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3760/cma.j.cn112140-20240711-00474
尿脓毒症为源于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的脓毒症,是泌尿内外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尿脓毒症为UTI基础上合并全身性炎症、器官功能障碍及与组织缺氧相关的持续低血压 [ 1 ] 。尿脓毒症占成人脓毒症的9%~31%,病死率可高达20%~40% [ 2 ] ,尽管缺乏儿科尿脓毒症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资料,但有研究显示,UT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发热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儿的常见原因 [ 3 ] 。UTI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近年复杂UTI有增多趋势,因此儿科医师应提高对尿脓毒症的认识,及时识别和治疗引起脓毒症的UTI,以降低儿童尿脓毒症病死率。
1.宿主因素:普通UTI在宿主本身的某些危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迅速发展成尿脓毒症。儿科高危因素包括2岁以下的婴幼儿、存在先天性肾脏及泌尿道发育异常以及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状态 [ 3 ] 。因此,发热性UTI患儿需及时进行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筛查。
2.病原菌:尿脓毒症的细菌谱类似于复杂性及医院获得性上尿路感染的细菌谱,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约占85%),其中大肠杆菌最为多见;革兰阳性菌仅占15%。此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病原菌检出率正在增加,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药菌株 [ 4 ] 。输尿管支架相关性尿脓毒症常见的病原菌有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 5 ] 。
病原学阳性是诊断尿脓毒症的金标准,但病原菌检测耗时、存在假阴性,以下的检测指标在尿脓毒症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
1.白细胞计数:是尿脓毒症的常用检测指标,异常升高或急剧下降均有预警作用。休克发生前2小时的白细胞计数<2.85×10 9/L对预测尿脓毒性休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和92.7%,提示白细胞计数下降能较好地预测尿脓毒性休克 [ 2 ] 。同时,应关注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差值。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与术前的白细胞计数相差>5.25×10 9/L与术后脓毒症的发生显著相关 [ 10 ] 。
2.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高水平的PCT可作为诊断尿脓毒症的生物标志物,且PCT的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血清PCT值均<0.1 μg/L,尿脓毒症时血清PCT水平可显著升高,当PCT>10 μg/L时,需高度警惕脓毒性休克的发生 [ 2 ] 。对早期PCT不高的尿脓毒症病例,应在12 h以后复查,以指导尿脓毒症的抗菌药物选择。此外,动态监测PCT的变化趋势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 11 ] 。
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NLR在预测感染严重程度方面优于单纯的白细胞计数,在预测尿脓毒症方面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正常情况下NLR<2,在脓毒性休克时可升至10以上 [ 12 ] 。
4.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是最有效的尿脓毒症早期预测指标,且在预测病死率方面优于PCT。正常血清IL-6浓度<5 pg/mL,感染刺激后1 h内开始迅速增高。从感染发展到脓毒症,IL-6水平增高通常先于PCT及CRP。IL-6联合PCT可让尿脓毒症的诊断前移,且更为精准。
5. 乳酸:乳酸一直被用于脓毒症的筛查,也是尿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早期乳酸正常化和乳酸清除率大于50%是脓毒症患者生存的可靠预测指标。
6. 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与单纯UTI相比,尿脓毒症患儿CRP水平显著升高,当CRP平均浓度>207.8 mg/L时,脓毒性休克的发生风险较高 [ 13 ] 。CRP不如PCT敏感性高,且有滞后,但当体温超过38.2 ℃时,CRP对感染诊断的特异性可显著升高 [ 2 ] ,故CRP联合体温升高,有助于尿脓毒症的诊断。
7. 其他:新的生物标志物仍在不断探索中,已有研究报道长非编码RNA、程序性死亡受体1、血清组蛋白H3、正五聚蛋白3有助于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但均需进一步的研究以供临床应用 [ 2 , 13 ] 。
参考文献(略)
答题参与方式
详情可点击下方链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