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言青语丨龙港孔庙:孔子文化在江南的传承和弘扬

文摘   文化   2024-11-06 06:51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舥艚公社"关注我们


龙港孔庙“祭孔大典” 照片来自网络


2014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日,我当年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有机会第一次参加龙港孔庙第三届“祭孔大典”活动时,就有一个疑惑,怎么龙港(新渡村)会建有这么庞大的孔庙,孔庙不应该只在山东曲阜吗?当时因为是陪同领导前往,仅当作一个工作安排,也就没有认真“深究”了。


2017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8周年纪念日,我又一次陪同领导前往参加龙港孔庙第六届“祭孔大典”的活动时,也绝对不会想到,往后很长的时间里,龙港孔庙的活动能一如既往地坚持并会取得如今这么大的成效。


2024年11月2日,龙港撤镇设市五周年后,我应龙港孔子学堂负责人孔爱月老师的邀请,和李其豹、方明轮、杨德聪、倪宇春、陈文苞、吕德班、杨德较、黄体斌等人组团代表龙港方面,参加瑞安、平阳两地共同举办的孔子文化在江南交流会,才真正了解了龙港为什么会有孔庙,为什么龙港孔子学堂的活动连续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还会一直在坚持并取得感人成绩的来龙去脉和真正原因。


照片来自网络


一、参加瑞安马屿“孔子文化在江南交流会”的收获


2024年11月2日下午,纪念孔桧南迁平阳1100周年活动暨孔子文化在江南交流会,在瑞安市马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与会代表有来自江苏南京市、江阴市及温州市龙湾、平阳、龙港、瑞安等孔子后裔共230余人。武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等高校教授和本地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并围绕孔子文化特别是孔子南宗和孔子世家平阳派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发言共计九人:孔令敏(瑞安市经信局副局长)、孔有年(高淳孔子文化研究协会会长)、徐洪迪(龙湾区历史学会会长)、陈彤(平阳县历史学会会长)、申万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洁(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温州市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陈彩云(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孔爱月(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委员)、范可授(瑞安市历史学会会长)。


通过一个下午的认真聆听,我终于补上了以下知识——


孔桧(889—?),字圣植,号晦堂,孔子四十二世裔孙,世袭封文宣公孔策曾孙,衍圣公孔光嗣之堂弟,唐天祐时(904—907)明经,授秘书郎,原居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阙里。孔桧南迁,缘自五代后梁乾化三年(913)曲阜的“孔末乱孔”,孔桧与族弟孔庄两人结伴避难,至汴州(河南开封)时走散。孔桧只身一路往南,经江宁(江苏)、吴越(浙江)等地,以教授生徒为生,后唐同光二年(924),徙居浙江省平阳县城白石巷,吴越王屡聘不就,以教授生徒为业。在平阳县城居住16年后,公元940年,带三子移居瑞安顺泰乡泛浦,终老于此。子孙繁衍生息,散布全国各地,形成孔子世家平阳派。孔桧南迁,比衢州南宗孔端友高六代,早200余年,据2009年第五次修续谱平阳派上谱人数为150391人。

孔桧生有三子:演、湙、泗
    
孔演:居平阳县城,是为南房祖,即平阳派长支,该支人数为2603人。传至六十四世时,除孔尚时居县城以外,孔尚懿迁郑楼古家大,孔尚志迁万全三大寮;六十五世孔衍元迁鳌江陈绛殿,六十九世孔继岸迁晓坑,尔后各分支又分迁各地,以其地名为房,如沙岗房、水亭房、横河房、柳垟房、林垟房、阁巷房等。

    孔湙:平阳派二支之祖。南宋时期多居平阳县城昆阳镇,传至宋元间的五十四世后裔时,因多有家于任所而外迁。二支分支繁多,是平阳派最兴旺的一支,目前有10余万人,有江苏榆县、江阴、常州西夏墅、高淳、镇江溧阳、河北辛集、江西兴国、山东定陶、湖北阳新、河南邓县以及浙江湖州、桐庐、庆元等地。其中漆桥孔氏是苏南孔子后裔中人丁最为兴旺的一支。

    孔泗:平阳派三支之祖,又名塾,字洙源,隐居瑞安大日。传至五十一世、五十八世、五十九世、六十一世等裔孙时,分别徙居吉林省滨江、江苏省当涂、江阴、安徽庐江和温州各县,如瑞安市顺太乡泛浦、下村、增家垟、温州龙湾四甲、平阳湖岭上岙、龙港新渡村等。三支有38488人。


照片来自网络


从以上考证和专家介绍得知——

龙港孔氏,源于孔子世家平阳派。孔桧定居平阳十六年后,三子孔泗(又名塾,字洙源),迁居瑞安大日,开始了耕读生活。明正统二年(1437),孔子第五十九世孙孔彥爽,因谋生需要,又迁居到永嘉四甲。正德二年(1507),其孙孔宏爱回迁鳌江南岸的江口新渡(今属龙港市)定居。

由此可见,龙港新渡孔姓族人,正是孔桧南迁平阳后,孔子世家平阳派三支的后人。新渡孔氏至今繁衍后裔1600多人。新渡村地处龙港核心地段,全村共有392户1926人,其中70%为孔氏裔孙。

当今新渡孔氏也是人才辈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有孔明生(原平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孔繁权(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医急诊科主任医师)、孔繁勋(浙江创龙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祥如(洞头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人选)、孔祥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龙港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孔祥训(苍南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孔祥宠(苍南县市监局金乡分局指导员)、孔祥寒(海盐县名教师)、孔祥和(稠州商业银行助理行长)、孔祥可(温州电信鹿城分公司下属支局长)、孔令散(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自然资源科规划副科长)……等等。

这么看来,现如今龙港(新渡村)建有这么庞大的孔庙,也就不奇怪了。


照片来自网络


二、现场聆听孔爱月“龙港孔子学堂的实践与探索:打造特色孔子学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感受


孔爱月是孔家“祥”字辈,属孔子第七十五代孙。她毕业于平阳师范,先后当过小学语文教师、龙港七小校长、龙港学区副主任、龙港市社会事业局教育科、督导科科长,现在是龙港孔子学堂的负责人、温州学(传统文化)传播大使、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学堂推进委员会委员。以她的成长经历,天然具备孔子教育基因,系天然的演讲家。她是今天九位交流发言中唯一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她讲得最感人,最接地气,最有实效。


据孔爱月老师介绍,龙港的孔子庙,俗称“孔庙”,坐落在沿江路,隶属新渡村,是一座古香古色、型制精美的建筑。龙港孔氏属孔子世家平阳派,这里的孔庙以北宗曲阜孔氏家庙为正宗,始建于正德年间(1506—1521),距今已有500多年,2009年龙港孔庙得以在原址重建,目前集孔子学堂、文化礼堂、道德讲坛、孔子家风家训馆于一体,古朴典雅,文墨逸香,是传统与现代相融相谐的精神家园。

自2012年至2020年,龙港孔庙共举办9届祭孔大典;自2014年2月以来,龙港孔子学堂共开办国学班11个、技艺班16个,学员732人;举办花艺茶道、古琴知识培训、家风家训、传统文化主题等讲座17场;承办县文化礼堂现场会、江南姓氏研究会季会、关工委活动等9次;举办各种文体活动近百场。


龙港孔子学堂国学班学员在诵读 孔爱月 提供


孔爱月老师强调说,龙港孔子学堂正是以龙港孔庙为底色和平台,创办十年来,秉承“读好书、学好艺、做好人”的堂训,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一是坚持读好书。通过每周末孔子学堂亲子共读等形式,坚持诵读经典《四书》之《大学》、《中庸》、《论语》,还读《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和《朱子治家格言》,培养读书习惯,提升居民素质。同时邀请名师做道德主题报告、传统文化主题报告、家风家训主题讲座,聆听窗外声音,营造“读好书”浓厚氛围。

二是帮助学好艺。通过组织开办书法、国画、声乐、围棋等公益培训班以及古琴知识讲座、艺术插花及养护讲座、茶艺培训等技艺班,并通过组织参加演出、展示等途径,学习锻炼技艺,培养高雅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同时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文化节、冬至邻里节、新春做炒米、捣年糕、送春联,元宵猜灯谜活动,村里男女老少、学堂师生家长欢聚一堂,大手牵小手,体验民间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艺”。

三是引导做好人。通过读经典、学书画、祭圣贤、办节庆、倡民俗、传家风、研学游等载体,促进学员、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并传承先贤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学精神,让学员在实践中体会学习国学的快乐,在学习中提升人文素养,在行走中拓展视野,引导大家做“明道德、懂礼仪、有担当”的谦谦君子和有根之人。特别是每年9月28日——至圣先师孔子诞辰这天,通过举办庄严肃穆、朴实隆重的祭孔盛典,以及当晚的纪念孔子诞辰文艺晚会“新渡村晚”,弘扬儒家思想,表彰孔姓优秀学子、最美家庭、孝顺媳妇、道德模范。龙港孔庙历年的祭孔活动,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得到周围广大群众的支持与赞赏,发挥了重大的教化作用。


孔爱月老师不无自豪地介绍到,龙港孔子学堂在龙港市创建语言文字示范县、家庭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引起了社会、政府、家长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和广泛赞誉。十年来,接待了台湾友人、北京《光明日报》、《求是》杂志编辑、山东商会、福建省福鼎市管阳镇德诚传统文化学校、县市妇联、省市宣传部门、文明办等媒体记者、领导来宾光临参观、交流500多人次。龙港孔子学堂被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2016年度优秀乡村孔子学堂”、“2017年度人气学堂奖”、“2019年度优秀孔子学堂”。新渡文化礼堂被评为温州市精品文化礼堂、温州市示范文化礼堂、温州市四星级文化礼堂、浙江省五星文化礼堂;龙港孔庙被评为全国孔庙保护先进单位,也成了龙港文化版图中一处重要的地标。


龙港孔子学堂国学班老师在授课 孔爱月 提供


2019年9月,龙港撤镇设市,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龙港孔庙借机趁势,该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弘扬孔子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孔爱月老师呼吁,龙港设市已过五周年,下一步要重点努力做好一件事,拟筹备成立儒学文化研究会,助推孔子学堂高质量发展,发挥孔庙最大的文化价值和功能。用热忱和执着不断擦亮孔子学堂公益品牌,用真情和智慧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同时建议:

一要注重传统礼仪的现代转化。祭孔大典具有一套繁琐的礼仪,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在保留基本元素的前提下,结合龙港地方特色,简化礼仪流程,增设学生群体喜欢的经典诵读、诗词交流、书画表演以及投壶、射箭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古礼仪式的兴趣度和接受度,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面。

二要加强文旅融合的资源开发。必须考虑整体开发孔庙资源,以“祭孔大典”为核心,与全国各地孔庙文化形成交流圈;吸引龙港在外孔氏文化精英回乡,举办经贸会和联谊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讲坛,提高孔庙的文化层次和深度传承。

三要立足目光长远的合力共建。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祭孔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轻的龙港市,更应挖深祭孔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讲好这一古老的“孔家故事”。政府和民间合力共建,整合社会资源,精心谋划,提升档次,从而形成常态化的地方文化品牌,在传统文化滋养中守护和延续城市文化根脉,更好地以文化赋能龙港城市发展。


孔爱月老师的发言是会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她十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放弃双休日,妥善处理单位加班和社会义务的矛盾,用心用情,坚持公益创办孔子学堂,感动了大家。她一个人撑起一个学堂,实属难得;十余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着实不易。我感觉,龙港孔庙,因为有孔爱月而荣幸;孔爱月,也因为有了孔子学堂而倍加荣幸,生活更加精彩。

2024年11月3日夜于灵溪中心湖畔“青书房”


照片由孔爱月提供


执笔整理人青言,舥艚人,公务员,在龙港市上班,客居苍南县城。




  青 言 作 品 专 栏  

(点击下面标题链接)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

舥艚公社
“在这里读书,在这里记事,也在这里交友”。本号创始人叶俊青,著有《门前雪》《活在金乡》《时光简记》等个人散文集,曾任《今日苍南》《今日龙港》等县域党报总编,编著《“今日苍南”获奖作品集》《同行•见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