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大的,发展质量一定更高?

文摘   2024-08-05 21:01   上海  

做大做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是没看出来规模大小与质量高低的关系,但是现在很多的政策取向就是保留头部的大机构大公司,对末端的中小机构,至少是不鼓励,别提有区别性的优待了。

只听说过有大公司病,没听说过大公司质量一定比小公司好的。

一家公司做大做强的过程,偶然因素是非常多的。以美国为例,真正能够存活30年以上的公司其实并不多,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那些百年老店,比如可口可乐、美孚、IBM等公司,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即便如此,初期也有很多政策支持、保护的结果。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起步就更晚了,那么现在以金融领域为例,那些所谓的大银行、大券商是如何取得今天的社会地位的呢?真的是完全因为它们比中小金融机构更注重合规性么?具备更高的高管素质?有所谓的更强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这个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我只知道,在咱们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与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舶来品,包括市场制度、架构还有市场主体都是在模仿学习境外机构经验基础上去搭建的。

现在在短视频、自媒体上火的飞起的中金公司,CICC,所谓的第一大投行,就是外资帮助我们搞的公司最典型的案例。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当初为了剥离坏账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常上市,也是在高盛等金融机构的辅导之下(这并不是说高盛有多么好心,背后还是利润驱动的,比如帮助希腊包装自己的资产负债表进入欧元区和欧盟之后躺平的也是高盛)。

谈及行业本身,我们是非常典型无阶级社会之名但行严格的先来后到自上而下顺序之实的结构。

当年初入金融行业内,一个很微不足道的细小分支,在“四万亿”政策后期信贷粗放发展,很多小钢贸商借了大量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等领域,但是最终资金链断裂。印象最深的是某记者去采访一个破产的钢贸商,问你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那个来自福建的看着老实巴交的钢贸商回答:“我只有小学学历,银行的人不教我怎么做,我连合同在哪签字都不会。”

至于是哪家银行,不重要,我猜测在那一波钢贸风波里可能你见过的听过的银行都参与了,其中某股份制银行的上海分行正式在那一波中元气大伤。

大机构一定是稳定可靠的,小机构一定是会搞出乱子的么?

我认为这没有必要的联系,但是大机构由于人事权被掌握的,感觉具备非常强的把控能力,指哪打哪。而中小金融机构一个是数量多,再一个就是分布广泛,中间过渡环节既多又不均衡,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情况差异很大,需要考虑实际复杂性和多样性。

以理财公司牌照为例,理财业务本身就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务,全世界似乎只有咱这有,因为它是最接近储蓄的替代投资品。牌照发放自然非常审慎,按照现在的发放格局,国有行、股份行基本就是靠自己的属性和“档次”拿到牌照,即便有的股份行的理财资金之前搞出了“宝万之争”等恶劣影响的事情。

但是中小银行就麻烦了,规模小成为了原罪,无论你理财业务历史上有没有搞出过不好的事情,有没有服务好当地区域经济和市民,银行规模决定了你没法顺顺利利的持牌经营。

相反,为了给已经早早拿到理财公司牌照的大银行让出市场份额,转型帮它们卖理财,要求尽快把辛辛苦苦十几年攒起来的管理规模迅速压降掉。

诚然,理财业务过往绝对存在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但是这与所在机构大小无关,业务性质的本身决定了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只是亦步亦趋的跟在大机构后面进行参照和发展。

你比如信托平滑机制、收盘价估值、绕道保险协存等这些擦边球做法,大部分都是信托公司、保险资管等机构为大型银行、理财公司量身定做的,对于中小银行与理财,说实话,那点规模人家根本就看不上为你定做服务,只需要把为大银行、理财公司服务的模式照葫芦画瓢套给小银行就可以了。

理财公司数量足够多,理财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越大,可以参照公募基金行业,头部基金公司有领先优势,但是中小基金公司完全可以在特定领域通过自身优势和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同时给大基金公司制造压力和一定的危机感。

如果理财公司数量过少,那就可以参照信托行业,表面上看信托公司数量不多,远远少于基金和券商的家数,但是大家做的事情和业务都高度同质化,最后还是一地鸡毛。

这也就证明了,数量少只是表面上的好管,通过多样化的竞争才能真正提升机构的经营能力,而不是直接帮助规模大的机构,通过行政和非市场化的力量巩固、增强自身的市场影响力和行业地位,这种反而会助长道德风险,酝酿更深层次的潜在隐患。



七七八八Notebook
多问一个为什么,寻找背后可能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记录日常思考历程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