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刚毕业进入所谓的金融行业的时候,一位公司的老领导跟我说了句关于行业的观点,“我们这个行业,属于典型的锦上添花,但是不会给客户雪中送炭。”
当时以为是具体金融细分分支的特点,谁知道后来才发现,只要是金融行业,都是这样的。
然而无论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是各种高级别的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会议论调都是,金融要扎根实体经济,惠及普罗大众。甚至于大大小小各种金融机构,开会时领导开口闭口提的都是服务实体经济。
然而,破除“金融精英论”的提出,表明很多时候,金融机构口头上说的事情和实际上干的事情可能完全是两回事。
就按照个人投资者能接触到的金融产品逐个看一下:
1、银行消费贷款
很简单概括业务模式就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过往房地产市场长期上章的背景下,用老百姓存在银行的钱,拿去借给开发商和城投企业。还有就是所谓的消费贷款,基本上是优先提供给公务员或者国企职员这种社保记录良好的个人,而这些人并不是出于真正的消费型需求去办这个贷款,所以一旦房价下跌A股熊市,消费贷需求立马就急剧下降。
2、消费金融贷款
对于社保记录不好或者缺乏的人,银行就通过消费金融公司的形式来进行“服务”,利率基本上是按照监管规定的上限24%来执行。在整体利率中枢不断下移的背景下,这种利率很明显与“抢劫”无异。就算是真正的借了这个钱去实际消费,很显然也是在充分利用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和攀比心理,以及对金融知识的相对缺乏。
3、银行理财产品
这个倒是可以给个人投资者带来投资收益的产品,问题在于客户仍在用类储蓄的眼光看待理财,而在资管新规之前,这些客户的资金基本被银行当成体外资金在翻江倒海,“宝万之争”中宝能很多资金穿透后的来源就是理财资金,而那些理财产品的持有人肯定是不知道自己的钱最终是被姚振华用来举牌万科的,同样,如果举牌成功或者大赚,投资者拿到的收益依然是那少少的4%左右,管理费收入归银行,资本大鳄获得了加杠杆的大部分收益。当下理财公司形式下相对之前来说无意已经规范了很多,但客户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随意调整费率的情况依然存在。
4、信托产品
相对来说偏高净值客户一些,但由于近期一些知名的信托公司陷入“爆雷”风波,很多投资者面临产品到期无法兑付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同样是管理人信义责任不到位,用客户的钱去押注,出事情了就甩锅给底层资产,或者劝客户忍耐。信托行业对于中国房地产牛市泡沫的意义,很快就会被很多人认识到。
5、公募基金等标准化资管产品
打破刚性兑付之后,很多基金公司开始宣传自己是市场上唯一具备主动管理能力和研究转化能力的资管主体,开始各种抱团的操作,并采取不合理的收费模式,以赚取管理费为唯一目的,带着基民们追涨杀跌,开口闭口把投资者利益放在嘴边,实质上干的却是唯管理费论,旱涝保收。在牛市的时候把一切都吹嘘为自己的选股和研究、管理能力,到熊市时候就劝客户耐心、坚守,然后祈祷着下一轮牛市尽快到来。
现在政府对于官员的考核,都是看GDP增长等因素,很难说不通过对利润的实现与增长来考核金融机构与那些所谓的身居高位的高级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等。锦上添花注定是相对容易的,因为成功看似仅一步之遥,就可以分享快乐,就像巅峰期的恒大,哪家银行没有给它进行授信和贷款呢,四大行都贷给他钱了,就算出事也是他们个高的先担着,而且它们几个中央队的都中招了估计我们也好找借口解释的。而雪中送炭这种事情,注定不适合久居平安稳定之中的、风险偏好极其保守的人,尤其是背靠政府大树好乘凉的主体,所以我们出不了特斯拉、spacex这样九死一生的纯创新型企业,而会有恒大、乐视、中植这样的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败絮其中的企业,因为投了它们当期时任的高管就可以拿来吹嘘并写入述职报告,才没那个耐心等待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