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教师间,为促进交流、取长补短、提升水平,学校常常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兄弟学校,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借鉴先进经验的良好途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也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量。
当今信息化知识爆炸时代,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线上的、线下的,官方的、民间的,精英的、草根的,自发的、被迫的……培训项目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培训质量却良莠不齐。许多培训往往台上专家夸夸其谈,台下学员昏昏欲睡,内容空泛,缺乏与实际工作的紧密联系,培训结束后,参训者感悟平平,收获寥寥,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只落得个“劳民伤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寻找踏实落地、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请进来”是一种常见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可理解为邀请教育专家、名师到学校开展讲座、示范课等活动,可以让教师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感悟新理念、新思想。这种方式在很多情况下能带来显著的正向效果和丰富多元的教育视角。但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专家名师所面对的教育环境与本校可能存在差异,其经验未必能完全适用于本校实际情况。而且,这种方式相对较为被动,教师更多是在接受知识的灌输,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体验的过程。
“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它能让教师亲身走进不同的教育场景,直观感受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教学氛围、管理模式等。然而,“走出去”若缺乏精心策划,也容易沦为一场“观光之旅”,只是简单地安排参观校园、听几节公开课,没有明确的考察目的和问题导向。教师在参观过程中走马观花,未能深入思考和探究背后的教育理念与实践逻辑。回来后,除了一些表面的印象,并没有真正将所学所悟转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和行动策略。
以“走出去”为例,个人认为,要达理想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四方面:
一是确定考察核心问题。出发前,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研讨,确定考察问题,问题明确后,教师在考察过程中才有方向,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去交流、去思考。
二是融入考察全过程。考察程中,根据不同考察项目,教师可视自己为学生、家长、教师等身份,以不同视角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活动、深入教师群体、深入兄弟学校的教育空间,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交流、去感悟。
三是重点突出教师交流。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中,不能泛泛而谈,而要围绕预先设定的问题,深入探讨彼此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办法,如何将工作与个人学习、生活完美融合。
四是考察后及时复盘。考察结束后,学校要及时组织教师进行总结反思和成果分享。将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行整理,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和行动计划。考察成果的输出,可语言表达、可文字表达、可图片影响表达、可图表数据表达,无论哪种方式,达到入脑入心是最佳效果。
我想,凡培训考察,如果没有问题导向,参训者就像迷失方向的船只,毫无头绪地漂泊,盲目地跟从所见所闻,盲目模仿,结果却因“水土不服”而适得其反。或者只是将考察当作一次放松身心的机会,回来后一切照旧,没有任何改变和提升。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
“教师培训要紧密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与方法,促进教师将培训所学有效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这就为我们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与方向标,要求我们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的培训方式,都必须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只有在问题导向下精心组织、深入探究、认真总结,才能真正发挥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蓬勃发展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教师培训才能摆脱形式主义的泥潭,真正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每一次的考察学习都成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契机。
相关推荐:
2.教育随笔|相信种子,静候花开——由《墙上花开》引发的班级文化建设思考
3.教育随笔|一封温暖的信,开启共育之门——有感于张鹏英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
关注公众号请长按二维码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