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深写透:拼尽全力与为国争光

文摘   2024-10-10 22:00   辽宁  

写深写透:拼尽全力与为国争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拿下赛点的那一刻,中国队选手郑钦文尽情享受着胜利带来的喜悦。当地时间8月3日,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21岁的郑钦文以6:2、6:3战胜克罗地亚队选手维基奇,夺得金牌。这是继李婷/孙甜甜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得女双冠军后,中国网球项目收获的又一枚奥运金牌,也是中国队首枚奥运会网球单打金牌。

      “打到最后一分时,我的手都在颤抖,从来没有如此渴望赢下比赛,为了这枚金牌,我拼尽了全力。”郑钦文赛后说,“我扛住了压力,突破了极限,实现了梦想,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奥运梦想鼓舞着她,国家荣誉激励着她。郑钦文在本届奥运会上展现了强大实力,从连续两次历经3小时苦战惊险过关,到半决赛艰难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队名将斯瓦泰克,“无论赛场上发生了什么,我都会拼到最后一刻!”郑钦文说。

       对于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看法?是感动于她的拼尽全力还是为国争光的理想?请写一篇议论文,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对于刚入高一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考场作文。但考场作文的限制性与开放性仍然体现得比较鲜明。

       若想把一篇高中的考场作文写透,实际就是要针对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完成相关的写作任务,而且必须完成。

       高一学生对考场作文还是存在对限制性因素把握不全,难以全面完成题目所约束的写作任务的问题,这需要在以后的训练中不断完善。

       这篇作文的写透,需要考生做到以下几点:

       1.抓住现象,透过现象挖掘本质。

       这个本质即考生需要写出的“思考与感悟”。题目的材料比较长,第一自然段以叙述性语言提供了主要信息的背景和材料中人物的“亮点”,第二和第三段以人物的语言为主体,引出作文引导语(一般把类似第四段的内容称为作文题目的引导语,它往往交待作文的主要写作任务)中的关键信息。现象,主要指的是第二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需要考生从中提取出与核心写作任务密切相关的信息。“从来没有如此渴望赢下比赛”“我扛住了压力,突破了极限,实现了梦想,我为自己感到骄傲”,“无论赛场上发生了什么,我都会拼到最后一刻”等内容,指向了郑钦文如何“拼尽全力”。可以由此思考:她是如何拼尽全力的,她为什么要拼尽全力,她的“拼尽全力”还有哪些可能的动力,等等。“奥运梦想鼓舞着她,国家荣誉激励着她”这两个评语则从另两个角度,评价郑钦文“从来没有如此渴望赢下比赛”的原因。

       材料告诉我们,成功的原因不止一个,一果多因的情形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也是能够想到的。由郑钦文的勇夺金牌这个“果”,去推知“果”产生的原因,原因就是本质性的内容。

       2.明确对象,思考“你”的身份与价值。

       高中的作文题目,往往以“你”如何如何提出写作要求,这也是一个特别的写作任务,就是对象任务。考生需要非常清楚“你”在作文中充分一个什么角色。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角度说,这个“你”就是一名高中生,一名成长在新时代大背景下的高中生,一名具有崇高理想追求、坚毅执着信念的时代青年。文中的内容,特别是思考的结果,应该是这样的高中生、这样的青年想到的,写出来的。

       3.聚焦内容,明确核心写作任务。

       在引导语中,有一个关键信息绝不可忽略:是感动于她的拼尽全力还是为国争光的理想?这个句子,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考生,需要你对这个问句作出回答。大家记住:任何作文题目,都会有问题需要考生回答,回答的内容也正是你写在作文答题卡上的主体内容。离开这个问句写的思考和感悟,一定会偏离题旨,绝做不到切合题意。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之一作为问题的答案,进而展开论述。也可以从辩证的角度,得出有思辨性的答案,进而展开论述。

       4.确定文体,清楚写作的文体要求。

       从中考转向高考,如果初中时记叙文训练得多,初写议论文往往会出现文体不明的问题。题目已经明确了文体的要求,考生就不可选择其它文体。文体一旦确定,就要按照文体的基本要求行文。常规的议论文,需要“三要素”齐备,而且会灵活运用论证方法、选择论证结构完成作文。

       5.联系生活,以“我心”写“我思”。

       这篇作文其实是有一个小小的陷阱的,那就是引导语中的“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思考与感悟。从实际写的来看,一些同学确实是难以顾及这个显性但又隐性的要求。这也提醒同学们,即使写作议论文,也需要像训练记叙文一样,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生活,善于表达生活。如果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我们的“生活实际”,也充满着“拼尽全力”“为国争光”驱动下的成功。比如我们自己的体育赛场上,是不是也需要“拼尽全力”,力争优异的成绩?除了运动赛场,各种智力性的赛场上,是不是也需要”拼尽全力”?而作为一名时代青年,利于我们国家的事情,我们要尽力去做,是不是也是“为国争光”?比如购买国货,比如为赛场上的运动员加油助威,比如向外国友人讲“中国故事”,等等。

       写深,更多是思维上的体现,也可以表现为思辨性的特质。这篇作文给的“是感动于她的拼尽全力还是为国争光的理想”问题,回答起来也容易陷入思想的弊端:选择“拼尽全力”,是不是就抛掉了“为国争光”?选择了“为国争光”,是不是没有肯定“拼尽全力”的价值?这样的思想“僵局”,也是这道题目命制上的疏漏,因为毕竟给的是选择问句。其实,从思辨的角度来说,二者存在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要“为国争光”,所以才“拼尽全力”,由这个关系展开论述,也是可以考虑的。另外,正如前面所写,成功的原因有的时候不止一个,而是多个,郑钦文的成功,既有她个人梦想的驱动,也会有作为中国运动员的爱国情怀使然。

       巴黎奥运会决赛之后,郑钦文在接受采访时坦言自己感到非常疲惫:“我很累。”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她毫不犹豫地表示:“但是如果有人告诉我,需要马上为国家再打一场3小时的比赛,我仍然愿意!”



节气知多少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张宏强工作室
交流语文教学感悟,思考成功教育真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