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急速增长的定期存款

文摘   其他   2024-04-01 22:00   上海  

十年前或者更早,谁的账户上放着大笔的存款,无论是定期还是活期,都会是一种无法理解的事情。

而现在,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成为了香饽饽。

最近稍微瞅了眼央行发布的居民存款数据,几个点非常值得关注:

1、2023年,居民定期存款增量创历史纪录,差不多16万亿。

要知道2023年房地产、股票市场表现差劲,定期存款在利率下调的预期下,“全靠同行陪衬”,大批资金选择退缩到最安全的地方,而“存款立行”理念长期指导下的商业银行对存款仍然出于商业竞争的考虑,竞相抬价,尽管贷款需求极其萎靡,但是在净息差越来越薄的背景下,只能通过扩大资产规模来增加利润。

2、存款在加速从活期往定期转化,从企业存款往局面存款转化。

在定期存款增量创历史纪录的同时,活期存款增量却显著弱于过去数年,一方面现在是显著的“流动性陷阱”状态,M2创新高,货币供应量敞开,但是CPI、PPI持续低位,好在境外通胀在通过能源和资源品在往境内传导,否则通缩应该早就明显了。由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更没有追加投资或扩大再生产的动力,企业存款走低,企业主可能个人存款在增加,同样是一种保守的迹象和趋势。

3、居民开始认识到,不亏钱就能跑赢大多数人。

破灭的房地产泡沫,持续萎靡的资本市场,不得不让很多居民开始相信,苟住自己的存量财富,不瞎投资,往往来说你想的是财富效应,而得到的却只有亏钱效应。最近三年买入大多数城市房子的人,可以清楚的告诉你什么叫负债余额大于资产净值,尽管银行降低了存量房贷的利率,但是注意本金是不会调低的,部分人所还房贷的本金余额还是在按房价最高的时候在进行计算。

4、纯粹降低存款利率不见得能把流动性逼入实体经济。

看到有评论说,现在居民存款增长太迅速,应该大幅降低存款利率,让这些钱自愿转化为投资或者消费。这种前提可能是不成立的,这些存款中有一大部分是长期以存款形式存在的极度风险厌恶群体(小城市中老年人居多),另一部分是从房子、股市、会亏钱的理财产品中转化回存款的,类似于受了伤的飞蛾,看到火可能还有扑的想法但是最起码得等伤口养好。更何况,保本且收益尚过得去的产品除了定期存款,其实市面上还有不少,比如储蓄国债、银保人手产品和券商收益凭证等。更何况由于银行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存款利率实际执行中下调的力度预计会远低于所谓的挂牌利率下调的幅度。

5、本质的问题在于全社会的风险偏好都在收缩。

这才是存款激增的真实原因,而且以目前经济边际上新增的价值和财富来看,更多的是存量的转化而不是真实的新增,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把之前配置在其它领域的资金、财富在往存款转移。对财富增长前景的悲观、对风险的未雨绸缪和不安,形成合力从而坠入“流动性陷阱”。

与贷款不同,存款合同一旦生效,在存续期内利率是不会调整的,即便发生了基准利率的变动。然而即便如此,这种保守型产品成为居民财富配置的主导,对全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真是不祥之兆。过去房地产是我们最大的蓄水池是因为它存有巨大的所谓的财富效应,而如今新旧经济动能切换之际,简单的想通过下调利率来迫使定期存款变为消费或投资,显然是有难度的,因为这些资金选择存款就是来避险和求稳的,其它领域的风险系数没有明显下行的情况下,可能确实还是存款更为稳妥。

毕竟咱也不能随便转换外外币对吧,虽然那边现在基准利率都有5点几



七七八八Notebook
多问一个为什么,寻找背后可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记录日常思考历程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