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坚:侠骨柔情的“海头人”

文摘   2024-09-11 07:00   浙江  
 提示请点击上方"舥艚公社"关注我们


石砰渔港   图片来源网络


在苍南闽南语区,把沿海居住的人们称作“海头人”。尽管“海头人”可能来源于“山头人”这一略含贬义的词语,但从现代社会人们向往农村生活的趋势看,这一称呼倒使我心生几分得意和骄傲,因此,我常常以“海头人”自居。


我的家乡石砰是个渔村,今年上半年我与陆建光导演合作一部以石砰为背景的电影故事片。在拍摄过程中,石砰“海头人”有许许多多感动我、感动剧组、感动导演的地方。


“海头人”以猎鱼为生,大都一辈子与大海打交道。人们一辈子与大海为伴,有着大海般的宽广胸怀和是非分明的执着。“海头人”粗犷、喜欢冒险,讲起话来有点粗声粗气的,一言不合甚至会动武。但深入了解他们,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在豪粗的外表常常藏着一颗细细而柔软温暖的“心”。


图片作者提供


在电影故事片《渔村之恋》的拍摄中,这一“海头人”性格使剧组处处感动!从开机仪式挂背景布,由于风大布景人员无法完成,渔民看到后,在没有任何人组织的情况下,一下子就围过来十多个人,他们爬高的爬高,拉绳的拉绳,打结的打结,施展他们海上练就的本领很快地完成了。在拍摄过程中,借用加工场、家庭住房时,他们不计任何报酬,不怕麻烦,积极配合。还有一大批石砰籍企业家积极提供经费赞助,五个村干部也全力协助,使拍摄得以在艰难中顺利前行。他们的无私和热情深深感动了我的肺腑,感动了剧组全体人员,完完整整地体现海头人在刚毅的背后有极为柔情的一面。


是的,“海头人”都是淳朴而又热情。只要你对他们尊重,做事为他们考虑,他们会时时处处记挂着你的好,时时处处寻找报答的机会。


有位十多年前在石砰乡当过乡长、书记的领导,他在任时处处为老百姓考虑,离任后只要对石砰建设或者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他都会热心帮助或者关心。尽管现在退居二线了,但石砰群众提起他,脸上都会第一时间表露出感激之情。此刻,语言的赞美就更不用说了。有个在石砰从事摆渡的老渔民在一次闲聊中,讲到这位石砰乡的老书记,语言既朴实又到位:“这位老书记不管什么时候来石砰,随便到哪家都不愁没饭吃!”是的,每一位为石砰认认真真做事,石砰人就会记得他们的好。尽管一餐饭不值什么,可那代表的是平民百姓无比淳朴的心啊!

     

图片作者提供


在石砰拍《渔村之恋》,由于经费紧张,剧组人员在石砰兴渔村老年食堂就餐,中、晚餐12元的餐标。石砰外湖老人协会老人们得知后,就主动提出要出资为剧组人员加餐。他们认为剧组这么辛苦为石砰拍戏,吃得怎么差,心里过意不去。可你是否知道,他们平常在老年食堂吃得就是这档餐标,但他们的内心就是看不得别人的“苦”。


在石砰听到为石砰人做过好事而使石砰人记挂赞颂的人不少,但也有些对石砰人作恶,让石砰人记恶痛骂的人业也不少。石砰人,“海头人”就是这样爱憎分明!


环境影响人,这一说法一点也不假。他们出海时,一艘孤船孤零零地漂泊在一望无际大海上,面对着是许许多多不可知的风险,造就了他们粗豪、刚强、坚毅、侠骨的性格。他们之间不管以前是否友好或者交恶,但在大海上,一旦有困难,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舍命相助。海头人讲究的是“义”字。


图片作者提供


我虽然是地道的石砰人,但15岁就到外地求学,接着又长达42年的在外工作。尽管也不时回家,但对石砰人“海头人”总体了解还不够十分深入。这次电影故事片《渔村之恋》的拍摄,我深入了解石砰人,从而更加深入了解“海头人”。他们“刚毅侠骨”,但又不失“似水柔情”,这一切深深触动我的内心。


“海头人”的性格就是这样,你对他八分好,他就会给你十二分的回报。假如你对他八分恶,他也同样会给十二分的回怼,是大海造就了他们,造就了“海头人”。其实,石砰“海头人”性格与苍南沿海168黄金海岸线一带的“海头人”基本一样。或许,有人不服说:“龙生九子,九子各异。”石砰人、苍南海头人怎能混为一谈。我承认这一现象存在,但本文看问题,是从总体、大趋势角度出发来提炼“海头人”性格。


石砰海头人,苍南海头人,都是一批既有风暴般的侠骨,又有似水般的柔情,看不得别人受苦,看不得别人作恶。在他们粗犷的外表和语言下面,内心存在着无比善良和柔情。以此,我感觉用“侠骨柔情海头人”来表达石砰“海头人”,来表达苍南168黄金海岸线上的“海头人”的性格,是恰如其分的。


《渔村之恋》首映式导演、编剧和男女主角合影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褚坚,字智儒,号石砰海头人,鹿城区政协工作,中国诗赋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温州晚报》签约撰稿人。多年从事卫生专业和行政工作。曾承担卫生部艾滋病防控示范区课题(第一责任人),发表医学论文二十多篇,主编出版医学专著《艾滋病防控实践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爱好文学,好编小文。以笔为足,畅游大好河山;以纸为地,倾注真情满怀。作品散见于《温州日报》《温州晚报》《联谊报》《中国诗赋杂志》《书法导报》等,出版文学集《知非集》(西泠印社出版社)。





版权说明:“舥艚公社”原创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作者及出处。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法律顾问:曾伟律师,浙江瓯南律师事务所。

舥艚公社
“在这里读书,在这里记事,也在这里交友”。本号创始人叶俊青,著有《门前雪》《活在金乡》《时光简记》等个人散文集,曾任《今日苍南》《今日龙港》等县域党报总编,编著《“今日苍南”获奖作品集》《同行•见证》。
 最新文章