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芦浦丨杨乃琦:从芦浦地名说开去

文摘   文化   2024-09-09 16:23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舥艚公社"关注我们

芦浦   池长峰 摄


芦浦是千年古邑,历史可上溯至唐,相传其地之东南有江浦蜿蜒流入东海,浦之两岸芦苇丛生,故因地得名叫芦浦。因芦花开时两岸雪白又叫芦江;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撤天富南北监,置天富北监、天富南监二盐场。天富南监盐场初设石渠里(石路一带)明时迁芦浦城,故芦浦又称南监,并以“天富南监场”的身份贯穿整个中国盐业史。所以芦浦有三个称呼:芦浦、芦江、南监。


全国有三个叫芦浦镇的,再加一个芦浦村。其它二个分别是玉环市芦浦镇(这次高速出口本称“芦浦出口”,现改为“龙港南”就是因为玉环这个芦浦出口命名在先,怕重复、误导),还有一个芦浦镇在江苏盐城市阜宁县,宁波又有个芦浦村。


我们这里的芦浦镇现在叫龙港市芦浦片区。原下辖14个村居,现撤并成8个社区:芦浦社区(芦浦+南宕)、华中社区(监后东+监后西)、监后垟社区(监后垟+县后+前垟)、儒桥头社区(儒桥头+增产)、高星社区(黄楼下+前垟底)、东门垟社区、石路社区、林家院社区。


芦浦许多村名大都与南监有关。南监东称东门垟,南监后称监后垟,南监南边一个地宕叫南宕,南监前面垟心叫前垟底。公社化时监后垟分鉴后东、鉴后西、前垟等村,监是“牢监”不好听,改监为鉴,称鉴后垟,连政府文件也跟着写“鉴后垟”。经多方呼吁努力,现终于改回监后垟。监不一定是“牢监”,如国子监,监察院,不会不好听……


图片来自网络


儒桥头地名比较好讲,儒桥头是江南垟林姓聚居地之一,其二世祖林师谦1086年辞官归故里,兴办义学,建桥曰:儒桥,盖取儒林之义,故称儒桥头至今。后分增产、儒桥头二个村居,现合并一个社区当然称儒桥头社区,没有争议。


石路地名有二个讲法,一是石路河一侧有一条长长的“纸蓬”大小的石板路故称石路;另一种传说:石路旧称石渠里,是天富南监场驻地。传说村民瞿公于宋仁宗年间从松阳迁此靠海谋生。一日瞿公肩背虾桶渔具下滩涂浅海捕捞鱼虾,忽见海面飘来一只香炉,用手推之未果,香炉乃石器沉水之物,焉能上浮而不下沉?是神灵显赫乎?即许诺:何方神圣,如欲上岸,佑我鱼虾满桶,片刻,果真如愿。瞿公便携渔具,香炉返回埠头,并告之众乡邻。众觉有异,遂请巫师卜卦,悉广礼圣王显圣,遂选河旁风水宝地建起“圣扬宫”。并以石炉作为地名,因炉、路蛮话谐音,遂称石路。石路有个前陈自然村,皆姓陈是芦浦最早迁入的姓氏之一,故前陈地方虽小,陈姓宗祠称“陈氏大宗”,其始迁祖启明公于五代后周显德三年(956)因避乱由福建赤岸迁居昆阳,见南监之地临海可耕,遂定居南监,地名“监后陈”简称“前陈”。至今已传35代,有340户1350人,但已星散各地,因人口,户数太小,并入石路村管理。石路以倪姓为主,250余户,近千人,为苍南倪姓最早入迁定居者,其它还有徐姓、瞿姓等。


黄楼下村胡姓为主,黄姓很少,林家院不姓林,以黄、杨、孙、李、皮、蔡多姓杂居,其地名颇费思量,且听在下余余道来。


黄楼下据说在明朝中叶有珠山黄二兄弟是拳师,迁黄楼下定居,盖起一幢“黄楼”(外墙刷成黄色)遂称黄楼下。明末清初,胡姓始迁祖胡尔儒(1620-1686)从瑞安马屿迁此,繁衍成族。几户黄姓从附近黄判桥迁此,以胡姓为主,胡、黄和睦相处。


林家院碾米厂 应重庆 摄


据说林家院一带明时还人烟稀少,大部分田畴归金舟乡林八万财主所拥有。林家为耕作,仓储,雇工住宿方便,便在此盖了一座大院,供长工居住及囤粮之用,故人称“林家大院”,久而久之简称林家院至今。加之清初“迁界”、“展界”江南垟姓氏大乱,林家院以黄姓为主,林姓很少,其它孙、李、杨、陈、皮、蔡、董等各姓杂居,姓氏达24个之多。


林家院以“砻壳”运输出名,1980年在公海上以银元与台湾人交换紧捎货物,形成林家院走私市场,名闻省内外,故林家院又称“海运之乡”;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儿童乐园”成为“打卡地”……。林家院教堂建于1918年是江南垟最早,最大的教堂,信众数千人,至今不衰。林家院泰安宫是纪念杨十元帅的殿宇。


最后讲讲县后村的地名,为什么叫“县后”颇多疑义,一说是“院后”,即芦浦报恩院之后,院、县谐音,叫县后。另一说,芦浦旧称“县治”故称“县后”。


彭仲刚《南监地舆记》载:南监旧称县治,前志不可考。然地滨大洋,纳西南诸流归源于芦浦城,出石渠陡分道十湫,前抱远山,山脉发自荪湖,如长虬蜿蜒状,后环鳌江,枕以白沙塘。土脉丰旷,形胜甲于东瓯。旧为吴越王屯兵处……。芦浦为天富南监场,仍设大使驻劄,数百年久安长治……

芦浦全貌   图片来自网络


南宋南监盐课司刘昌诗,字兴伯,江西清江人。宋开禧元年(1205)进士,嘉定六年(1213)在芦浦称:“服役海陬,卖盐外无职事,唯以繙书自娱”撰《芦浦笔记》十卷,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十,中称:“芦浦本乎回浦”。但不可信。刘昌诗进士出身,官至六品,可见当时南监场享有县级单位级别,故有“县后”一说。


一个地名的形成,是有它的文化、历史原因和特定的地域概念,不能随便变更,更不得乱写。如把芦浦写成“芦蒲”;芦浦浦字不能有草头,加草头芦苇变菖蒲了。舥艚更不能写成巴曹。舥艚有典故,巴曹什么意思?首先从舥艚街上开始普查各门店招牌字,横幅,凡写巴曹的一律改舥艚,要政府出面重视此事,“取消巴曹,恢复舥艚”还本清源,此乃当务之急!


又:监后东、监后西变“华中”社区、乾头变“三园”社区;温州市历史文化人物之一陈高故里小河川底村变“钱斗村”、国学大师苏渊雷故里玉龙口村变来谊村……。


今天先讲到这里,供诸君一哂!


2024年9月9日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杨乃琦,芦浦人,退休干部。已出作品有《南监杨氏》《人文古镇话芦浦》《翰墨雅韵·苏渊雷墨迹选》《中国现代宗祠·苍南卷》《苍南县家训族规选注》《鲸头杨老爷》《陈高》《千年芦浦》《江南风情》《自适文存》等。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

舥艚公社
“在这里读书,在这里记事,也在这里交友”。本号创始人叶俊青,著有《门前雪》《活在金乡》《时光简记》等个人散文集,曾任《今日苍南》《今日龙港》等县域党报总编,编著《“今日苍南”获奖作品集》《同行•见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