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开门做事情,必然也要考虑收入支出问题。
政府的收入支出,说到底就是所谓的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税收和政府开支,在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下额外再考虑个转移支付。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在农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很自然政府想把这种基于农村和农民的试验推广到城市与企业。将大量的乡镇企业审批经营权限下放给了个个乡镇,乡镇企业的税收全部归地方是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主要原因。
到了1994年,开始启动分税制改革,增值税由中央占大头地方只占小部分,地方办企业的兴致和动力急剧下降。
地方政府受迫于事权多而财权下降,不得不去开拓其它的财源。乡镇企业陆续破产或进行所谓的“股份制改造”,大量乡镇企业人员下岗归农。
再后来,地方政府转向不需要与中央分成的财政收入来源,那就是土地出让金,房价也就随之水涨船高,商品房时代应运而生。直到现在,土地出让金收入依然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
就更不要提开发商在拿地的条件里,除了付巨额的所谓的“价高者得”的土地出让款之外,还要承诺配建大量的幼儿园、居委会、公交站、公园等公共设施并无偿转让给所在的街道,真可谓是省时省力就把城市界面和社区配套给建起来了,在拍地火热的年代,地方政府充分享受到了什么叫“有百利而无一害”。
以广州、杭州为例,两个城市都借着办亚运会的契机,大力拆迁,新建运动场馆,同时大量出让附近的相关地块,无数造富神话随之诞生。但是源源不断的大量土地出让,真正的获益者是谁不言而喻。
再看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具有挤出效应是教科书上明确写出来的。
但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是要有财政收入,如果税收不够的,基本要靠中央的转移支付和借债。地方债受到的约束比较强,因此地方政府另辟蹊径,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借助“四万亿”的东风,各地城投平台开始承担融资主体的职责。
城投向金融机构借债,金融机构再把这些资产匹配给老百姓的存款或者理财资金,政府再从城投那里把钱拿过来进行支出,甚至支付教师和医生护士的工资。
尽管城投目前仍然保持着0违约的不败金身,但是显然该风险已经被中央高度重视,所以提出了所谓的“化债”,因此尽管现在城投债的利率非常低,可是发行量却大大下降了。因为财政在充分利用机会实现“以时间换空间”。
因此,对于现在频繁见诸于报端的“新质生产力”,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何能让其与房地产一样,实现与地方政府利益的绑定。
否则,从财政角度来看,很难让地方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和培育上去。你可能会说,不是有很多城市都成立了所谓的地方基金,投资了很多新兴行业和企业,不也是种收益分享机制么?
是的,但是目前这些带动的财政收入来源和其他综合收益,根本无法与土地出让金及商品房带动的税收、就业等进行相提并论。
最简单的道理,所谓的“风投型”城市前面大出风头,全国各地政府都竞相到某地去考察学习所谓的先进经验。然而,由于2023年至今普遍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度下降,该城市还是选择了“降本增效”“勒紧裤腰带”,根本无法摆脱由于卖地收入下降带来的冲击。
道理也很简单,同样一笔钱,一个人说拿去买房了,另一个人拿去炒股了,大多数老百姓会认为哪个人更靠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