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儿子与家丁,都是要靠地主生存的。
这是共同点。
傻儿子命好,投胎找到了一个好爸爸,从而赢在了起点,出生后不愁吃穿,不用搬砖和996,而且拥有了近乎无数次的试错成本,因为有他的地主父亲兜底。
家丁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跟傻儿子比那肯定是奴才,类似于主人家里的一条狗。但是与大多数农民相比,他们算是过上了类似“体制内的生活”,地主家大业大,基本上旱涝保收,只要伺候好地主,至少绝对不用愁“吃了上顿没下顿。”
更有甚者,对于想巴结地主的人来说,还得讨好家丁。
所以有所谓的“狗仗人势”一说。
在高度简单和固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村家庭出生的小孩,长大之后,无论受过多少的教育,基本上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做家丁,要么子承父业,继续当农民。
在这种高度单一化的体系下,农民生活一天不如一天,自然很多年轻人想要逃脱这种永世务农的宿命,那么随着这样的人群越来越多,希望成为“家丁”的群体就会越来越拥挤,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
哪里有排队的,哪里就有黄牛。
为了走捷径,很多人就会找关系。手眼通天的人可以直接找到地主,或者地主的管辖者,比如地方官和县令,自上而下的进入为地主服务的行列,这种起点就会非常高,肯定不会扫地、洗衣之类的活,大体上是会那些相对体面的家庭教师、师爷、财务等等。
也有些人会找到傻儿子的关系,傻儿子虽然傻,但是因为有他爹的封印,即便是平时跟他来往的那些富二代们,还有因为习惯了大手大脚消费,所以也会有很多供应商关系,这些人都可以通过“路子”来谋求“大树下乘凉”的机会。
还会有些人会来找那些资深家丁、管家的关系,因为地主的家业实在是太大了,需要干活的人也非常多,尤其是杂货粗活脏活,虽说这些活谁干的话差别不大,也正是因为如此,何不拿来当人情卖给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