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就业与志愿选择

文摘   教育   2023-05-06 19:12   辽宁  

多元就业与志愿选择







       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创纪录的1158万人,比2022年1076万人又增加了82万人。居高不下且呈逐年递增趋势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需要在未来就业和志愿选择中做出趋向理性的权衡对接。

       我们不妨从对未来就业预设的角度,为自己做好当下的专业选择。

       做好未来的就业预设,首先需要我们清楚目前的就业途径有多“多元”。

       从基本的方向分,有专业的职业就业,也有非专业就业。

       前者更多地指向传统的考什么专业,即可从事什么职业,比如,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基本的就业方向有比较理想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当然远不止当下竞争火热的“两大电网”,还包括“两大电网”下属的各级电力公司和国家五大发电集团及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等下属的各类发电厂、电力设计院、电力规划院、电力建设公司、新能源发电企业以及各大企业的供电部门,也包括在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自动化设备公司等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管理和运营工作,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等等。技术性、专业性强的职业在专业就业的需求上还是很有专业性或相关专业性的限制条件的。

       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统计,我国目前的职业分类包括8个大类、79个中类、449个小类、1636个细类(职业)。从细类的职业要求看,大多数职业是需要相关专业背景的。

       本文概要谈谈近年来趋火的非专业就业情况。

       非专业就业更火的是“教资”。据统计,2022年,1144万人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创下报名人数的新高。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一方面说明了人们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对教职的普遍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下社会就业的紧张压力。而从专业选择来看,除了师范类专业本身具有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竞争优势之外,一般本科院校以上的偏理科和偏文科专业,更易于进入教职的赛道,而更高层次院校的一般专业,也具有挑战“教资”的优势。很多原“985”高校的同学,也往往乐于把教师资格证攥在自己手里,增加未来更多、更灵活的就业选择机会,这从近年南方一些知名中小学招录到清北等名校甚至国际名校归来的毕业生可见一斑。强调名校的地位和价值,是在告诉大家,如果有考名校的机会和条件,即使一般的专业,也有选择的必要,因为就业并非专业就业一条“死胡同”。

       另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就业方向是选调生。选调生是各省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一般来说,“双一流”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有选调生招考不限户籍,不限生源地;对非“双一流”重点院校应届毕业生限制户籍或生源地。

       2023年中央部委选调生招考入选的高校有原“985”39所高校中的32所,另有原“211”院校的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的区直单位岗位和其他12个市的市直单位岗位计划选调350名,也只面向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高校的办学层次,在选调生的选拔中也具有十足的竞争力。师出名校,将会为参与选调生的竞争增加重要的筹码。我们看到,中央选调生和省级的定向选调生,瞄准的目标基本是“211”以上的“双一流”高校,甚至有一些原“985”、原“211”也不能入选选拔范围。

       与选调生一样成为众多高校毕业生追捧对象的,还有公务员的国考和省考。数据显示,“国考”近年仅面向应届生招录的人数,由2019年度的39.17%,上升至2023年度的67.4%。这也催生了毕业生热衷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热情。据报道,2023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计划招录3.71万人,近260万人报名过审,通过资格审查人数与录用计划数之比约为70:1,可见竞争之激烈。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为7492人,比2022年省考增加了2223人,涨幅42.19%,同时增加了1866个职位。

        有专家表示,“现在公务员考试选拔偏向‘一高二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一高”是指政治素质高,“两强”是指公共服务意识强和综合能力素质强。对于想参加各级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能够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校或专业,才应该是自己选择志愿的基本方向。

       非专业就业在企业招聘中也比较普遍地存在。一些公司的管理岗位,对有所在公司主流生产、销售方向相关专业背景的应聘者也是青睐有加。以华为为例,对于销售、市场营销等非技术类职位,除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外,其他专业,如果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客户服务能力、销售技巧等,也可以应聘成功。

       提到华为,我们顺便结合2023年华为的校园招聘高校名单,看看如果进入这家企业工作,需要一个怎样的平台。共有65所大学进入华为校园招聘校招名单。这65所大学又被分为三个梯队。其中,第一梯队有22所高校:清华、北大、北航、北理、复旦、上交、中科大、浙大、南大、哈工大、西交、国防科大、华科、吉大、东南大学、电子科大、东北大学、华南理工、西安电子、北邮、北交等。第二梯队,也是天大、南开等清一色原“985”高校。

       本文所谈及的有关内容,汇总起来可以看出:优秀,仍然是未来就业的基本保证。在有能力考得更高的时候,我们一定鼓励并鞭策自己要考得更好,因为只有跟优秀的人在一起,我们才能越优秀!

       优秀,能够让我们在未来越来越明显的多元就业时代,拥有更多的择业选择权。

summer

维为立夏


斗指东南


张宏强工作室
交流语文教学感悟,思考成功教育真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