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作者提供
到朋友家吃饭,路过龙翔路第三菜场,对面奇特的建筑群,跃入眼帘,勾起昨日的传闻:下埠几座新房子很好看。原来就在这里!匆匆吃过饭,我不喝酒,留下他们慢饮闲聊,早退,步行约一里路。
深秋的夜空,海水似的湛蓝;寥寥灼星,象黑幕上的珍珠,格外的明亮;和下面的灯光、霓虹,交相辉映,汇成光芒的海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无月轮。”尤其是南面小河的粼粼波光,银池的几条水龙喷水,银光闪闪,逗引孩子们的雀跃欢呼,突现安乐祥和的氛围。
小河北岸,搭出河面一米外的平台,秋风撩过河面,凉爽入怀;眺望南岸深䆳的夜空,小区的灯火,沉醉于夜晚的宁静,河流的博动,江水奔腾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相隔10多米,又有一处类似的平台。我孑然一身,即使有所感慨,也无人交流,只作过客,匆匆而过。孤鸿号闹市,翔鸟鸣北林。
图片由作者提供
北岸宽阔的空间,两边人行道,一遛儿塑料棚子摊。敞开的门面,2米多长的桌子,有手饰、玩具、冷饮、小点心、牛肉碎、牛油渣……。一个共同的特点:小而巧,很能勾引小孩子的购物欲。不分贵贱,一律站着,旺铺前面还排成队呢!顺路过去,还有“一遛儿”。
中心地段,是两排两层建筑物,中间搭两座天桥,把两长条的楼群,构成互通的群体。一对上下电梯,四座步行梯。值得称道的是,这里几十幢房子,立面造型,各有特色,拒绝雷同,间距宽敞,采光合理,好象售楼大厅的样品房。夜幕下,玻璃房内灯光外泻,楼上霓虹灯光下照,地面路灯明亮,游人行走在光的世界里。这里有:美食餐饮、商务购物、美容保健、文化娱乐,集美食、购物、观赏、游乐于一体的休闲中心。中心内通道宽畅,只许步行。走个10多米,就有一个茶吧,供游客闲聊,补充水分。晚上喝了一罐啤酒,我向清卫工人打听洗手间。按指示标志,进入一个凉爽宜人的地方,一个老太婆说:“这里比外面还凉快!”没有臭味,只闻沁人的清香。大概是新房子,管理好不好,看以后。你听,抽水粪槽的水不断地流。我想去关掉,开关坏了,多浪费呀!
图片由作者提供
地面没有看到汽车、摩托车。我揣着好奇心,顺着往下走的水泥楼梯,三转四转,原来是地下车库。几百辆汽车。我妄自猜测:这50-60亩的地方,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总共三层,总体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产权,分别出租,四统一,所有问题一起解决。
这个地段处在新区与老区的结合部上。东面是鳌江的要冲地段。东海的潮水,由东往西奔腾呼吼而来,在下埠的老闸门,冲出一个大深潭,拐了个弯,折向北,直奔200多米,过瓯南大桥,再到新渡湾,折向西。所以,从古至今,下埠是鳌江的要冲,转折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内地农村的农民,农闲时,五六个人划着木船,顺着小河,到下埠水闸旁边的一个土坎,叫做“埭”。农民推着木船上岸,过“埭”,再推到鳌江上去。划到浅海,捕鱼捞虾。潮水反涨,农民顺潮回来,推船上岸,又过“埭”,回到内河。所以这里的“埭”、埠头、码道,是渔、农民下海作业的必经之路,自然形成:鱼货交易市场、渔具用品交易市场、燃料交易市场,县供销社在这里设一个“旺铺”。那时,下埠码道头是江南垟闻名的好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捕捞代替人工捕捞,下埠水闸关掉了,拓宽了金钗水闸;商品经济的大潮,把下埠供销社推到东海大洋去了。下埠码道头涂泥淤积,永远失去了曾经的辉煌……走马观花,地下地上,我的思路,也从现在到过去,又从过去,回落到现在:世事沧桑,凤凰涅槃。新生的凤凰更辉煌。
到出口,我打算打滴滴回家,问路边的交警,这个地方叫什么?他说,叫:“滨江汇”。夜幕下,不如取名“灯光汇”!
2024年9月30日
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王铜青,笔名杨青,龙港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浙江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在《温州晚报》《今日龙港》《龙港文学》等发表。
本期特约责编:王立新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