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 博耕园里的丰收
文摘
2024-11-19 23:40
河北
立冬过后,寒意渐浓,气温逐渐走低。校门外的博耕园在初霜的轻抚下,萝卜缨上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似乎告诉我们“该收获了”。这些胡萝卜从破土而出,到如今的逐渐成熟,已经历了整整12周84天的漫长生长之旅。在这充满生机的成长过程中,每一株胡萝卜都承载着小朋友和老师的心血与期待。小朋友和老师们充满趣味的养护日子。大家精心地为胡萝卜捉虫、疏苗、松土、浇水、施肥。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虽年龄尚小,做起农活来手脚略显生疏,那小小的身影也曾在博耕园里忙碌过、实践过、收获过。他们对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好奇,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每一次捉虫,都是一场与小生物的奇妙相遇;每一次疏苗,都像是在为胡萝卜的成长空间进行精心布局;每一次松土,都仿佛能听到土壤在欢快地呼吸;每一次浇水,仿似滋润着希望;每一次施肥,都像是在为胡萝卜的成长注入能量。在这一系列的劳作中,胡萝卜感受到了满满的关爱,茁壮成长。每一株胡萝卜的生长,都是小朋友上放学路上最美的陪伴。每天上学、放学时分,博耕园就像是一块充满魔力的磁石,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无论是家长还是小朋友,这里都成了他们关注的焦点。观察萝卜的长势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感受着春耕的希望、夏耘的辛勤、秋收的喜悦、冬藏的满足。值班老师和门卫师傅也成了博耕园的一道特殊风景线,他们在家长等候区与家长交流,为小朋友答疑解惑,这里便成为充满知识的农耕小课堂。“为什么绿萝卜和红萝卜这两个品种大部分长在土皮以上?胡萝卜要长在土皮以下,露在上面的却仅是胡萝卜缨?”“各种萝卜缨上的害虫也有区别,胡萝卜缨上的害虫是彩色的而且体型较大,绿萝卜和红萝卜缨上的害虫是纯绿色且体型较小”“老师老师,胡萝卜的周围土壤有裂缝是怎么回事?”“萝卜啥时成熟呀?我都想拔萝卜了。”……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老师和家长耐心地解答着。看到孩子们那好奇的眼神和跳跃的思维,师长们的心中满是幸福。他们为能将农耕知识传授给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而深感自豪,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农作物的生长奥秘,更在学校里收获了知识和技能。终于,迎来了收获的时刻,那是一场充满欢乐与惊喜的盛宴,全场所有人均体验着收获的快乐。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安排下,迫不及待地冲向博耕园。一颗颗橙色的胡萝卜在小朋友们双手的奋力拔动下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芬芳。用力声、惊喜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且充满欢乐。小朋友们像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老师,我拔的萝卜是最大的,运气爆棚”,那孩子高高举起手中的萝卜,眼中满是自豪;“我拔的萝卜太小了,只有一丁点”,但那小小的萝卜在他眼中也是无比珍贵;“我的萝卜是数学符号,像数字7”,童真的想象在这一刻自由飞翔;“我的萝卜像小人”,那充满创意的想法让人忍俊不禁;两个可爱的小朋友正齐心协力地抓着一大把胡萝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呀!我们有萝卜花!”,带着满满的自豪与喜悦;“我的萝卜太短了”“这根萝卜是黄色的,我的是红色的”…… 每一个发现都是一份独特的快乐。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的小朋友负责拔萝卜,他们弯下腰,紧紧抓住萝卜缨,使出浑身力气,那认真的模样仿佛在完成一项重大使命;有的小朋友负责运输,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萝卜,脚步轻快地穿梭在博耕园里,就像传递着珍贵的礼物;有的小朋友负责将萝卜和缨子分离,小手灵活地操作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专注;有的小朋友负责装箱,把一个个萝卜整齐地码放好,如同在搭建一个萝卜的小城堡。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忙得不亦乐乎。就算小朋友们手上满是泥土,那又何妨?他们的心里充盈着满足,就像装满了甜蜜的蜂蜜。他们感受着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品尝着自己辛苦收获的成果,那滋味比蜜还甜。这一刻,就像《拔萝卜》的音乐在博耕园中奏响,满是欢乐,那欢乐的音符在空气中跳跃。从这次博耕园的胡萝卜丰收活动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艺、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志愿。”在博耕园里,小朋友们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智慧融入到胡萝卜的养护和收获中,技能在一次次劳作中得到提升,对农作物的热爱也在与日俱增,同时还在互相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这充分说明了劳动教育对于培养小朋友品德和能力的积极作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还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孩子们在动手劳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他们对萝卜生长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提出疑问,这种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精神正是劳动教育所激发出来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多为孩子们创造这样的实践机会,让他们的双手在劳动中变得更加灵巧,让他们的智慧在劳动中绽放光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博耕园的劳动实践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诠释。在这里,生活与教育紧密相连,孩子们在博耕园这个小小的社会中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劳动教育不应局限于书本和教室,而应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在校园中开辟更多这样的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教学做合一”要求我们在劳动教育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这次活动,我认为,对于劳动教育要做到五个方面。第一,劳动教育应注重活动的系统性。从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教育活动,如农作物知识、劳动技能、生态环境等,让学生全面了解劳动的内涵和价值。第二,要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像博耕园这样成为学校的一个亮点,吸引师生和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可以通过展示劳动成果、举办劳动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第三,加强家校合作。在博耕园活动中,家长的参与和交流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家长可以在家中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与学校的劳动教育形成互补。第四,劳动教育要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能力和兴趣不同,有的孩子可能擅长动手操作,有的孩子可能对观察和思考更感兴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第五,劳动教育要与学科相融合。例如,在语文写作中,可以让学生记录劳动的过程和感受;在美术课上,可以让学生描绘博耕园的美景和劳动场景;在科学课上,可以深入探究农作物生长的科学原理。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让劳动教育更加丰富多彩,使孩子们在劳动中全面发展。博耕园的胡萝卜丰收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们应该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让劳动教育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关注公众号请长按二维码识别
墨寒分享
追寻梦想,分享成果,交流思想,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