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深写透:过真正的生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文阅读Ⅱ文本一中,谭婶婶、荷妹努力去做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事,她们都有一颗热烈的心,这心,是在引人去过真正的生活。
日本学者上野千鹤子却表示:“请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高一的期中考试作文题目。
对高一学生来说,这道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写得不够精彩,也没有自责和他责的必要,因为这道作文题目有比较多的需要关注的点:写出启示、要结合材料、写感悟与思考、理解“真正的生活”等。
这些都需要在立意、构思、行文中给予“照顾”,高一的学生对议论说理的文章训练不多的话,还真有挑战性。
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把这篇作文写透,还是需要从议论文的基本思路和基本结构入手。
文本中的“真正的生活”是“社会的存在”,每个时代都需要有这样的人用他们“热烈的心”去引导更多的人。所以,可以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对这种在社会和他人期待中成长的人,进行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从更深的意义上讲,同学们要辨清的是,文本中的人物是在“活给别人看”,而不是“为别人而活”,它们的区别在于主动和被动,前者是主动的。
毛泽东评价白求恩:“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今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这样的人还少吗!作文时可举的事例很多。
上野千鹤子所说的“真正的生活”,也有其独立的存在的意义,这个意义可以说是“个体生命的存在”。“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侧重突出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联系文本的内容,“一定要对自己保持诚实”是在强调在成长中不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坚持自己的选择,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两种“真正的生活”都有它们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思考,需要学生建立起什么是某种“真正的生活”、为什么要过某种“真正的生活”、如何过某种“真正的生活”的思路,也可以只对前两种情形做思考。在理清“真正的生活”的内涵基础上,再议论就基本能把道理说清了。
上面比较单一的立意角度,能体现一定的“感悟与思考”。如果需要再深入一步,把作文写深,还需要“动用”思维的功夫。
建立联系,是展现思维品质的主要方法。
比如,两种不同的“真正的生活”能不能统一在一起?二者是不是对立的?能不能实现“美美与共”?这些问题,建立的是两种不同的成长选择的联系,包含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从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角度立意,阐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作文的深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再比如,属于“社会的存在”的“努力去做符合社会和他人期望的事”,本身也包含思辨的要素。响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做与社会和时代同步共振的人,做能够引领别人去过“真正的生活”的人,是要素的一面;而另一面则是,如果凡事几时,都活在社会和他人的期望里,还有没有个性的价值?“我”还是不是活脱脱的“我”?这一面就是玩偶了。只有“我”的价值与社会和他人的期望有更大的契合度,彼此“成就”,才能实现二者的“共赢”,也才能更好地“引”人去过真正的生活。
反过来,“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是对自我的更好的认知与评价,但是,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可能是一个孤岛,都在与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特立独行,就可能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所以,既要“过那种自己满意、认可的人生”,又要让自己适应时代潮流、社会所需,才能让人生更精彩!
无论大的方面形成的思辨,还是局部小的方面的形成的思辨,都能实现作文立意的深刻。
WINTER
//
W
INTER
冬天一般指冬季。 冬季,四季之一,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冬天季节,生气闭蓄.
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冬,即“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后万物开始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