆来对赌房价的单边上涨,无视居住价值,无视租售比,只要房价继续上涨,它们就可以躺赢,秒杀老实的上班族们。
这种人群和心理多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就是临界点的到来。
为什么美国的金融机构愿意相信美国房价不会跌,因为它们到最后阶段已经自己坐上了赌桌,上百亿美金的MBS头寸已经被高盛、摩根士丹利、贝尔斯登、雷曼主动或被动的自持了,或者放在子公司的账户上。
为什么危机伊始时期,几位早就看对了房市会崩盘的做空者反而陷入极其难受的状态呢,因为它们的对手是这些顶级的金融机构,他们控制了评级机构,控制了估值方法的解释权,所以出现了房价下跌,还贷违约率提升而嫁接在这些贷款上面的金融保险工具反而在贬值的情况。
时下国内房产市场毫无疑问已经是进入了熊市状态(平均跌幅约30%),市场变化的焦点在于销量能不能起来。
但是目前只听说二手房市场哀嚎一片,没听说新房市场价格有明显下调,热门城市的土拍价格还在上涨。
但是开发商普遍陷入了困境,不论是万科还是几乎全部的民企开发商,甚至是一些国企,都出现了经营现金流的紧张,就是因为新房销售困难,实际上解决问题也很简单,从供求理论出发只需要降低新房售价即可,重新把新房相对于二手房的价差给拉出来,再叠加现在可谓史上最有利于购房者的政策条件,新房销售去化回笼现金流并不难。
但是这做不到,为什么,因为新房指导价,即所谓的房地联动价是不能降低的,这个有窗口指导,低于一定阈值可能难以网签。
这又是一个只能用“屁股决定脑袋”来解释的现象了,毕竟2024年政府土地出让金的目标是与2023年持平,这个任务就目前的地产市场来说还是相对比较艰巨的,土拍市场又决定了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很多方面的支出和正常运转。
所以,暂时来说这是一个僵局,打破是需要智慧的。
但是我坚信,这个世界上99%的问题都可以用“屁股决定脑袋”来解释,还有1%表面上可以通过画饼来短暂解决,但是长远来看最终还是要回到利益分配格局是否稳定的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